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你会把家安在哪儿?
导 读
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各行各业都受其影响,房地产企业几乎整体休眠,销售全线暂停。生存成为房企的第一要务。
而近期以恒大集团为首,多家房企纷纷开启线上卖房,并不断叠加优惠措施。比如,保利地产开发了“悦家云”,万科开发了“万科置业神器”,碧桂园集团小程序目前覆盖凤凰云和成都区域……更有房企探索VR看房、线上直播的方式”。
但事实上,突然爆发的疫情,不只改变了房企们的售房路径,更是对大众买房者的心境进行了重新“塑造”。
今天,不管是居家隔离,还是异地返城复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都让我们明白: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是要有一套房子,不然连个自我隔离的地方都没有。“房子还是要大一点,起码在客厅餐厅卧室之间散个步还得能迈得开腿呀!”
根据新浪乐居发起的网友调查,46.27%的人认为疫情对买房有一定影响,但始终会考虑买房。某知乎网友也表示,购房打算,可能会延迟但是不会取消!
疫情之下,从来没有如此感受到房子的重要性,这种心态也会催生一部分购房需求。加之,疫情前后,各地已经在密集出台各种楼市松绑政策。2月19日,苏州出台楼市新规——取消现房销售!取消封顶销售!该举措主要针对新出让地块;2月3日,央行开展1.2万亿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这被认为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开端,更多惠民利民政策在路上。
2020年,伴随各地楼市限制政策大概的松绑或取消,预期年内或将迎来新一轮购房潮。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之后,房子成为了躲避病症的理想场所。必须重新定义购房选房的新标准。
第一,城市医疗资源状况决定置业方向。
以往,选择定居之地会综合职业规划、婚恋因素、行业发展等因素,此后医疗配套可能成为重中之重。
最近,一个针对“疫情发生是否改变原本目标置业城市”的问题调研中,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对象表示:要重新选择置业城市,而目标城市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受疫情影响。其中将目标城市修改为一二线城市或家乡省会城市,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医疗资源。一二线城市,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医疗水平高于三四线城市。选择家乡的省会城市则不论从资源还是心理上更放心一些。
根据媒体报道,在武汉封城前夕,从武汉离开的多数人群目的地是深圳、上海、苏杭、广东等大中型城市,高铁、自驾也多为各大城市群及周边城市,这些人在疫情面前选择了最优的医疗资源地,而这些最优医疗资源地多数都在大中城市。
“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是很普通的三线小镇,万一不幸中招,以这儿的医疗水平,想得到专业救治,肯定是难上加难。”“选择去大城市一定比待在武汉更有活命机会。”
选择一个医疗条件好、服务能力高的城市去置业,是本次疫情教会我们最简单,也最实用的道理。
那么,哪些才医疗条件好的城市呢?
单论医疗配套,中国社科院在2018年发布了全国大城市的医疗排名,分为“国家医疗中心”“国家重要医疗中心”和“潜在的国家重要医疗中心”三个梯队。从中可以看到,北京为“国家医疗中心”、上海、成都、广州、西安、天津为“国家重要医疗中心”。
医疗中心比拼主要是比较城市医疗服务能力,三个指标十分关键:三甲医院数量、执业医师数量和医疗机构病床数量。
不过,单看这三个指标还不够,还要看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以北京为例,拥有78所三甲医院,排名全国第一;拥有执业医生101000人,排名全国第一;拥有病床数量118000张,排名全国第三。但是北京不仅有2000多万(实际上更多)常住人口,而且北的接诊对象是全国患者,看病难依然是固有问题。
因此,一线城市并非最佳选择,“每千人拥有医师数量”和“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两个指标也十分关键。数据显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最高的为郑州,达到9076张,成都、杭州、长沙都在8000以上,武汉为7779张,重庆、西安、苏州在6000以内。而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最高的是杭州,达4579人,郑州以4144人排名第二位。
整体而言,经过此次疫情,郑州、成都、杭州在医护资源方面或将更占有优势。
第二,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是安居乐业的保障。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一座城市正常有序运转的考验,由此城市管理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次武汉便是一个“反面”教材——一而再,再而三错过控制节点,疫情不断扩散,导致湖北全省封省、全国30个省区市采取一级响应措施,受影响人口13亿。
相关分析也指出,这次疫情,武汉ZF从上到下都表现得犹豫不决,在需要下决心的时候一再没有下决心采取措施。而这背后,是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跟不上城市化速度,各级相关部门信息搜集能力低下,对信息进行风险评估能力严重不足,上级部门做出反馈的能力不足,对情况做出判断的能力不足。
选择一个居所的城市管理水平,其实就是为我们日后安居乐业而选择“保障”。而城市化水平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医疗公共资源、人口流动管理、城市应急能力以及产融结合发展水平等。其中,城市应急能力和城市化水平会成为此次疫情后,被考量的重要因素。
相对湖北,浙江(1月23日上午)才是此次疫情期首个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相应的省份。随后是广州(1月23日晚间),而作为疫情爆发中心的湖北,1月24日中午才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从今天疫情防控来看,借助“城市大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城市化管理更在发挥作用。以杭州为例,杭州市卫健委与公安系统通过“城市大脑”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北京海淀区上线“城市大脑疫情防控平台”。
网友评论称“其实像武汉已经代表了中国其他一二线城市的平均水平,只是疫情爆发让武汉这些问题显示出来。”而与之相对应水平的二线城市,更宜居或许就是成都、杭州、南京、郑州等,成都在推动“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城市社区”、杭州则在推动数字经济聚集区建设。
概括来讲,如果根据城市治理能力和医疗能力综合来看,北上广位居最前列,深圳紧随其次,成都、杭州、南京次之,郑州、长沙、西安再次之。其实在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杭州、重庆、西安、长沙、郑州的医疗实力都还不差,如果考虑各地经济竞争力,那么成都、杭州、南京脱颖而出。而武汉,在这次疫情后,城市竞争力排名一定会出现下降。
第三,社区物业的高品质规范服务
这次疫情期间,防控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一直存在感不强的物业也被看做一线“守门员”。
调查显示,保利物业、金茂物业、金科物业等14家物业公司涵盖了进出人员体温监测;融创、招商蛇口等物业公司还为业主提供外卖上门、买菜送上门等便捷服务。中海物业在客服中心配置感应喷雾消毒设施人流大的公共区域设置感应喷雾消毒,设施每天对项目进行消毒,针对有疫情的地区消毒频次:1次/2小时。
根据居民调查显示,过半居民表示未来选择置业社区时最看重物业管理。其中56%表示疫情改变了他们未来选择小区时最看重的要素,而这些人中,39%的人对小区物业的重要性显著提升,21%表示周边医疗配套的重要性提升;而另有28%表示小区物业管理一直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事实上,经过此次长时间居家隔离,人们对于居住空间以及房管物业的服务要求,一定会出现新的更高品质化的需求。
“一定要买物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小区,谁知道以后有生之年会不会再来一波这样的疫病?防患于未然。看到物业有条不紊、全副武装做消杀清理、宣传工作,心理还是有几分踏实的。”
疫情发生时,大社区内居委会、社区服务APP、互动微信群等交流渠道非常完备,社区疫情宣传和防护人员分工明确、执行到位;尤其需要特别关照的居民都能得到很好的社区关怀。好物业,对疫情反应十分迅速,比如在电梯放置纸巾减少对电梯按键的触摸,严格把控人口进出、检测体温,进行到位的消毒等。而物业差的社区,人口流动性大,没有微信群,保安不见踪影,业主们连消毒防护工作都要靠自己,顿时慌了。
毋庸置疑,这些都会增加人们对小区物业管理质量的看重,远高过对于周边医疗配套的看重,或许也可以解释为“高品质的物业服务给人带来了更多安全感。”
“贵的东西,除了贵,没别的毛病。房子也一样,贵的房子,附赠的价值就会更多,比如我们之前一直忽略掉的物业管理、还有就是小区业主的素质……”
第四,容积率、楼间距等低密度生态化因素考量为先。
1月31日,媒体报道提到,在美国首例确诊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发现病毒;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也有类似发现。这些都让人联想到2003年SARS,香港淘大花园300多个病例,由于共用污水管道、厕所与邻居卧室距离太近以及破损的管道等,成为病毒传染渠道。
由此,人们对楼房住宅区的很多具体细节关注度再次提升。比如,容积率、楼间距、梯户比,这些以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会成为日后买房重新考量的因素。
此次疫情期间,很多人被“关”在小区出不去,最奢侈的也就是下楼“放个风儿”,而容积率低的小区,建筑分散,空间开阔,除了人少带来的愉悦感,被病毒感染和传染的几率也相对降低。
另外,容积率较低的房子还不用和别人公用一部电梯,相比一梯/两梯几十户的楼盘,绝不只是人多等电梯不方便这样一个问题,安全系数也更高。当然,容积率较低的高档社区,楼间距较宽户型采光较好,物业服务也更到位、更全面。
以北京孙河地区为例,全北京惟一一个先整体规划后开发的豪宅区,绿化面积达到30.6%,土地容积率全部保持在1.1左右,还打造了绿色休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类服务型产业,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且距离市中心较近,交通便捷。
此次疫情期间,孙河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包括医疗保障组、物资储备组、社会稳定组、流动人口组、舆情应对组、工地管理组、社区工作组、学校工作组、司法解释组、监督工作组等10个工作组,不分昼夜24消失详细排查,建立共同防控体系。
再比如亦庄高新开发区,高品质“智慧社区”特点显露无遗。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推出“战疫金盾”系统,汇聚了区内两个街道所辖的56个小区近4万居民信息及首批规模以上企业实时数据;不仅开通蔬菜直通车保障食品供给,鼓励电商、快递、外卖企业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针对复工员工住宿困难问题,提供1000间蓝领公寓作为周转用房,给予因复工需要租住酒店的企业50%的住宿补贴等。
疫情过后,郊区低密度住宅,包括多层和别墅、联排等或许会阶段性的成为购房热点,尤其同时倾向于城区和郊区时,对健康和居住生态环境的重视会促使买房者下定决心。而那些具有人性化设计、生态圈建设有温度的“高档健康型”住宅会成为新的关注重点。
第五,交通等其他因素。
交通运输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疫情期间,如何保障民生物资和应急物资的流通供应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以及生产逐步恢复等因素,出行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居住城市能够在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下,满足人民群众必要出行的交通也尤为重要。
尤其,有老人和体弱者的家庭,除了商业、生活方便以及风景空气宜人等因素外,购房时要把交通考虑在内,仅以优质医院资源为例,毕竟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人希望等救护车等一小时,更没有人想跑到20多公里外就医。
无论如何,与其它商品不同,房产还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出。而当疫情来袭,什么成交量、地价、房价,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是浮云,疫情后,最贴近生活的每个要素都在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家居空间社区服务这些能被人为感知的细节之处。择一“城”终老,择一“室”安居。
战“疫”系列
GP观察
华平投资 | 高瓴资本 | 百度投资|CMC资本 | 博裕资本
创璟资本| 高榕资本 | 澳银资本 | 景林资产 | 凯联资本
盛世投资 | 顺为资本 | 一村资本 | 腾讯投资 | 毅达资本
元明资本 | 远洋资本|盈科资本 | 雷石投资 | 远翼投资
启赋资本 | 温氏投资 | 曦域资本 | 华盖资本 | 华兴资本
达晨财智| 红杉中国 | 同创伟业 | 厚德前海 |首钢基金
宁德时代 | 三角兽 | 娱人制造 | 云从科技 | 交控科技
笑果文化 | 沃尔德 | 声智科技 | 三只松鼠 | 车通云 | 思必驰
碧桂园 | 富时罗素 | 天风天睿 | 旷视科技 | 瑞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