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592期:厨房虽小藏大道,炒白菜里有奥妙,“隐性知识”学习其实有一种非常高效的途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92期#

今天我们要来谈一谈“隐性知识的有效学习”问题,这个话题从哪谈起?很简单,从厨房谈起。“大道不在天边在身边,常道,即是大道”。其实厨房是隐性知识特别多的一个地方,我是挺喜欢做菜的一个人,因为做菜过程中有成就感,而且调和五味,把握阴阳,控制水火,最后做成菜品的过程,真的会有一种调兵遣将,整合资源,纵横天下的快乐。

9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给自己买的第一本菜谱是一本川菜的菜谱,为什么买川菜菜谱呢?因为我比较喜欢吃辣的东西,而且我又喜欢吃又香又酥的东西,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楼下吃了一次重庆辣子鸡,又香又酥又辣很好吃,所以就买了一本川菜菜谱想琢磨琢磨。结果就发现照着菜谱做菜,有时候难以动手,因为上面经常写的是“酌量、少许、适度”,酌量怎么着,适度怎么试,完全不知道,没有把握。最终的结果就是照着菜谱的流程做出了那东西,却完全不是那个味道。请大家注意这些“酌量、少许”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这方面都是隐性知识,没法用语言或图像来呈现。

大家看很多西方人做菜就不是这样,尤其是德国人,他们在做饭做菜的时候,这个10克,那个20克,这个5克,那个3克,这个时间要5秒,那个时间要1分钟,在这方面都特别的精确。厨房里边有小秤,还有秒表,甚至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西方厨师做菜以显性知识为主,而东方厨师做菜以隐性知识为主。

后来在文化圈里边我就认识一个熟人,我们俩聊《闲情偶寄》、《随园食单》,满汉全席,古今菜谱;我们俩聊茄子、黄瓜、胡萝卜、番茄、土豆、老玉米,从外国引入中国的这些历史。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秦始皇要吃烧烤,他的桌上都能摆什么东西?汉武帝晚年要吃烧烤,他的桌上会比秦始皇多哪些东西?我这位师兄就属于知行合一,不光懂美食,而且自己动手能做菜。我就跟他说我拜您为师,学学做饭做菜得了,他也乐了,说我倒是可以具体的教教你。

我记得看这位师兄炒的第一个菜,就是最家常的炒白菜。以前都是看菜谱,或者偶尔看我妈妈炒过几回,这一次真正看高手动手,确实感觉是不一样的。看过两回之后,我就找到了很多的改进点、提升点,确实是“厨房虽小,道在其中”。炒白菜的时候,菜帮子和菜叶要分离,白菜帮要斜刀切,这样容易入味,白菜叶要拿手撕,这样少出水。而且炒菜的时候火一定要大,不停的翻炒。下醋的时候一定要沿着锅边下,这样味比较均匀,而且醋的香味会被激发出来。炒白菜的时候要放一两个干的红辣椒,一方面增味,一方面调色。不过往往这个辣椒炒着炒着就被炒黑了,秘诀就是先把干辣椒搁水里边泡一泡,然后再炒的话,这个辣椒就不会发黑了。这些东西对方虽然没有说,但是我在现场通过这一点一点的看,还有自己动手来揣摩,还有对比我们俩之间的差异,慢慢的都体会出来了。

看似普通的大白菜真的炒好了比肉还香,能多吃两碗饭,其中的妙处就是“斜刀切帮多入味,手撕菜叶少出水,热锅凉油火要大,香醋沿着锅边下,辣椒发黑怎么办?水泡一下更鲜艳”。让我比较有感触的就是,如果不进厨房,如果不跟着这人进行互动交流,这些东西我可能自己揣摩10年也揣摩不出来,而且在很多书上也看不到、也学不到。

我觉得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要找个师傅带着,一定要有一个引路人。并且要在他的引领之下亲自动手去尝试,一边尝试一边跟对方交流,这样才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学到更多的隐性知识。年轻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快速进步,成为能手或者高手,这种“师带徒”的方式是最简单有效的。

好了,说到这儿我们做点总结:隐性知识有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就是启动师带徒模式,实现行动式学习和触动型感悟。那么后来的持续研究发现,在高效学习隐性知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这个途径是什么呢?我们要留给明天了。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