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二)

第四節:趙寶溝文化:距今7150年~6420年。

  • 趙寶溝文化發現於1984年和1985年,中科院考古所對敖漢旗小山遺址進行了發掘,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又被分辨出來。通過1986年中科院考古所對趙寶溝村一號遺址的發掘,將這一文化正式命名為趙寶溝文化。

  • 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遼寧省的考古調查和發掘表明趙寶溝文化北起西拉木倫河流域,南越燕山到達灤河流域,西起大興安嶺,東抵醫巫閭山和渤海西岸。發掘的重要遺址有趙寶溝、小山、白音長汗水泉、西寨、安新莊、後臺子。

  • 趙寶溝文化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地方類型,即小山類型、水泉類型、西寨類型。

  • 小山類型分佈在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教來河流域,位於趙寶溝文化分佈的東部地區,以趙寶溝遺址、小山遺址、南臺地遺址為代表。大致分為三期:第一期以趙寶溝遺址為代表。第二期以小山遺址為代表。第三期以南臺地遺址為代表。

  • 水泉類型:主要分佈在西拉木倫河流域,位於趙寶溝文化西北部,重要遺址有水泉、白音長汗、小善德溝和上店A地點等。劃分為三期:第一期以水泉遺址為代表,還有上店遺址A地點。第二期以白音長汗遺址三期甲類遺存為代表。第三期以白音長汗遺址三期乙類遺存為代表。

  • 西寨類型分佈在燕山地區及其南麓的灤河流域,位於趙寶溝文化的西南部。發掘的遺址有西寨遺址、安新莊遺址、後臺子遺址等。分為三期:第一期以西寨遺址二期為代表。第二期以安新莊遺址一期為代表。第三期以後臺子遺址為代表。

  • 水泉類型第一期和西寨類型第一期時代相當,是目前趙寶溝文化發現最早的遺存,幾何紋簡單。小山類型第一期,幾何紋複雜。小山類型第二期、水泉類型第二期、西寨類型第二期大致同期,幾何紋趨於簡化。小山類型第三期、水泉類型第三期、西寨類型第三期共同特徵是幾何紋簡化。

  • 包括牛河梁遺址在內的紅山文化墓葬中一直未正式發掘出土過同類器。賽沁塔拉和黃谷屯所在的西拉木倫河南岸一帶,紅山文化遺址的分佈稀疏,多分佈趙寶溝文化遺址。

  • 趙寶溝文化因敖漢旗趙寶溝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經過正式發掘的同類遺址還有敖漢旗小山、翁牛特旗小善德溝、林西縣水泉等,其年代為距今7000~6400年。

  • 趙寶溝文化第二期年代在公元前5200~前5000年。第三期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000~4800年。第四期年代在公元前4800~前4500年。

  • 趙寶溝聚落未見圍壕。趙寶溝聚落出現了獨立的祭祀區,與居住區對應共存,是趙寶溝文化聚落佈局發生顯著變化的重要標誌。

  • 趙寶溝文化的房址形制與興隆窪文化相近,均為長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築,灶址位於居室的中部。

  • 趙寶溝文化房址面積一般約20平方米,出現了泥質陶、鹿首龍、豬首龍、鷹首鳳紋。

  • 趙寶溝文化以狩獵~採集經濟為主,農業經濟已經產生,但還處於相當原始的階段。

  • 趙寶溝文化遺址如同興隆窪文化遺址的分佈一樣,多集中在敖漢旗中部,但相對的海拔高度比興隆窪文化遺址略高,並多在較閉塞的山谷坡地上。

  • 面積最大的中心性聚落為杜力營子遺址,經實測總面積超過29萬平方米,地表可見成排分佈的房址200餘座。

  • 小山為第一個發掘的趙寶溝文化遺址。

  • 小山遺址東去300米的石砬山東北坡有1處帶環壕的趙寶溝文化和紅山文化遺址,東北約500米的山崗上有興隆窪文化和紅山文化遺址,與之相對應的松樹山小陽坡和鷹膀地各有1處趙寶溝與紅山兩種文化相鄰的遺址。尤以鷹膀地面積最大,6萬餘平方米,4處趙寶溝文化聚落構成一群,而鷹膀地則屬中心性聚落,小山的地理位置最高。

  • 小山2號房址東北側偏東的居住面上有長3米餘、寬0.5米、厚約8厘米的燒土塊堆積帶,土塊內摻有草莖,表面有木質印痕,說明原房屋有木質構架,並敷上草拌泥。

  • 著名的靈物紋尊形陶器和刻有人面紋的石斧即出土於2號房址。

  • 小山遺址2座房址均未見門道和柱洞,這與趙寶溝遺址不同。

  • 小山遺址有可能是這一群中帶有祭祀性質的遺址,房子的主人也應是主持宗教活動的神職人員。

  • 小山遺址2號房址出土著名的靈物紋尊形陶器和刻有人面紋的石斧。

  • 趙寶溝文化出土6000年前的陶罐,有一圈動物紋飾,除有鹿外,尚有豬頭蛇身紋飾。

  • 白音長汗遺址早於當地紅山文化的興隆窪文化第二期房址(AF19:4)出土石人像一件;屬於趙寶溝文化的後臺子遺址出土多件石雕人像。

背景:

  • 賽沁塔拉和黃谷屯所在的西拉木倫河南岸一帶,紅山文化遺址的分佈稀疏,多分佈趙寶溝文化遺址。

  • 趙寶溝文化以狩獵~採集經濟為主,農業經濟已經產生,但還處於相當原始的階段。

器型:

  • 趙寶溝文化遺址有翁牛特旗小善德遺址出土玉玦,賽沁塔拉(原稱三星他拉)和黃谷屯兩件玉雕龍(又稱「附脊卷體玉龍」,一般俗稱C龍)。包括牛河梁遺址在內的紅山文化墓葬中一直未正式發掘出土過同類器。

  • 出現了鹿首龍、豬首龍、鷹首鳳紋陶尊。

  • 石雕人像,蚌質人像,陶塑人面,獸形石飾,玉斧持續出現。

  • 出現玉獸面,玉豬龍。

  • 斷面六角形的環形玦。

  •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原稱那斯台)遺址出土的玉器,發表時定為紅山文化,但從採集的陶片看,雖然大部分屬於紅山文化,但部分具有興隆洼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特點。

  • 那日斯台遺址的玉器都是採集的,類型較多,有的尚未在紅山文化遺址和墓葬中正式出土,它們除大部分屬於紅山文化以外,是否也有屬於其他史前文化如趙寶溝文化或富河文化的可能?

※ 富河文化:距今7200~7000年。

  • 發現於1960年至196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對巴林左旗富河溝門等遺址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種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被命名為富河文化。

  • 富河文化其主體分佈範圍在西拉木倫河以北的廣闊區域內,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僅有富河溝門和金龜山兩處,其年代距今7200-7000年。

  • 方形石板灶與興隆窪文化中期的南臺子聚落出土器相似。

  • 富河文化中目前只有玉環和玉錛等玉工具出土。

  • 20世紀8O年代發現的趙寶溝文化和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富河文化,原本就是同一種考古學文化。

第五節:小珠山文化:距今7000~4000年。

  • 遼東半島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比較清楚,主要是距今7000~6000年的小珠山下層文化、距今6000~5000年的小珠山中層文化和距今5000~4000年的小珠山上層文化。

遼東半島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玉器

1.小珠山T45:4 2.北吳屯T33:44 3.北吳屯T123B:19 4.後窪ⅤT244:4  5.吳家村ⅠT22:24 6.吳家村採:5  7.北吳屯F2:79  8.吳家村採:3   9.吳家村採:12  10.北溝T11:6 11.郭家村上採:54  12.郭家村ⅠT102:1  13.四平山  14.三堂村ⅠG1:1  15.三堂村ⅡT4034B:4

器型:

  • 小珠山中層文化出土新出現了玉牙璧。

  • 小珠山下層文化出土玉斧、玉鑿與勾玉。

  • 小珠山文化出土很多滑石人頭、滑石半身像,多有繫孔或背孔;還出現蟲形、鳥形與獸形滑石飾。

  • 出現竹節玉墬飾;玉璜;環形石飾;束腰筒形陶環;骨匕;穿孔石斧;

  • 尤其是出土甚多玉牙璧;不規整的小玉璧、小玉環;勾玉,玉墬,斜口玉錛,玉斧。

第六節:紅山文化:距今6660~4870年。

  • 長城以北的塞外文化。

  • 紅山文化因1935年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紅山後而得名。主要分佈於今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省西部,並波及河北省北部,而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間最為集中。紅山文化的年代跨度在距今6000~5000年間。

  • 紅山文化分佈範圍廣,東界到達下遼河西岸,最東部的遺址位於遼寧省北部康平縣的修李窩堡沙場遺址。北到霍林河流域,最北的遺址位於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嘎查營子遺址。向南到達燕山南麓薊運河流域的天津市圍坊遺址和河北省玉田縣西蒙各莊遺址,最南達渤海之濱的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黃坨遺址。西邊大概以大興安嶺為界,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章毛勿素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和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文化接觸的跡象,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的桑干河上游的壺流河流域尉縣三關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與廟底溝文化相遇的現象,可作為紅山文化向西影響的範圍。

  • 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出色繼承了興隆窪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的優勢因素,同時受到了東北平原諸多原始文化及中原仰韶文化的強烈影響,其年代為距今6500~5000年。其主要遺存在距今5500年左右。

  • 紅山文化一期年代在公元前4700~前4500年,大致相當於後岡一期文化早期;紅山文化二期年代在公元前4500~前4000年,大致相當於年岡一期文化中期、晚期;紅山文化第三期年代在公元前4000~前3500年,相當於廟底溝文化;紅山文化第四期年代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相當於半坡四期,第四期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大致以公元前3250年為界。

  • 紅山文化一期、二期目前沒有發現墓葬。

  • 早在1935年日本人發掘了赤峰紅山後遺址,1938年出版了發掘報告書《赤峰紅山後》,但紅山文化的正式命名是由尹達先生在1954年出版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首次提出的。

  • 遼寧,內蒙古,河北交界地帶,東已遼河為界,北起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南到大凌河流域,以及燕山地區南麓的長城地帶。

  • 紅山文化的分佈地點北邊越過西喇木倫河,東邊最遠到遼河中游,東南到錦州沿海地區,南緣在燕山北麓。

  • 紅山文化早期,其勢力主要在老哈河流域,而大小凌河流域基本不見早期遺存。中期開始紅山文化向大小凌河流域發展,在這一地區開始見到少量中期的遺存紅山文化晚期,除了在老哈河流域仍保持原有的勢力範圍外,大小凌河流域遺址明顯增多,在此又形成一個中心區域。

  • 紅山文化古國是以神權為主的神權國家。

  • 紅山文化地處東北地區古文化與黃河流域古文化的交匯地帶,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紅山文化得以與黃河流域具有不同文化傳流的各種文化發生聯繫,這種文化間的不斷碰撞、交流對紅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紅山文化的早期主要接受來自後岡一期文化的影響,隨着廟底溝文化勢力的強大,紅山文化開始與廟底溝文化接觸,受廟底溝文化影響,這時紅山文化進入了它的中期階段。廟底溝文化勢力消退後,在黃河流域地區多種新興文化醞釀並發展起來,自西向東存在着海生不浪文化、半坡四期文化、大司空村文化、秦王寨文化等等,東邊的大汶口文化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時紅山文化經過了其早中期的充分發展,在紅山文化晚期遺存中,除了該文化自身的因素外,還可以看到來自海生不浪文化的因素(如重疊三角紋彩陶)、來自大司空村文化的因素(如斂口,聳肩,小平底的深腹缽)以及來自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如雙鉤紋彩陶、磨光黑陶)等等,這些具有不同文化傳統,屬於不同經濟類型的因素在紅山文化地區相碰撞,推進了紅山文化的發展。

  • 紅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才出現了較為規範的環壕。

  • 16個地點中13個都是積石冢。

  • 草帽山祭祀遺址有龜殼狀壇,方形,中部隆起,四角各出1足,正前方伸出1首,石壇外大內小,呈同心圓狀層層外延,至四邊用大石擺直。石基的外側和祭壇旁發現由凝灰岩雕琢的石雕人像,已見4個個體的頭部殘件。頭部保存完整的只有1尊,比真人略小,頭戴冠。

  • 敖漢旗西臺遺址出現凸字型的環壕,東南邊留有出入聚落的3個門道。紅山文化中晚期的環壕與早期的環壕發生了質的變化,即有“城”的含義。

  • 西臺遺址環壕堆棄物中發現了範腔為鳥首形的青銅器的陶範,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早的陶範。

  • 西臺遺址房址均為長方形半地穴式,房址最大者面積約20平方米,最小者面積約12平方米。在興隆溝遺址21號窖藏坑內發現1件3個女人裸體蹲坐相擁、手臂交叉相摟的陶塑像。

  • 1963年發掘赤峰西水泉和蜘蛛山遺址;1971年春,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一件高26厘米的墨綠色玉龍;1973年夏,阜新縣胡頭溝發現了兩座紅山文化石棺墓;1979年夏,淩源縣三官甸子城子山遺址(後編為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發現三座紅山文化石棺墓;1981年發現了淩源與建平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遺址;1981年,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共徵集、採集到紅山文化玉器1000多件;1991年,克什克騰旗南臺子遺址7號墓內出土兩件玉玦;2002年發掘牛河梁第十六地點4號墓;

  • 興隆窪文化和趙寶溝文化遺址的分佈規律是以一處中心性遺址為主,三、五成群分佈,紅山文化這種分佈規律更為明顯。

  • 紅山文化分為具有不同特徵的三種遺存;興隆窪F133遺存(C14年代測定距今5865±65年)、西水泉類型和東山嘴類型(C年代測定距今4975±85至4895±70年) 。

  • 興隆窪F133遺存;有夾砂筒形罐,飾之字紋或網格狀劃紋;器底外面有席紋,罐體較高,通高與口徑比差較大,口徑與底徑比差較小,略弧腹,形體介於興隆窪文化與紅山文化西水泉類型之間。還有夾砂陶素面斜口器,粗泥(含細砂)厚胎直口缽(紅褐色)和碗(黑灰色,底面略凹),以及泥質紅陶器等。之字紋不同於其他紅山文化類型。

  • 西水泉類型:以赤峰市西水泉遺址為代表,泥質陶與夾砂陶並重,泥質陶占陶片總數的54%。泥質陶中又可分為粗泥陶細泥陶兩種,以紅陶為主,灰陶多是紅頂缽的腹片,此外有少量的黑灰色陶片。泥質陶火候高,質地堅硬,顏色較純,尤以薄胎紅頂缽為最,而夾砂陶則較差。
    夾砂褐陶的器類少,大多為筒形罐,典型器類還有直口折肩罐斜口器器蓋。少有“附件”,僅斜口器有蓋橫鋬,橋狀把手。素面者極少,大多壓印之字紋,還有用齒狀工具刻劃平行的豎線,或相交斜線,或曲線幾何紋。
    泥質紅陶代表性器類有直口深腹、淺腹、折口、折腹等多種形制的,凸唇折腹、疊唇淺腹等形制,斂口廣肩、小口短頸雙耳罐、厚唇深腹罐、斂口等。彩陶較多,有少量之字紋、素面陶,以及“紅頂”式缽類。彩陶常先在器表塗紅衣,再繪黑彩,均為幾何紋。寬帶紋、蝌蚪形斜平行線紋、鱗形紋、菱形紋等。複合紋飾有平行線紋(窄長三角式),以單條豎紋間隔;平行斜線三角紋,空隙處填渦紋。

  • 東山嘴類型:東山嘴、牛河梁、城子山、胡頭溝等祭祀性遺址和積石冢。敖漢旗西台和興隆窪遺址也包含這類遺存。

  • 泥質紅陶(粗泥多,細泥少)有增多的趨勢,夾砂灰褐陶次之,少量磨光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平行條紋為一特點。
    彩陶出現新的平行寬橫條紋;平行窄橫條紋與頂角相對三角紋相結合,勾葉圓點紋等。有內彩。新器類計彩陶雙腹蓋盆、敞口盆、鏤孔無底瓶形器、帶流罐、斂口廣肩盆、碗、缽形器座、筒形器;
    泥質黑陶折肩盆、雙腹盆、豆、圈足盤、之字紋帶流小壺、三足杯;
    泥質紅陶斂口廣肩小底缽、鏤孔覆豆式蓋、侈口短領罐等。

  • 東山嘴等地發現石器甚少,打製亞腰石斧為其他類型所未見。

  • 東山嘴遺址出土孕婦小雕像。這類孕婦小雕像在歐亞大陸到東北亞,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普遍有所發現。

  • 東山嘴西水泉兩個類型的陶器相比較,既有明顯的聯繫,又有發展和創新。東山嘴的泥質陶比例增長,夾砂之字紋筒形罐由腹部外弧,通體飾紋,變為上腹較直,夾砂折肩罐,原為深腹。肩以上素面,折肩處有短條附加堆紋,後腹部變淺,肩以上飾弦紋,肩腹之間飾一周錐刺紋。

  • 敖漢旗董家營子遺址發現大量有切割痕的廢棄玉石料,是一處大型玉器加工場。

  • 牛河梁第二地點第四積石冢M1中出土一件小銅環。

  • 牛河梁遺址的彩陶圖案可分作三大類:
    一是紅山文化吸收仰韶文化玫瑰花圖案而形成的勾連花卉紋;
    二是採用仰韶文化彩繪手法創造出具紅山文化自身特點的龍鱗紋;
    三是各式幾何紋。
    阿魯科爾沁旗曾出土過一件彩陶罐,恰好就是這三種圖案的組合。

  • 神權與王權合二為一的社會管理模式確立,紅山文化晚期已經步入初級文明社會。

背景:

  • 吉林與黑龍江早中期的玉璧在墓葬與地層中均有,且墓葬中的位置也不固定。

  • 紅山文化玉璧基本出自墓葬中,位置也相對固定,主要出自墓主頭骨左右兩側或四周。尺寸大多在13厘米以下。

  • 白色葉蛇紋岩在紅山文化玉器中所占比例較高,其玉料來源與河磨玉料有所差異,這也是分析紅山文化玉料來源要考慮的問題。牛河梁遺址已發掘的四個地點統計,這類白色葉蛇紋岩玉器有31件,占到全部出土玉器的16%。中小型墓出土玉器中,25%都為這種白色的葉蛇紋岩質。

  • 紅山文化處在強勢時,曾通過山東和蘇北大汶口文化的傳遞,向長江下游施加強烈的影響。在安徽的凌家灘文化玉器中,就有相當多的紅山文化玉器特點,如雙聯璧、圓角方形璧、拱手祈禱神像以及璧上有小孔、一些玉器上有瓦楞形紋等。

  • 色澤以青黃色為多,青白亦有,深碧色較少。

  • 紅山文化玉器有在形體上從小向大、在造型上從簡單向複雜。

  • 紅山文化的刃邊形器是受到吉黑地區玉器風格影響的結果。

  • 紅山文化時期的玉環主要發現於遼西地區。

  • 在內蒙古地區僅見於2001年敖漢旗草帽山祭祀遺址出土的一件,屬於三角形剖面環。

  • 東北地區由紅山文化至魏晉都尊視豬。

  • 動物造型多用立雕,強調羽化,兌變二元氣。

  • 龜應是早期的握。

  • 紅山文化玉材為岫岩玉,香港稱為新山玉。

  • 遼東半島北部山區的岫岩縣以產玉聞名,玉石的儲藏量很大,主要產地在哈達碑鄉的瓦溝和偏嶺鄉的細玉溝。此外,在岫岩的大房身、三家子、牧牛、韭菜溝等鄉以及鄰近的寬甸縣也儲藏少量玉石。這里出產的玉石被通稱為岫岩玉或岫玉,其中瓦溝鄉以透明度較高的淡綠色、綠色和白色的蛇紋石假玉為主,還有集紅、黃、墨綠等諸色於一體的花玉;細玉溝主要出產微透明的黃綠、翠綠色軟玉。

  • 紅山文化玉器中的二聯璧、三聯璧,與大汶口文化的單環、雙連環、四連環、相當於崧澤文化時期的江蘇海安青墩遺址和南京營盤山遺址出土的雙連環玉佩飾有一定的共性。

  • 紅山文化一種白色頁蛇紋岩在紅山文化玉器中所占比例較高,據牛河梁河遺址已發掘的四個地點統計,這類白色葉蛇紋岩玉器有31件,占到全部出土玉器的16%。

器型:

  • 以鳥獸型為主體,亦有神靈如勾龍,豬龍玦,獸面ㄚ型器,加特有的勾雲型珮,馬蹄型箍,二聯三聯璧,雙獸首玉璜,三孔玉飾。

  • 敖漢旗草帽山祭祀遺址群1號墓出土方形玉璧和石環各1件;7號墓出土玉環1件。

  • 豬龍的變化
    1.中孔由小逐漸變大,豬型由肥變瘦;
    2.豬耳由大逐漸變小,乃至無耳;
    3.鼻由有凸皺紋變到無;
    4.眼由凸圓變到不凸,八字型眼框演變到淺陰線紋眼;
    5.由首尾相連演進到首尾愈分愈開;
    6.鑽孔後一般豬頭斜前傾;
    7.獠牙由有到無。

  • 1.首部比例由大變小。
    2.五官由形象變抽象。
    3.紋飾由簡潔~繁縟~簡略。
    4.綫條由規整變粗獷。
    5.眼部演變成浮雕。
    6.開口由小變大。
    7.尾部形態由不分明~形象~不分明。

紅山文化獸面玦形玉飾形制演變關係圖(朱乃誠)

1.Ⅰ式(建平) 2.Ⅱ式(羊場) 3.Ⅲb式(姜家梁M75:1) 4.Ⅲa式(牛河梁ⅡZ1M4:3) 5.Ⅳ式(下洼) 6.Ⅴ式(牛河梁(ⅡZ1M4:2) 7.Ⅵ式(那斯臺) 8.Ⅶ式(大五家) 9.Ⅷ式  (遼西) 10.Ⅹ式(干飯營子) 11.Ⅸ式(尖山子)

※  以上為朱乃誠先生的論點。

  • 紅山文化出土有很多梟(貓頭鷹),一般方型紋飾簡單,另有寫實者,其紋飾使用陰刻線。

  • C型龍--1.多墨玉2.眼凶3.大眼4.翹鼻5.隆目/凸起如梭,眼尾細長上翹6.卷鬃片薄似刃7.造型有力8.邊稜打模糊9.額及鄂有方格網紋。

  • 紅山玉珠多束腰。鉞的器形與凌家灘玉鉞器形相同。

  • 石耜在趙寶溝文化出現,紅山時期器形規整。

工藝:

  • 玉器表面不多加裝飾,器表光素,具凹槽凸稜,邊緣刃狀。

  • 珮飾多不在正面打孔,而是在背面打象鼻孔,器表皆打磨。

  • 珮飾打孔一搬兩個洞。

  • 紅山玉器常見:
    1.凸/隱起陽紋2.淺斜槽3.邊刃4.凸稜5.磨銳角6.少線雕。

  • 勾雲型器~工具對蹭行成鏤空,薄邊刃,器型不對稱,置於死者胸前。

  • 馬蹄型器是紅山文化的獨特造型,器緣先對鑽孔,在穿線拉切中心蕊料。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