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未来看现在,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8件事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路边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小镇上狭仄的街道,慢悠悠穿行而过的人们。
现在,几乎每天我都会在同一个地铁出口处等红灯。不管从后视镜还是前挡风玻璃看过去,源源不断从地铁里走出来的人们,步履匆匆,像从魔法师口袋里争先恐后蹦出来的,你永远不知道还藏着些什么,“魔术”似乎永远也变不完。我也喜欢看着他们,有时候还会想象每个人背后独特的故事。
曾经,我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理解“路上的成年人”,对他们好奇,憧憬长大后的生活。如今,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观察,从他们的外貌、神态、姿态、穿着、气质上搜寻岁月的沉淀留给他们的“礼物”。
我们都从孩子成长而来,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有一次,我对着一个粗鲁蛮横的男人笑出声来,有那么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婴儿时的天真浪漫,过去和现在,两个画面的交织,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我想,他曾经也是一个天使啊。可是,是什么让他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站在现在,看我们的过去,总是有迹可循的。当我们成为父母,当我们站到将来,站到孩子的将来,来看现在的我们,看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我们现在所有的烦恼都有意义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事呢?我们真正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呢?
放下无谓的焦虑,聚焦我们的能量,我总结了8点我们真正应该教给孩子的事。
1.学习和困难\问题相处
青春期是孩子逐渐独立的阶段,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心理意义上也开始学习独自面对。很多出现问题的孩子,是因为不具备与困难相处的能力。这不仅表现在当下遇到困难就逃避,抗挫力差,未来迈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走进真正的生活,也容易沿袭这样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中,挑战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弄懂难题,错题,本质上的意义并不只是学会了知识点本身,更是锤炼了意志,锻炼了挑战困难的能力。这个能力,会在未来被用在不同的“标的物”上,比如职场。
逆商是必须从逆境中才能养成的。这样是不是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面对孩子的问题和困境,将它们当成宝贵的资源,而不是视作敌人来对抗。
2.学习和环境相处
社交障碍、环境融入困难是青春期孩子遇到的典型问题之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内向、自闭、偏执。有些孩子觉得莫名受到了排挤,把自己封闭起来。还有一些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给自己在这门课的学习上设置巨大的障碍,最终耽误了自己。
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并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同事和领导,我们也不能左右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做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正确看待别人和我们的不同,尊重这些不同,多看到他们的优点。
当孩子再和我们抱怨他们的人际困惑时,不贬低自己是我们首先需要教会给他们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我相信你一定已经有了答案。
3.学习和异性相处

上学时十分紧张孩子和异性同学接触,一毕业就催着孩子结婚,依旧有很多中国家长践行着这样的悖论。
孩子的人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未来他自己的家庭。除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他还会是丈夫或者妻子,爸爸或者妈妈,在很大程度上,家庭角色与幸福指数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孩子们在青春期学习和异性相处,为将来亲密关系的构建打下基础。他们从中理解另一个“物种”的思维方式,学习包容,学会担当,甚至是责任。
青春期恋爱,不会因为我们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孩子的情感自然而然流淌出来,越堵越剧烈。不得不承认,这个阶段的情感纯粹而美好,值得珍惜。引导他们恰当处理自己的“喜欢”,把对彼此的爱慕转化为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转化为对对方的支持和祝福,是这份喜欢带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
更何况,大部分的异性吸引原本都不会发展成为恋爱,是父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催化了他们。当孩子有了欣赏的人,这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给予祝福。在宽松、公开的环境里,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容易分辨、行动,他们会慢慢理解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
4.学习和“物”相处
物质的丰富度在我们这一代孩子身上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他们不缺“物”,缺的是对“物”的态度。
他们会有很多笔,很多本子,很多双鞋......在这背后也会有很多种选择。物尽其用,在几十年前是不得已的行为,而在现在成了一种品质。孩子和物的关系,也是他们和自己的关系的印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物”,思考“物”给予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是我们的伙伴、助手,还是被它们绑架沦为奴隶?
在最繁花似锦的日子里,过着最“轻”的生活,精致、极简,首先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5.学习和诱惑\欲望相处
即便可以做到给孩子全面的保护,我们也无法保证他们会一直生活在无菌的环境里。他们总是会面临外在的诱惑,面对内在的欲望。当无法再护其左右,我们需要为他独立奔向远方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时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有人坚守,有人迷失,在“诱惑”面前,需要极大的判断力、定力、格局、视野,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可以留下来,什么只是短暂的繁华。
这个人生的经验,并不是等到成年后才开始学习的。比如让无数家长痛恨的手机,也可以看作诱惑和欲望的代表。隔绝手机,并不会教会他们与欲望相处,一旦有诱惑的场景, 即便不是手机,他们也一样会被裹挟其中,因为他们并没有机会去练习自我管理、征服欲望的能力。

6.学习和时间相处
几乎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立杠见影的,成长也更是漫长持续的旅程。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前提是我们需要在时间里坚守。很多孩子放弃学业,放弃善良,甚至放弃自己,是在追求极速的回报和满足里迷失了,不愿意再等待一下,不想碰到墙后再换条路试试。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他们的“急功近利”可能是从我们身上学到的。有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确实很快就做出了自我改变,但是他们也更容易快速放弃:我已经学习了,也为你改变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这和孩子放弃时的心理,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7.学习和情绪\情感相处

当孩子摔门扔书发火,我们问孩子怎么了,往往得不到答案。不是他们不想说,因为他们极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越是“不知道”,越容易情绪波动。
情绪不需要被处理,但需要被辨识。愤怒,失望,沮丧,失落,喜悦,欣慰......也许孩子的情绪词汇是贫乏的, 以至于他们只能形容,“我现在感觉很不好或者感觉很好”,找不到匹配的词汇与此对应。带领他们积累和体验不同的情绪词汇,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自己 。当可以准确地把具象的感受从一团乱麻中剥离出来,他们也许就已经找到了调整的办法。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负面”情绪时,有些父母容易反应过度。任何情绪都是中立的,可是他们只允许孩子高兴,但不允许悲伤。为了“讨好”父母,为了不被指责,一些孩子学会了隐藏和伪装真实的自己。情绪需要被感受, 而不是被压抑。情绪本身并不会带来危害,但压抑它,让情绪无法充分地流动,才会真的带来伤害。
情感的表达也同样重要。我爱你,我很欣赏你这种行为,你的这个做法让我感到失望,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我们是如何表达我们的情感的,也大部分会“遗传”给我们的孩子。
8.最终,需要学会的是和自己相处

所有的学会,最终都指向如何和自己相处。世界那么大,我们如此渺小。但在如此的'渺小'里,我们又是自己整个的宇宙。
回归到生命本身,只有“我”,才是我们的全部。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和环境相处,和情绪相处,和困境相处,和欲望相处,和时间相处,最终,我们真正需要去面对和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
珍惜自己,肯定自己,爱护自己,告诉我们的孩子,能做到的只有他“自己”。
文章来源:青春期手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