三千年前形成的僰族,首领和姜子牙同等地位,六百年前纷纷改姓

三千年前形成的僰族,首领和姜子牙同等地位,六百年前纷纷改姓

原创2021-06-23 09:46·客读历史

周武王伐纣时,动员了西北地区的许多部落和方国,趁着商朝主力军队正在东夷作战直捣朝歌。商纣王紧急征发70万奴隶成军,在牧野挡住了武王的联军,从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大战。

联军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大家怀着对商纣王的刻骨仇恨,斗志昂扬,杀得商军血流飘流。奴隶们终于觉醒了,倒戈一击,攻破朝歌,将商纣王包围于鹿台之上。商纣王与心爱的妃子最后自焚而亡,商朝由此覆灭。

在牧野之战中,武王手下有一支僰(音“薄”)人军队的表现格外抢眼,他们与周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毫不保留实力,全心全意地与商军厮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僰人首领为僰侯,姜子牙一开始也是被封为齐侯,可见僰人与姜子牙是一样的开国功臣。但是,僰人此后很少出现在史书上,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时,在四川省宜宾市境内发现了很多悬棺,这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殡葬方式之一,棺木被安置在悬崖峭壁之中,有的用木桩固定在石壁上,有的放在天然石缝或人工开凿的石洞内,仅洛表镇一处,便有223具悬棺。

原本生活在西北的僰人怎么会跑到西南去呢?据专家推测,僰人应该与羌族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先秦的扩张,僰人开始向南方迁移,史书记载,秦国灭了四川宜宾一带的西南夷开明氏后,僰人才在这里定居下来。

羌人南迁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缅甸的主要民族缅族即是西北白狼羌的后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和中原王朝的压迫,都是羌人南迁的主要因素。当时的南方开发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金属武器和农耕技术,很难抵挡异族的入侵。

很难说悬棺文化是僰人本来就有的,还是受到了西南民族的影响。经过专家们的考古发掘,认定这些悬棺埋葬的大多是僰人村寨的首领,制作和安葬悬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普通僰人百姓恐怕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而四川地形封闭,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孕育了很多古文明,如广汉市的三星堆,既与中原文明有一定联系,又自成体系,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即使秦国征服巴蜀以后,仍然有许多地方处在官府管辖范围之外。

僰人来到宜宾后的两千年时间里,很少与中原王朝发生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生活习俗已经与当地的苗族、彝族非常类似,很难再看出羌族的痕迹。

僰人也许是最早进入西南地区的北方民族,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武器渐渐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中原王朝一度把“僰人”当作是整个西南夷的代称,明朝称他们为“都蛮”。

考古学家还在僰人悬棺中发现一个奥秘,那就是最晚的悬棺是明朝中期制作的,往后便再也没有了,难道僰人是在明朝中期灭绝的?很多史学界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明朝中期发生了一场针对僰人的战争。

明朝中期开始推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的土司,改派汉人流官管理少数民族村寨,对少数民族百姓进行编户征税,完全置于朝廷的管辖之下。改土归流直到清朝才基本完成,明朝废除了几个最大的土司,剩下的小土司还来不及处置,明朝本身便灭亡了。

川云贵地区一直是最贫穷的省份,大量土地和人口却被土司所控制,官府的日常开销都无以为继。像贵州最肥沃的耕地一半以上属于播州杨氏,贵州省府每年向杨氏购买数十万石粮食,才能满足全省的需要。

而杨氏因此变得越来越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终于引发了播州之乱,从唐朝沿袭下来的播州杨氏最终彻底覆灭。于是,朝廷借着平定杨氏的余威,大举改土归流,以消除割据和叛乱的隐患。

僰人的土司制度也很快被废除,由汉人流官直接治理各村寨。僰人对此十分不满,经常与汉官发生龌龊,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随时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对抗。

明宪宗时期,汪浩被委派招抚僰人,但他采用强硬手段,一下子杀了270多名僰人首领,终于激起了僰人的武装起义。1573年,明朝调集14万大军全面进剿僰人。

僰人虽然自古以来便以善战而闻名,但是战争样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军不是一支纯冷兵器部队,装备了很多火枪和火炮,播州杨氏就是败在火炮的轰击下。

僰人已经上千年来没有大战的经历,自然不是明朝军队的对手,更何况明军还征调其他土司军队助战,无论是正规战,还是游击战,僰人都不占有优势。

战争进行得并不长,在总兵刘显的率领下,明军进展神速,仅用半年便直抵僰人核心的九丝城。此处山势险峻,寨墙坚固,明军虽然兵力数倍于僰人,却一时之间难以打开。

九月初九的赛神节那天,僰人自恃险要令明军无可奈何,祭祀神明后便饮酒作乐,战士们都喝得酩酊大醉。总兵刘显趁机组织敢死队,顺着绳子爬上九丝城的城墙,活捉僰人最大的首领阿苟。

明廷宣称,克复六十余寨,拓地四百余里,为祸三百余年的僰人之患彻底平灭。此后,明军对周围的山寨进行追捕,除了2381人被招安外,其余都被剿灭,悬棺的历史戛然而止,作为一个民族,僰人已经消亡,活着的也被打散安置到其他民族的村寨中。

不过,民间认为僰人并没有真正消失,洛表镇的何姓村寨都是他们的后裔。僰人最早的记录是姓“哈”,后来改姓为读音相近的“阿”。眼看灭族之灾即将降临,僰人再次改姓“何”。目前,姓何的僰人后裔至少有上万人。

此外,云南丘北县也有一些彝人村寨,经过专家的鉴定应该是僰人,可能是战争期间从宜宾逃难过来的,然后在丘北县定居,对外声称是彝人,防止被官府追杀。

如今的僰人后裔已经与彝族非常相像,很难再恢复为独立的民族,只剩下数以百计的悬棺保留下了古僰人的记忆。悬棺现在是宜宾市的著名文化遗址,每年都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古代僰人还喜欢在悬棺山洞里制作岩画,记录当时的生活、生产和战争场景,专家们认为是用来夸耀逝去者的生前功绩。这种习俗在中国很少见到,却与一些欧洲古代民族颇为相似,也算是文明进化史上的巧合吧。

(0)

相关推荐

  • 兴文石海

    石海位于宜宾市兴文县,为喀斯特地质地貌,集溶洞.瀑布.峡谷.天坑等于一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坑,又名天赐宝盆,旁边有胡耀邦的题字. 在一处岩壁下,抬首对面的小山,只见两块瘦长的岩石耸立,中间还夹着一块小 ...

  • 僰人岩画: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绘画者审美精神的表达

    岩画因具有一种原始的古朴之美加上年代之久远和其所包含的先民远古的神秘信息,对历史.考古.文化.民艺术的急剧研究参考价值. 谈到岩画,可以说世界多地都有发现,比如西班牙和法国也有发现. (据说.西班牙阿 ...

  • 古代贵州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夷,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贵州大部分属于夜郎国. 三国时,贵州属蜀汉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唐朝时,贵州属播州.思州等管辖. 宋代,贵州主要属于 ...

  • 僰族[僰族]

    僰族 一踏进古僰侯国的土地,金沙江上游,南广河两岸已是山黛天蓝.然而,一颗跳动的心却怦然有声.那些高悬在千韧绝壁上的具具棺木,那些承载过刀光剑影的古战场遗址,那些经历了岁月的摩挲依然色彩鲜艳的僰人岩画 ...

  • 400多年前的明朝海淘族,靠闽南这个港口买买买

    ▼ ▲ 龙海境内的红树林 摄影 / 李储全 - 风物君语 - 九龙江 福建省内第二大河 它的入海港口是个叫 月港的地方 这个座落在漳州龙海市下的港口 记录着中国走进世界的历史 烟草.欧洲商人从这里第一 ...

  • 30年前,他被族兄赶出最好的王府;30年后,他从族兄手上夺走权力

    今天的故事,要从晚清北京的一座豪宅说起.这座豪宅的主人,本来是整个清朝历史上的首富和珅.和珅富家天下,他营建的和府自然是首屈一指的府邸,仅次于皇宫,有些地方甚至僭越犯上,超过了应有的规格.和珅被嘉庆惩 ...

  • 神秘的上古商族到底来自哪里?两千年前,一小国国君说出这个隐秘

    - 这是 如斯精舍 的第 172 篇文章 - 文丨舞雩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诗经·商颂·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

  • 福建一村3000多蒙古人都姓“出” 祖先为避株连灭族之祸改姓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是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村里3000多人都姓"出" .定居此处已有500多年. 据资料记载,他们的祖先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成吉思汗的义弟木华黎.元朝末年 ...

  • 4000多人都姓“鸡” 怕皇帝诛杀九族而改姓

    在广西东兴有4000多人都姓"鸡",据当地族谱记载,鸡姓由奚姓演变而来. 鸡姓先祖原姓"奚",在明朝时,为抗倭寇应征入伍,在战斗中数次立功被提任边防军将领,后调 ...

  • 管仲已在两千六百年前教会我们,如何使用经...

    管仲已在两千六百年前教会我们,如何使用经济手段,征服那些超级大国与桀骜小国,效果显著,至今屡试不爽.当时楚国非常强大,打算北上争霸,齐桓公忧虑不安,管仲却胸有成竹地安慰道:"我有办法彻底打服 ...

  • 普法尔茨博物馆有件文物,经过检查,它竟是一千六百年前的葡萄酒

    每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比如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甘肃博物馆的马踏飞燕,大英帝国博物馆的罗塞塔碑,相比之下,普法尔茨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显得比较特殊了,它是一瓶古老 ...

  • 聆听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

    建筑会说话,服饰会说话,石头会说话,饮食会说话,习俗会说话,地戏更在说着沧海桑田.人们呀请放慢脚步,聆听江南音调呢喃中诉说着起始于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 明洪武帝朱元璋六百年前灭元建立明朝,各处纷纷归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