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

2016年07月12日11:51  姜虎成

  加强文学修养和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两者同样重要。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更需要。文学思维,跟哲学思维不一样。文学思维需要情绪化的东西,来充实它。哲学思维需要理性化的东西,来充实它。文学如果没有情绪和情感的支撑,那么,就不叫“文学”。同样如此,哲学思维如果没有理性化的支撑,那么,也不叫“哲学”。

  每一种文本,每一种表达和表现的思维模式,都会决定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加强文学修养,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诗歌这个文本的理解上,还有小说散文剧本等等文学样本。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要体现在你能够把你所理解的感受的东西,用你的心和笔墨记下来,而不是仅仅欣赏完了就完了。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在培养你写作的能力和你对自己文学理解能力的价值判断。文学之所以被人喜欢,除了它能够提供给人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之外,那就是它可以作为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调情工具和渠道: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宣泄和调情。文学从形态上来说,是柔软的。在所有的人文性的文本中,它是最讨人喜欢的。

  那么,文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既安慰人的灵魂,也可以寄托人的灵魂。“灵魂”,这个东西谁也说不清楚。在哲学中说不清楚,大不了说成是“某种意识形态”。而在文学中却能够大致地说清楚。那么,文学中认为的“灵魂”是指什么呢?依我看:指那些美丽和美好的东西。具体地说:是那些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美丽和美好的东西。

  文学,是最靠近“灵魂”的一种文本。你的真善美是真的真善美,还是假的真善美,都可以从你的情绪和情感的文字中流露出来。你的情绪和情感是不是真实的,都可以通过你所表达和表现的文字中呈现出来。因而,文学的情绪性和情感性的原则,决定了它在表达和表现你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时候的真实性。

  在表达和表现你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真实的时候,既要符合客观性的真实,也要符合艺术性的真实。所谓客观性的真实?指的是你自己本身存在的情绪和情感。所谓艺术性的真实?是说通过各种文学性的修辞手段,来提炼和升华你的情绪和情感,使这种情绪和情感具有审美性的特征,而不是一杯白开水。

  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要培养自己对字词句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能力。我们都知道汉语言文字无论是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都能够独立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含义。一个字跟一个字结构在一起、一个字跟一个词语结构在一起、一个字跟一个句子结构在一起,它们就像一对男女的婚姻一样。

  它们不需要山盟海誓,也不需要海枯石烂,只要彼此心心相印,相亲相爱,就可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字的结合,每一个词语的结合、每一个词组的结合,每一句话的结合,都是它们寻求“爱”的过程和结果。那么,使用汉字的人(也就是写作者),就是它们婚姻中的介绍人和媒婆。把每一个不相识和不相干的字词句组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介绍人和媒婆的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个写作者能不能达成那些字词句们成双成对地进入“洞房”,那是要看一个写作者组织语言的能力。每一个字词句都躺在字典和辞典里,每一个字词句都藏在你的脑袋中和想象中。在你没有使用它们的时候,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暂时流落街头,散兵游勇而已。其实,它们时刻也在互相寻找自己的对方和对象。

  一个写作者,就要学会去给每一个字词句搭桥牵线。怎么样搭桥牵线?怎么样让那些身处天涯海角、背井离乡、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字词句们走到一起?这些都需要一个写作者的苦口婆心,用心良苦。我曾经说过:汉语言文字是有温暖的,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它们中,虽然有一些字词句在漂泊不定,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它们还是一个完整的情绪和情感的个体。

  它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情绪和情感的诉求方式,它们只不过是在等待,等待那个理解它的人和喜欢它的人出现而已。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一个写作者,就是每一个字词句生命中的贵人:成全一个字的美丽和美好,成全一个词语的美丽和美好,成全一个句子的美丽和美好。所以说,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对于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都要从每一个字词句开始做起。每一个字词句,是缔造你情绪和情感的基石。

  于是,我提倡:要把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对一个人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对你爱的人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对你喜欢人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对你钟情人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对你意中人的认知和理解。如此,你才能够感动那些字词句,它们才会心甘情愿地簇拥你,拥趸你。

  23:57 2016/6/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