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0)

        月照丹青(连载10)

                     波  吒著

    接上期

一一一、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涉及到湖北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县、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长寿等二十多个区县市,刘晓初以前行走江湖卖画时,在这些区县市认识的朋友中,有的也在库区移民之列。
云阳南溪一个画炭精肖像的朋友,叫王昌全,以前曾与刘晓初一同结伴走过许多地方,一直没有中断过联系。在库区移民中,他家的移居地是上海,当他把消息告诉刘晓初后,刘晓初不由在电话上为他们祝福,说能在这些地方去安家,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事呀。
后来王昌全来信说,他们迁到的地方,并不是上海市区或市郊,而是上海所管辖的一个岛屿上,叫崇明岛,与上海市还有几公里的水面距离。不过,他同时告诉刘晓初,岛上土地肥沃,田地宽广,用不着人工插秧,春季只要把秧苗抛洒到水田里,勤快的人去扯一扯草,不勤快的人连草都不用扯,到了秋天照样有收获。
王昌全还告诉他,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策划修海底隧道,到时的崇明岛就可以与上海市区连接起来,交通就方便多了。希望刘晓初有机会能到崇明岛去看一看,那里还有些他以前在云阳认识的熟人。
刘晓初另一个云阳县的朋友,叫邓兴民,以前是云安中学的一个外语老师,精通日语、英语、法语三国语言。文化大革命时,只有二十多岁,和那时许多头脑发热的一样,参加了造反派,还是一个小头目。有次他带着一帮子人去抢巫溪县武装部的枪支弹药,抢了三百多条枪,还有子弹,自己也受了伤,落下个残疾。后被判刑十年,因在狱中有立功表现,服了五年刑就被提前释放。
出狱后的他,由于没有了工作,只好自己办起个培训班,靠培训班的收入维持生活,但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他与刘晓初虽都在奉节磺厂劳改过,但并不是在同时期入狱,以前并不认识。他比刘晓初要小十来岁,九十年代初,刘晓初在云阳作过一段时间画,租的房子与他是邻居,与他相处过一段时间,彼此结下很深的情谊。
1995年三峡库区一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邓兴民所住的地方云安镇地势很低,被纳入第一期移民搬迁之列,迁居地是山东。他在给刘晓初的通信中,显得很犹豫,征求刘晓初的意见是去或是不去。刘晓初给他回信说:“你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可这几十年,你的才学在云阳这样一个小地方,却始终没有发挥出来,这次外迁,对你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呀,何不趁这个机会,在有生之年,到另一个地方去碰碰运气,常言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说不定你走出夔门,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接到刘晓初的信后,邓兴民义无反顾地将一家人迁居到了山东。
几年后,刘晓初接到邓兴民的一封来信,信中对他说,他们移民到山东后,当地政府为移民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经商的可以减免税收,有技术的可以进工厂,有文化知识的可以量材录用,安排工作,他被安排在淄博市一个中学担任高中的外语教师,还获得高级教师职称。
读罢来信,刘晓初感概万分,想想以前他两的境遇,何其相似,可是就因为挪了一个地方,邓兴民的情况却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想想自己,不觉一丝悲从心来。
一一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晓初再次到云阳县去画玻璃画卖,每天在大街上用一张向别人借的大桌子摆地摊。刘晓初作画,许多时候,是按顾客要求,当着顾客的面画,所以身边,也会围着些看客。
作为一个靠卖画为生的民间艺人,爱好者来向他求画或是求字,欣赏的水平是不一样的,选择也各不相同,有的要山水,有的要花鸟,有的要人物,有的要鸟兽虫鱼,有的要道释佛像。选择的画种也不同,有的要国画,有的要油画,有的要水彩、水粉、工笔重彩,写意泼墨……比起那些闭门创作的画师,刘晓初必须做到门门通,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要求都能应对,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两个年轻人,要找他画一幅“老鹰抓鸽子”的画,这样的画刘晓初从来没有画过,但他想到以前画过的《鹏程万里》、《大鹏展翅》,那不是老鹰飞翔的形象吗。画过《和平鸽》,那不是鸽子的形象吗,两相结合,他画了一只飞翔的老鹰,抓住一只鸽子,作为画的主体,主体之外,再画些散乱逃跑的鸽子。两个年轻人看了很满意。
一连几天,刘晓初发现,在这些看他作画的人中,有一个中年妇女,几乎是天天都要来,这个妇女,从穿着打扮来看,与别的家庭主妇并没有什么区别,但透出的气质却让刘晓初感到,这个妇女决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看到身边的人都已经走了,这个妇女还没有走的意思,刘晓初便主动与她打起招呼来。妇女说自己就在这条街上,开的个彩印门市,就是给衣服背心、布类锦旗、横幅等刻板印字。她说自己也不是这里的当地人,几年前才与丈夫一道来这里做生意。晓初“哦”了一声,问他丈夫是做啥子生意的,妇女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听她这话刘晓初知道,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中午时,这个妇女说要请刘晓初吃个饭,想求他点事。既然都是外乡人,碍于请面,刘晓初还是答应了。饭间妇女告诉刘晓初,她叫梁秀碧,老家是万县的,如今的这个男人,叫谭有财,是开县人。“谭有财,开县人”,这个名字刘晓初是似觉得好熟,忙问:“是不是在奉节磺厂坐过牢?”妇女一惊,“你怎么晓得”。刘晓初不得不实言相告:“我也是开县的,与谭有财一样,也在奉节磺厂坐过牢。”“原来,你和我那男人,是熟人。”
正是这个谭有财,使他们拉近了一截关系。妇女于是开门见山,说想给刘晓初当个徒弟,想向他学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因为刻板印字的花纹图案,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
有一天,不知出于何种想法,梁秀碧向刘晓初说出了一个大胆地想法,她说与丈夫在云阳县城东段林场旅舍租有一个套间,两年前丈夫说要外出干件大事,出去后就一直没有音讯。她现在就一个人住在那里,如刘晓初愿意,可以搬到她那里去住,一来可节约房租;二来她可以关照下刘晓初的生活,比如洗衣弄饭等,这样刘晓初便可以安心作画;三是她能有更多的机会向刘晓初学习画画。刘晓初也没有多想,就真的答应搬过去住了。
妇女租住的房子是在一个天桥下面的地下室,清倒是清静,只是光线不太好,可以采光的地方就是靠外一个小窗子。她叫刘晓初呆在这里安心作画,她在自己门市上打个招牌给他联系业务。
这里一共两间屋,外面一间架了画板就不太宽了,梁秀碧的想法是,她住里面的卧室,刘晓初就住在这间画室里,她家里还有一个钢丝床,晚上可以打开睡觉,白天就收起来。刘晓初想了想,觉得孤男寡女这样住在一起还是不太好,于是提出白天可来这里作画,晚上他还是回租用的旅舍去住。
梁秀碧听了刘晓初的话,沉疑了一下说:你如果觉得住在一起怕人说闲话,要到旅舍去住也可以,只是用不着再回你原来那个旅舍去了,那里毕竟远了点,不方便。我们楼上就是林场招待所,普通房间两元钱一晚,一个月接一次账。刘晓初欣然答应了。
就这样,刘晓初白天在下面画画,晚上就到楼上去睡觉。
一一三、
在梁秀碧租住的屋子里,刘晓初一天到晚只顾作画(主要是玻璃画),然后将一块块装裱好后的玻璃画,交由廖秀芬拿到她的门市上去卖,收入的钱,刘晓初多少也分给她一些。除了玻璃画,有时,也能接点别人预定的其它画。
这是刘晓初江湖生涯中,遇到的颇为浪漫的一次经历。每天三顿饭有人弄,而且是端到手上,虽然吃得很简单,随时是咸菜下饭,但刘晓初已很知足了。
白天梁秀碧要去经营自己的门市,有时生意不好,她也会来陪陪刘晓初,当然更主要的是向刘晓初学习绘画。
通过摆龙门阵,刘晓初才知道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以前曾是一个川剧团的演员,还是台柱子。为了事业,二十七八了还没有谈恋爱。当时剧团有个领导死了老婆,便想打她的主意,但被她拒绝。有一天晚上,这个领导悄悄摸进她的寝室想占有她,她奋力挣扎,还打了这个领导几个耳光,这个领导于是想方设法找她的茬子,反说她作风不正派,找了很多理由将她开除了。
因为是被开除的,她在社会上处处受挫,事事碰壁,眼看年龄也不小了,才经朋友介绍,嫁给云阳县联社的一个职工,生了两个小孩。丈夫是一个体弱多病的男人,没几年就因病去逝了。她因没有职业,两个小孩被丈夫的弟妹一人带了一个。
为了生活,她租开了个印字的门市。两年前遇到谭有财,结婚后租了这个屋子。可对谭有财,她一点都不了解。结婚后,谭有财很少在家,弄不清他在外面作些啥子,后来,说要出去办桩大事,一时半会回不来,没想,这一走就是两年多,一点音迅都没有。
刘晓初也向他谈了自己几十年来的遭遇,听了彼此的经历,两人都不觉为人生的艰难而唏嘘感叹,有一种猩猩相惜的共鸣。
有一天外面下大雨,梁秀碧没有到门市上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混熟了,说话也变得随意起来。画完了一幅玻璃画,刘晓初回头望望旁边坐着打毛线的梁秀碧,开玩笑地说:喂!你以前是唱戏的,来给我唱一段吧。
她抬起头淡然一笑:嗨,莫嘲笑我,都十多年了,早生疏了。说着,她真放下毛线,清清嗓子,在刘晓初面前唱了起来。
她唱的是《柳荫记》中的一段:“梁兄不明弟境况,弟年幼尚未娶妻房。今日天清气又朗,不要辜负好时光;深知梁兄才学广,沿途吟诗话衷肠。”
她边唱边表演,不愧是剧团出来的,不仅唱得动情,动作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
刘晓初看了,拍手叫好,接着她又唱了两句:“背地里思郎情暗伤,朝朝暮暮思梁郎。”唱毕,深情地瞥了刘晓初一眼,那眼神,直让刘晓初的心里咚咚直跳。
以前,读书人用风声、雨声、读书声,来作苦中求乐的自慰,此时,刘晓初想用的一句话是:雨声、歌声、情缘深深。整日作画的疲劳和枯燥,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一丝丝缓解。
梁秀碧向刘晓初学图案设计,她本身就有些绘画功底,加上自身的悟性,一个月后,便已能自己创作图案,勾线作色。
随着业务的增多,刘晓初经常晚上不得不打夜工,梁秀碧也时不时给他弄点夜宵,很多次,都劝他黑灯瞎火的,就别回旅舍去了。刘晓初并非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男人,有时从廖在自己面前的一些肢体动作和言语中感觉到话外之音,可是他每每想到江湖上那句“可穿朋友的衣,不夺朋友的妻” 时,一次一次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双方都是有家室的人,深怕一旦突破底线,就有可能陷入进去不能自拨,那样,就太对不起朋友了。
可有一晚,梁还是向他吐露了心迹,对刘晓初说,与你相处这些日子,使我的精神充实了很多,要是我们早两年认识多好,我一定不会和谭有财结婚了。刘晓初说,两年前,你是单身,可我是有家室的人啊。廖叹了口气:唉!这就是缘份吧。接着她又说,其实我们这样的相识,本身就是缘份啊,只要……
刘晓初知道她要说什么,不待她说完,站起身,“太晚了,我该上楼去睡觉了。”
一一四、
在云阳呆了两个多月,度过了一个不太寒冷的冬天,眼看春节快到了,加之妻子来电话,催他回去为岳父做寿辰,他决计回开县了。
听说刘晓初要走,梁秀碧表现出十分难舍的神情。这天,她到街上去买了几个菜。还特地买了两瓶五加皮酒回来,要与刘晓初对垒喝一杯。刘晓初平时喜欢喝两口,但酒量不大,也就二、三两,而她,刘晓初以前从未见她沾过酒。
这晚,刘晓初虽然比以前多喝了些酒,可梁秀碧比他喝得更多,起码也有七八两,喝得满脸泛红。只见她站起身,情不自禁地给刘晓初清唱了几句。以前,刘晓初很少认真的看过她,这晚,借着酒性,他不觉从头到脚认真地端详了下眼前的这个女人,虽然岁月过早地在她脸上留下了风霜,但她的五观长相,身材都还是那样韵称,刘晓初心想:年轻时的她,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美人胚子。如今,她也不过只有三十五六岁年纪,正是少妇别有风韵的时期。刘晓初不敢久留,起身说,我该上楼睡觉去了。廖凑到刘晓初身旁,“你就不能在这里睡一晚吗?”刘晓初迎着她的嘴,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急促的心跳象整个房子都晃起来似的。
“上来吧”,床上躺着的梁,揭开铺盖的瞬间,穿着内心内裤的她,仍是那么风情万种,刘晓初感到自己的血在往上涌,手不自觉地解开皮带,脱掉外衣外裤,就在他揭开铺盖准备上床的时候,忽然觉得,他的肩象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妻子。他将眼晃了晃,“你,昨来了?”“我一直都在跟着你呢。”“我,我可是什么都没有做呀。”
刘晓初重新穿好外衣外裤,轻轻地将铺盖给梁秀碧盖上。啜泣“我,还是上楼去睡吧。”
又过了几天,刘晓初将承接的玻璃画全部画完后,准备收拾画具和衣物,真的要回去了,虽然有那晚的事,但这几天,双方都还象以前一样,各做各的事,梁秀碧每天三顿饭照常弄,只是少了些言语和欢笑。
收拾好衣物,刘晓初拿出几百元钱对梁秀碧说:“这两个月,确实给你添麻烦了,有时间,欢迎你和谭有财到开县来做客。”
梁秀碧望望刘晓初:“真的要走?”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又对刘晓初说:“有财已托人带信,说就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你能不能再呆两天,与你这个老朋友见一面啊。”刘晓初默默地以应允了。
第三天,谭有财果然回来了。当看到一个男人,并且是一个熟悉的男人呆在自己家里时,既惊诧又莫名其妙,自己的女人是咋个和刘晓初搞到一块来的呢。好在那个梁秀碧不知用几句啥子圆滑的话,让他很快烟消气散。
其实对这些跑江湖的男人来说,有时气量很小很小,有时气量也是很大的,况且,他与廖秀芬本来就是半路夫妻,对出轨这样的事并不是很介意,只是刘晓初心里,自认内心无愧。
谭有财也是个重情义的人,老友相见,而且是老乡,晚上,他邀请了几个以前同在磺厂坐过牢的云阳朋友,找了个小馆子搓了一顿。席间,就有前面提到的邓兴民。
酒过三巡,回想梁秀碧说的谭有财这个人漂浮不定,这次出去说是去干件大事,到底在外干的是件啥子大事,借着酒性,他试探着问:“老兄这次出去,肯定是发了大财了哦。”而徐有财说出的一席话,大家听了,就象是听到了一个天方夜谭。
一一五、
谭有财说出的一席话,让刘晓初和所有人,就象听到一段天方夜谭,到底他说了些什么呢。
原来,还是在青龙磺厂的时候,谭有财就听狱友们摆起过,在民国时期,不少国民党的军阀和资本家都把金银财宝存放在美国银行。作过军阀的杨森也不例外。杨森统兵数万驻扎过万县、南充、合川、仪陇等地,他将收刮来的巨款,同样存进了美国的银行。存折就放在一个精致的小金箱里,平时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日军进逼湖北,占了宜昌,四川也面临危险。杨森作为军人,考虑自己一旦上战场,存折难免不落入敌人之手,于是找来他的机要秘书,要他将这个箱子,带到山里一个偏僻没有人烟的地方埋藏起来,土层上面用乱石堆起来作个记号,以后好去取。
这个机要秘书是杨森十分信得过的一个亲戚,是个书呆子,他带着自己的侄儿进山后,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看好地方后,机要秘书便叫侄儿提着箱子,趁夜深人静的时候爬到山崖上去埋藏,然后回来将埋藏的地点和标记再告诉他。那知侄儿在埋好箱子下山的时候,掉下悬岩摔死了。机要秘书等了一夜未见侄儿回来,忙叫人去找,只找到侄儿的尸体,而箱子到底埋在什么地方,不得而知,从此成了个秘。
机要秘书不敢回去见杨森,就逃到其他地方躺了起来。杨森久不见这个秘书回来,心想一定是这个秘书携着箱子产生了私心,气得捶胸顿足。
虽然摆这个故事的狱友也是道听途说来的(说是这个秘书的后人说出来的),但听这事的几个狱友都深信不疑,并约定出狱后一起去寻宝。
出狱后,为了筹集资金,谭有财做了十几年小生意,然后聚拢了以前在青龙磺厂坐牢的五、六个人,踏上寻宝的征程。他们将凡是杨森带兵驻扎过的地方,都去搜索了一遍,包括万县、南充、合川、仪陇。特别是仪陇,他们听那里山区的老人说,杨森曾多次到山区视察,他的军队也曾驻扎在仪陇县境内。他们于是认为宝藏在仪陇的某个山上可能性更大一些,于是带上挖掘工具,把仪陇县境内有点线索的山都去找了个遍。也挖过一些他们认为可能有殉葬品的老坟,结果一无所获。只有一次在一个以前地主的旧宅旁,挖出八十多块银元和一两多黄金首饰,算是他们寻宝几年最大的收获。
谭有财说为了寻宝,大家都搞得精疲力竭了,想想还是就到此收手吧。
刘晓初说,其实你们早就该收手了,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有几个是真的呀。
谭有财说,要是这个事是真的,现在改革开发,中美的关系也好了,能把存折找到,到美国银行把钱取回来,用于国家建设,也是一种贡献吧。如果找不到,美国银行就不会承认这笔款子,对国家也是一个损失。
刘晓初听了他这话,不觉暗自发笑,你自己私下盗宝,还要讲一番大道理出来哄人。
又过了几年,一天刘晓初在开县老县城步行街劳动服务公司门市上画画,竟意外地看到谭有财和梁秀碧从面前走过,连忙叫住他们。梁秀碧说是同谭有财一起回来到他老家看看的。问起他们目前的情况,她说两个人在万县开了一个茶馆,日子过得还将就,只是她与谭有财结婚这么多年了,户口还是各在一方,谭要她把户口转到开县来,她没答应,认为自己老家所在地在三峡淹没区以下,如果移民,她愿意到外地去,所以叫谭把户口迁到她那里去。刘晓初听了,也表示赞同她的想法。
2000年后的一天,谭有财在与刘晓初的电话中说,梁秀碧在三峡移民中搬到了山东济南郊区,他也随同去了。他与梁秀碧后来生了个女孩,都一同带到山东去落了户,现在他们在一个集镇上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同时兼营着茶馆,情况比以前好多了,请刘晓初今后如果有机会到山东去,一定到家作客看看老朋友。只是刘晓初听了,不觉叹了口气,唉,岁月不饶人,这辈子,可能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一一六、
2004年10月30日上午10点来钟,刘晓初正在家里作画,忽然听到外面一声巨响,惊愕之余连忙跑出门去。看到眼前一片浓烟滚滚(原来是一辆从城里开往厚坝方向的卡车,里面的花炮发生爆炸。)
正在这时,从厚坝方向开来一辆客车,由于看不清方向,一头掉进公路旁边的堰塘里,大半被淹在水里。
闻声出来的妻子金有现与刘晓初都大声地喊“救人!”,金有现的兄弟金有树(原在城里汉丰幼儿园当炊事员,逢双休日在家休息),当时正在屋前的地里干活,听到喊声,连忙跑到现场,抱起一块石头跳入水中,用石头砸碎客车玻璃窗,然后一个一个将车子里的人救了出来,共计19个人。
因是10月份,天气已有些冷了,附近村民纷纷将家里的衣服拿来给他们披上,还用稻草和干柴堆在地上点燃后为他们取暖。
一个多钟头后,交警的车才赶到现场来,现场围观的人很多,交警还给救人的金有树录了像,向刘晓初的妻子询问了情况(同样录了像)。后来听说,所救的人经医院抢救全部生还。
金有树舍己救人的事当时并没有人报道,只有交警队知道其事,过后被救的人只有一个前来表示了谢意。
三个月后,也就是这年的春节前夕,金有树感到自己身体不适,到人民医院就诊,被安排在外科室治疗,花了万多元钱毫无效果,后来复查为肺癌,建议转院到重庆西南医院治疗。
金有树家本来就很穷,在开县住院已花的万多元钱,大部份是借来的,哪里还有钱到重庆去付昂贵医疗和手术费。这时,金有树的兄弟金有良从广州回来看他,当听到哥哥曾经救人的事,就请刘晓初给政府写一封求助信。刘晓初想内弟救人的事,并没有人报道过,以这事向政府求救,是不是会有效,但抱着试一试的心里,还是连夜写了一封信。信是以他姐姐金有现的口气写的,大意是弟弟在几个月前曾舍身救了19个人,现如今身患重病,家庭困难,请当地政府能看在他救人的份上,伸出援助的手,给予帮助。
与此同时,金有现又去请团坝煤厂的退休干部杨华山写了同样的一封信(杨是大学生,有文化,信自然写得更动情)。
两封信同时打印了十多份。向县四大家及交通部门、信访办都递交了。信访办的信是金有良的老姨郑昌发亲自送给一个女同志手里的,女同志说一定会将信送到县长手里。可过去将近一个月,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有回音。
经东拚西借凑了几万元钱,金有树最终在重庆西南医院动了手术,花去六万多元,因实在拿不出钱了,只好接回家里治疗,时间是2005年3月1日。
3日后,《三峡都市报》的两个记者李成明和张中文从厚坝采访回来,听说在邬杨的这口堰唐里,曾出过一次车祸,车内的19个乘客都是被当地一个叫金有树的人救上来的,而现在这个救人的人生命垂危,两个记者于是赶到金有树家采访,并连夜写了一篇稿子发到《三峡都市报》,很快《三峡都市报》上刊登了。
金有树的事在报上刊登后的第二天,县信访办的姜主任,便带着人来到了金有树家,随后,又有一些部门的人陆续登门前来看望,县委书记也带着防疫站的人亲自来了。刘晓初赶紧将自己以前写的求助信复印件拿出一份拿给他们看,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提出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募捐。
不久,在政府的干预下,责令人民医院收治,医疗费和住院费全免,但人民医院说他们医院没有这方面的药,得到其他地方去进,药费应病人自理,听到这,家人便没将病人送到医院。没几天县里又来通知家人,让他们立即将病人送到人民医院,所有费用全免,可此时金有树的病情已十分严重,无法坐车。
一一七、
此后,天天都有人前来捐款,一天,交通部门发动各个车队的人前来排着队捐款,刘晓初代表金有树的亲人,还致了感谢词。
金有树的病尽管后来引起千万人的关心,得到医院的全力救治,最终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在从重庆动手术回来的十多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死的当日,李成明和张中文骑着自行车来目睹了全过程,又写了一篇报道投到《三峡都市报》。
金有树死后,县政府解决了在重庆住院期间所花的六万多元费用,丰乐镇的书记、镇长都亲自来到他家,解决了烧埋费,还运来化肥、种子及其他生活用品。
就在金有树死后两天的一个晚上半夜,刘晓初听到他家有人在放鞭炮,心想这么晚了是哪个亲戚来了呀,于是开门前去看,可眼前的五个人,一个也不认识。一问,才知道是《重庆晨报》的记者,组长叫夏显虎。他们放了鞭炮后,还捐了四百元钱。他们告诉刘晓初说:准备在开县呆上一个星期,专门采访金有树的事迹。
经夏显虎他们的努力,先后找到了被金有树救过的19人中的13人,主要是进行核实。这些人都说要不是金有树即时相救,这车上的人恐怕没有一个能活得了。
他们还向当地人了解了金有树生前的许多情况,听说他救人已不只一次,1998年,他在当地的一口叫“沙堰塘”的堰塘里发现一个溺水的人,也是二话没说就跳下去捞人,只是救上来时其人已死了多时,后来城里的家属来领尸,是金有树把死者一路送回去的,家属拿钱感谢他,他一分钱都没有收。
重庆晨报几个记者所写的文章在报上发表后,没想在全国也引起了轰动,各地报社记者纷至沓来,首先是《南京日报》,还有“南京电视台”的记者,随后有湖北的《知音》杂志,《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中央电视台就来了三个频道的记者。后来又是四川《华西都市报》,《山东日报》,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法制栏目”等记者。到底来了多少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刘晓初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在金有树死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他连做农活的时间都没有,有时正要下地点包谷,妻侄儿金军又来叫他:“姑爷,又有记者来了,快去帮忙接待一下”。
《重庆晨报》的夏显虎,更是个热心人,在报社专门设立了向全国募捐的收款处,每隔几天就通知金有树的家属去取钱,大概为他家募了二十多万。中国慈善基金会在镇领导的陪同下,当天捐了一万,以后又陆续捐了两万元。还有通过邮政寄来的钱,福建武夷大厦两个老人,给金有树的父母寄来2500元钱,还有全国各地寄来的慰问信,女青年写给他儿子金军,愿和他交朋友、谈恋爱的信。
在诸多的来信中,还有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是由山东省阳谷县寄来的(就是武松打虎的阳谷县),信封上印有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字样,打开看时,是一个自称为农民律师的人写来的,他说他叫周广立,专门为农民打官司,近些年来,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接手百姓与政府所打的官司,已经打羸了两百多场,信中说,如确系家庭困难的,他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解决他的生活费用就行。信中还称,他为人打了多年官司,并不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公道。而今自己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除了一部黑白电视机,骑的还是一部自行车。信里还附有法制报上对他的报道的复印件。
夏记者在处理金有现丧事的过程中,都亲自参与了,通过采访,他还把当地政府在处理金有树得病期间的真实情况写了进去,他认为当地政府对金有树的态度从不理到关心,是完全迫于舆论的压力。正是他的这个披露,才引来全国各地报刊和中央电视台前来。
一一八、
当地政府为了挽回他们当初不作为的面子,也采取了一些亡羊补牢的措施。媒体与地方政府就对金有树的救助,是在记者报道前或是在记者报道之后,才采取的措施。一直纠结了好久,目的只是为了讨个说法。
然而事情并没有象县里所预料的那样到处结束,从外地和北京方向来的记者,根本就不与政府方面取得联系,来了就直接找到金有树家里。有一天半夜,来了几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记者不是别人,就是知名主持人柴静,她向金有树的妻子刘先桂问了几个问题,刘先桂一个也回答不了。刘先桂的弟弟刘先国就介绍他们找刘晓初谈。柴问:“刘晓初这个人好不好说话”,刘先国说应该没问题。
第二天中央电视台记者一行人找到刘晓初,并要他找一个不被人打打扰的地方采访,刘晓初将他们带到二楼的楼顶上,连他妻子金有现和村干部想旁听都被劝走了。
刘晓初与柴静面对面坐着,柴不愧是行业里手,说话非常流利而又谦和,倒是刘晓初显得有些紧张,告诉柴:“我说不来普通话,只能说重庆话,你能不能够听懂?”柴说:“你只要说慢一点,我能听懂。”
交谈进行了几个小时,其他话她都能听懂,只有一个词她不懂,就是刘晓初说“住院前,为了向当地政府求助,求助信是内弟的老姨郑昌发亲自送到信访办去的”,“老姨”一词她不懂。刘晓初就说:“老姨就是我妻子的妹妹的丈夫与我之间的关系。”柴说:“这下我懂了。”
交谈中,柴向刘提了好些问题,刘晓初只隐约记得一些。
问:“你们为什么不向被救的人求助,而要向政府求助呢?”
答:“被救的19个人,都是厚坝乡方向的农民,有的是出去打工走了。当时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地址。向他们求助,一方面是找不到这些人,另一方面乡下人根本就不知道报恩,不懂感情。向他们求助,没有多大把握。”
问:“乡下人是最注重感情的,怎么会不报恩呢?”
答:“那可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一般多是忘恩负义。”
柴笑了一笑,刘接着说:“即便是找到这些人,他们能慷慨解囊,但毕竟都是一些农民,自身经济也不富裕,要捐的话,也不过一人一两百元,凑起来最多两千来元,而一旦动手术,远非贫民百姓能承受得了的,所以只好求助政府了。”
问:“你们向政府求助,要是政府方面不作答复,不给求助,你们又是作何感想?”
答:“作个比喻,怀抱中的婴儿,向母亲要奶吃,她母亲不给,婴儿顶多哭两声,还有啥子可说的,更不会有什么反感。”
问:“按照重庆市的规定,一个做好事的人,要评'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必须在救人的情况下,自己受了伤,或牺牲了生命,使得利人脱离了危险。这样才能评为'见义勇为’,政府有两万元的奖励。现在金有树的救人事迹,还够不上评'见义勇为’勇士这个称号。”
答:“要是说因在现场救人受伤或牺牲,才够得上'见义勇为’这个称号,未免太拢统了。金有树当时虽没有受伤,也没有牺牲,但他救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19个人,如果按照那个标准,仍然凭不上'见义勇为’这个称号,那应是'标准’的问题。”
……
采访结束后,柴对刘晓初说,你虽然是个农民,但我感觉不是一般的农民。而且言语中,也有对他还有心中的话没有说出来表示遗憾。
一一九、
没过多久,在邬杨这个地方,又发生了另一件事情,同样影响很大,轰动了全国。它就是移民期间办假户口套取移民款案。
事情缘由与金有树也有关联,《重庆晨报》的那个夏显虎记者,一直关注政府对金有树家属后期照顾的事情,恰有两个中央台《新闻纵横》的记者要到开县采访其他事情,夏记者便拜托两位中央台的记者,到开县时,顺便回访一下金有树家属现在的情况。
两个记者到开县后,专程去邬杨村看望了金有树的家属,正准备离开,附近一个妇女听说他们是上面来的记者,便邀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去坐坐,说有情况要向他们反映。这个妇女要向记者谈的,是另一回事。原来她在为儿媳妇办户口时,受到过村支书的刁难,对此心有不满,于是向记者反映村里有不少人办假户口的事,以为是村支书所为。没想她无意中反映的事,经两位记者一查,却查出了一起非同小可的大事。一篇《重庆开县强迫村民办假户口套取千万移民款》的报道,一时轰动了全国。
“据中广网报道,重庆开县是三峡移民的重点区域,然而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却在当地发现,重庆开县,很多村民被当地乡镇干部强迫办理假户口,以套取国家对三峡移民的安置补偿款,涉及资金可能近千万元……
《新闻纵横》记者调查: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县 惊现假户口
重庆东部的开县,是三峡库区22个县市中被淹没面积最大的县,也是三峡移民工作重点地区。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前往开县采访,意外地发现,开县丰乐镇乌杨村许多村民拥有两个户口本。这些户口本用肉眼看,看不出区别,可是村民们说,其中一个是真的,另一个——也就是今年5月刚发下来的,是假的。
仔细察看这些被农民称作“假户口”的户口本,记者发现它们都是手工填写的。和真户口本相比较,主人的姓氏没有改变,但是名字全变了——它或者颠倒真名后两个字的次序,或者取其谐音。例如,一个叫江中菊的妇女,原来户口本上写的是“江中菊”,新户口本上却改成“江菊中”;江中菊的三个儿子,原来取名“杜子平”、“杜子全”、“杜子贵”,新发下来的户口本上,却分别改成“杜平子”、“杜全子”、“杜贵子”。
记者走访了几个村组,发现家家如此。乌杨村村民告诉记者,全村108户、400多人,今年5月开始都拥有了这样一个“假户口本”。村民彼此间还常用假户口本上啼笑皆非的假名字相互取笑。
……
开县假移民究竟有多少?据《新闻纵横》记者初步了解,仅开县丰乐镇乌杨村一个村就有假户口108户,400多人。如果任由其套取移民款,涉及的将是上千万元。
三峡工程,难点在移民,关键也在移民。中央政府对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是1800亿元,其中600亿元就是用于库区移民的。这样一大笔钱,管好、用好,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对目前在重庆开县调查到的情况,《新闻纵横》将继续予以关注”。(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 崔真平)
一二0、
刘晓初在画画的同时,对书法、篆刻上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学习。幼年只是随意的乱写,写出来的字,表面上看,还是过得去,但过不得内行的眼睛。小学时,有一个叫谭郡秋的校长,看了他的字后对他说:“习字必须要临帖,不能自己乱写,因为古代名家的书法,是经过千锤百炼探索出来的技法,是后人公认的典范,初学者要认真临帖,才能有所长进,学到家后,才能发挥自己的风格。如果一味地随意乱写,写一辈子只能算是“天份字”,登不了大雅之堂。”
刘晓初记住谭校长的话,开始临摹各个名家的字。赵体、柳体、颜体,王羲之的书法都练过。以后作画中,真、草、篆、隶都涉及,甲骨文、钟鼎文、石古文都在写。在刘晓初游历过的旅游景区,有很多历代名家书法石碑、石刻,每到一处,他都忘不了认真观赏、揣摩,吸取其精华。
在篆刻上,刘晓初亦受当地一个叫朱叔久的人影响,此人祖先是篆刻佛像的雕匠,家里有不少雕刻工具,他自己也会雕刻印章,刘晓初有事无事就去找他学习,成为刘晓初的第一个师傅。再就是在万县川剧团做画工期间,曾向当时的川东篆刻名家王南樵虚心求教,获益不少。几十年艺术生涯中,篆刻一直伴随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晚年整理的一本“篆刻集锦”上,自序:“余致力于金石篆刻,已长达六十余年,与书法同时并行,隶篆宗秦汉,楷草法晋唐,近现代则学习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等大师之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争不断创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晓初在奉节作画时,受白帝城文物管理所的邀请,刘晓初在白帝城住了半个月。管理所的人对他说,看了你画的《夔门雄姿》,大家感到还不错,这次请你来,是想将我们收藏的岳飞所书的“诸葛亮后出师表”的石刻拓片,临摹在大理石板上,然后找人撰刻,立在碑林里面。
刘晓初花了三天时间,在准备好的两块黑色大理石上,用白色颜料,临摹着拓片上的文字,一丝不苟地搬到大理石上,然后由文物管理所请来的两个当地石匠,把它雕刻出来。
当文管所的人用纸再取拓片时,看到新取的拓片与以前的几乎可以假乱真。两块碑石下,还分别制作了两块精致的底座。可惜一年后,刘晓初再去白帝城,却发现这两块碑石不翼而飞了,一问,才知道是文管所为了经济利益,把他卖给了一个美籍华人。因两块碑石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刘晓初深为挽惜。
闲来无事时,刘晓初将昔日画作中题诗联进行了整理,因不少画作都已卖出,整理的诗作楹联只是仅凭记忆想起一部分。他的诗作,并不强求平仄韵律,达到高深意境,只求基本上词能达意,韵能表情,音韵顺口而已。现抄摘几首,以飨读者。
1998年,在所绘《曹雪芹像》中的题诗:丹青素毫画曹公,绘影绘色绘尊容。文章千古成绝唱,画论尤为后世宗。先生画石我写竹,顽石坚韧竹高风。虽然生不同时代,生平遭际实相同。
1999年,在所绘《笔底明珠图》中的题诗:书斋无事坐难忘,泼墨淋漓逸兴长。窗外枝条含宿雨,笔尖马乱带轻霜。润叶反复分上,枝干纵横任短长。谁说明珠无处卖,一出荒野亦露光。
2001年,在所绘《金山碧水》中的题诗:玉宇琼楼映湖光,雕梁画栋染夕阳。天生一幅太虚景,尽在金山碧水藏。
2003年,深秋陕西咸阳之行,题《秦川女儿行》水墨三笔立轴中的题诗:冰轮当空照琼楼,瑶台露白已新秋。箫声略带沧凉意,倍增深宫女儿愁。寒烟笼水复笼岗,曲折连绵骊山旁。阿房遗迹今何在?寒斋戏墨画旧装。
2004年,在所绘《秀岭清溪图》中的题诗:我爱春山清溪泉,清澈如镜共长天。寄居浮世休争地,买断溪流不费钱。苍松乔木夹杏花,数丛茅庐似仙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
2011年在所绘《白山黑水图》中的题诗:茫茫林海遍银装,曲曲小溪蜿蜒长。战士不畏刺骨寒,破冰荡雪涤戎妆。
2013年,为湖南衡阳井泉先生作画《野塘寒梅》题诗: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萦人怀。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归梦到潇湘。故园消息谁相问,鸿雁寄书长不来。今画一枝苦寒梅。无聊来写此时情。
一二一、
2000年后,开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县各处打造旅游景区,一些单位和寺庙,慕名来请刘晓初前去作画。2001年,刘晓初受天然气公司经理廖仁义邀请,到开县关子口脱硫站作画(地处观音桥,现市政广场前面两公里的地方)。
天然气公司脱硫站是四川石油局对口支援建立起来的,占地七十余亩,除厂房外,还在周围修了些仿古建筑,作为休闲场所。
刘晓初在这里画了两个多月,首先是在石栏上画一些装饰图案,然后在顶蓬上画上一些全国名胜景观,为翠竹苑长廊长廊画《西厢记》连环画数十幅,连成长卷,长卷上,刘晓初还自己撰写了一幅长联:
桂林山,长江水,巫峡云,大雁塔,忠州石宝,西湖三潭,集神州奇观书于廊内;
张生才,崔莺貌,墙外吟,墙中和,红娘传书,夫人失信,选华夏名著绘此梁间。
2006年12月,应开县铭盛园建司董事长之请,刘晓初到南雅大佛寺画壁画,在寺内居住了50多天。
南雅大佛寺座落在开县西南部的南雅镇,距县城45公里。堪称巴渝一绝的开县南雅大佛寺石佛,为唐末时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它依山而建,就岩凿成,佛身依岩迭坐,佛高10.8米,佛坐宽6米左右,掌中捧着巨大的佛珠,刻工粗犷,线条明快,神态慈祥,形貌生动,两脚心间距3米,可容一成人睡卧。两耳垂肩,慈眉善目,盘坐于蒲团之上。
南雅大佛始建于唐朝末年。相传,唐末天祐年间,哀宗李祝执政(约公元904——907年),朝政腐败,苛税甚重,长江流域连年洪水成灾,民不聊生。有姓冯的石匠,湖北人,妻儿皆因饥饿而死,他与同伴经巫山流浪到开县,行至南雅,见河东红崖坡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内宽敞明亮,石桌石登俱全,可容数人安身,便与同伴相约在此居住。
这年四月初八的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释迦牟尼佛立于洞前,对他说如能塑佛于崖壁之上,将保其终身康健,衣食无忧。醒后他将梦中的话告诉了同伴,并与同伴出洞看崖壁,见崖壁上隐隐呈现金色佛光,急忙跪下祷告,发誓愿以毕生精力雕塑石像。从此以后他与同伴每日挥汗凿像,不论严寒酷暑,直到公元948年,佛像才初具规模,历时43年。又经后周,北宋太宗年间,当地官府在此修建寺院。
北宋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7年),万州城有一巨商李氏,来到南雅大佛寺,出资请工匠修成上三殿,并给佛像镀金。以后每年送资大佛寺,并献“不二灵山”描金巨匾,使大佛寺殿宇金碧辉煌,香火长年不绝。明朝神宗万历3年(公元1576年),著名僧人破山海明来此暂居,广植花草树木,并在庙前亲手栽植桂花树两株,后云游至梁平双桂堂定居,成为双桂堂开山祖师和西南佛学始祖。
清朝世宗雍正13年(公元1735年),大佛寺后陆家垭口一富户郭永钊(青年中举),人称“钊老爷”,回乡祭祖,出资请工匠大修寺院,修成下殿、山门、围墙,至清朝咸丰8年(公元1859年),大佛寺规模全面完成,历经六朝954年,建成“大雄宝殿”“观音阁”“三圣堂”上三殿、下殿(戏楼)、山门。上三殿内,佛主居中;右侧观音阁,十八罗汉排列两边;左为三圣殿,后为藏经楼;下殿为戏楼,为游人娱乐场所。沿石级下,经天井步甬道出山门,两巨狮守立门侧。墙内两桂树苍郁耸立,每至仲秋,花香扑鼻,游人倍觉清新,流连忘返。
不幸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有人炸掉了直径1米多的大佛头部,1997年重新修葺大佛,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敬请关注下期连载
作者近照及简介

波吒,本名田小波,重庆市开州区人,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大学文化。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市诗词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网签约作家,开州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当地地方志协会理事,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文化顾问。

各类文章散见国内外三百余家报刊杂志,时有作品获奖入集。

参与编写、编辑出版的书籍二十余本,主编《开州田氏族谱》计八十余万字。作过多家内刊杂志编辑,文学网站、论坛副站长、常务理事、编辑、评论员。为单位和私企写过各类材料和软广告、策划书、专题片,演讲稿无数。出有微型诗集《豌豆苞谷》(团结出版社),另有长、中、短篇小说、散文、现代诗、古体诗、汉俳诗集等待出。

(0)

相关推荐

  • 世界柑橘起源地竟在重庆,种植历史超4000年,曾是宫廷贡品

    相信在这一段时间里每一个重庆人家中必备的水果要属各类柑橘产品,就拿行走哥来说每天下班回家必定会吃上一个橙子解一下馋,同时也补充了大量维生素C.当我们在尽情享受各类柑橘带来的美味时,殊不知世界柑橘的起源 ...

  • 诗画|三峡天地变,城乡谱新篇

    1998:秭归新县城落成庆典 [三峡移民新生活集锦]因三峡工程兴建,库区600公里城乡旧貌俱焕新颜.搬进新城.新村,广大移民迈向新时代.步入新生活,其心境情怀非亲历者莫能体验.窥一斑而知全豹,本篇乃鄂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3)

    [连载预告:波吒先生的<月照丹青>本期已连载完毕.从下期开始,我们将连载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吕大渝女士的回忆录<走近我的往事>,敬请关注] 月照丹青(连载13)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2)

    月照丹青(连载12)                      波  吒著     接上期 一三一. 近些年,与刘晓初走得较亲的,还有他十多年前认起的一个侄儿,叫刘良明.在刘晓初一个人孤零的家中,登门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11)

       月照丹青(连载11)                      波  吒著   (  接上期) 一二二. 刘晓初去作画的大佛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当地百姓积资,重新恢复修葺的寺庙. 恢复后的大佛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9)

    月照丹青(连载9)                  波  吒著 接上期 一00.   曾有人说:开县人出了大桠口才是人才.四川人走出夔门就是贤才. 刘晓初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受种种条件限制,不能从大的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8)

    月照丹青(连载)                     波 吒 著           (接上期) 八十. 送走两个嫂子,刘晓初带着肖翠莲来到万县司马桥,找到朋友魏太云,刘晓初向他及妻子说明情况后,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7)

            月照丹青(连载7)                   波  吒著 开州汉丰湖 六十六. 半个月后,刘晓初与程从碧一同请了四天假,踏上了去湖北秭归县香溪的旅途. 此时正是端阳节前后,一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6)

         月照丹青(连载)                     波 吒 著           (接上期)                  开州老县城 五十五.   金华以前叫后乡,唐宪宗李纯元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5)

    (接上期)               四十四. 还是这个吴绍庠,被关在看守所审查期间,因为他画画得好,在当地名气比较大,所以人被监禁,但外面的一些单位和个人,仍常有慕名而来找他画画的,特别是当地剧团 ...

  • 波吒:月照丹青(长篇人物传记连载4)

           月照丹青(连载4)                          波   吒 ( 接上期) 三十三. 在刘晓初参与修路的时候,大办钢铁也正搞得如火如荼.为响应"全党动员.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