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另一半过不下去了,但孩子得了抑郁、双相,我们到底该不该离婚?”
“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如果这篇文章要谈论的是“我跟另一半过不下去了,该不该离婚”,估计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余地。
在婚姻观越来越开明的现代社会,离婚已经是稀松平常事。我国的离婚率连续17年上涨,2020年全年办理离婚与结婚之比约50%,也就是平均每2对办理结婚,就有1对办理离婚。
尤其对于年轻的、还没有生小孩的小两口来说,合则来不合则去,双方又没多少共同财产,离婚是不太需要纠结的事。
但对于已经养育了孩子的夫妻来说,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甚至已经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时,双方考虑离婚时需要担忧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夫妻之间积怨已深,至少也是毫无感情可言,待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恨不得马上变成陌路人。
而且这部分父母已经初步意识到,两人长期的争吵、不和睦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这往往是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他们非常自责。那如果两人还是勉强在一起,继续产生矛盾,孩子岂不是继续受到伤害?
可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离婚这件事又有诸多顾虑。最典型的担忧是这个家不完整、破裂了,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更大负面影响?更不利于康复?孩子的成长经历被贴上了“单亲家庭”的标签,会不会被人瞧不起?等等。
而且从临床中的现实情况来看,60后、70后的这一代父母对于第二方面的考虑更多,也就更倾向于暂不离婚。我们见过很多青少年患者的母亲,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中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甚至经历过丈夫出轨、和丈夫大打出手。
但孩子患病之后,她们往往选择继续忍辱负重,拼命维系着一家人的关系。有个妈妈曾哭着对我:“何医生,说心里话,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别说离婚了,我连活都不想活了!”
幸好,经过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后,孩子的病情逐步得到解决,他们看到了希望。再加上父母接受了我们的家庭治疗、甚至婚姻治疗,各自都积极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夫妻双方的感情开始逐步恢复,甚至感受到了“以往从没有过的婚姻的幸福”。
孩子的心身越来越健康,父母双方的心也走得越来越近,整个家庭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心理干预效果。
可是,能接受我们这种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家庭只是极少数。对于更多的夫妻关系已濒临破裂,但孩子又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碍的父母来说,到底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这个婚到底该不该离?
从科学的精神心理学角度,尤其是结合了我们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临床实践来看,父母们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清晰的、客观理性而深入的理解后,才能做出更有利于孩子康复的决定:
第一,到底该如何理解“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单亲家庭”和“后爸后妈”等标签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第二,我们对夫妻二人为何感情破裂是否有比较理性而清晰的分析?我们自己有没有反省自身的婚姻关系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我们是否曾经努力尝试与另一半理性、平静地深入交流,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尝试着挽回婚姻?
第四,我们是否询问过、尊重过孩子的个人意愿和看法?
以下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分析,并提供更加理性的思考角度。
对于第一点,尤其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执念。这主要来源于我们历史悠长的传统文化。
虽然如今离婚率高企,但仍不影响绝大部分中国人对“家”有一份执着。无论是物理上的“家”——家人居住的房子;还是法律上的“家”——上民政局领证,结婚成家;抑或是情感上、心理上的“家”——给予人们温暖、爱和安全感;我们一谈到“家”,总有种特殊的眷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再结合诸多社会见闻、新闻事件导致的刻板印象,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没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后爸或后妈的话,他们就是“苦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是很多父母明明已经感情破裂,但无论如何都不同意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这些大众固有的认知往往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先来说“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很多人对“完整的家”的理解和追求更多是物理空间上的,法律意义上的。比如一家人要住在一起,父母不离婚等。至少对于生于60后、70后的父母来说,更是如此。
可是对于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一出生就得到了生存和物质的保障,他们对于精神的需求更加强烈,追求归属感、尊重和爱。对于孩子这一代人来说,家庭的完整更多、更应该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他们希望在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温馨,感受到家的安全感和关爱。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家庭仅仅只有物理空间上、法律意义上的完整,但缺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完整,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家庭气氛长期压抑,那这个家在实质上还是支离破碎的。
这时,父母明明是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反而事与愿违,令孩子长期遭受到恶劣家庭关系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埋下更大的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
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完整的家”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理解到这个层面,再谈及离婚的话题时,才不会受制于传统的、表面的固有观念,盲目作出选择。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再来说说“单亲家庭长大”。很多人觉得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总会有心理缺失,进而导致性格上有缺陷。在婚恋市场,单亲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甚至可能“低人一等”,缺乏竞争力。
这种理解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如果家庭中只有一个家长,虽然不得不既当爹、又当妈,但确实难以同时承担完全的父母角色。如果这名家长又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容易缺乏时间和精力陪伴、引导孩子,孩子出现一些精神心理问题的苗头时,难以及时地觉察和处理。
所以在整体上,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相对更容易出现精神或心理问题,其风险相对更高,这可能是事实。
可是,整体不能代表个体,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关键是其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具体的成长环境如何。
以往我们认为父亲角色更多地代表了勇敢、坚强、刚毅、担当、有责任心;而母亲角色则代表了温柔、关爱、细腻。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在当今社会,男女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已越来越模糊。
很多职场女性一样展现了坚强、有担当、勇敢的一面;很多“奶爸”越来越注重对儿女的细致关爱、情感投入。在这个时代,男性和女性、父亲和母亲的特定角色功能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换言之,在单亲家庭里,只要父亲或母亲具备了这些优良的品质,又或者说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力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然后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那孩子一样可以心身健康、阳光积极地长大。
就算有部分的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功能实在无法兼任,那也不见得只能靠孩子的生父或生母来提供和实现。孩子信任的舅舅、姑妈等长辈,或者其中一方家长的亲近友人等等,都可以在某个程度上担任这个引导的、示范的角色。
有些读者知道我的成长经历。我2岁的时候生父去世,1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成了一名父母双亡的“孤儿”。在大众的固有认知里,“孤儿”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加可怜、可怕,甚至可能有人认为孤儿的内心是有一定扭曲的。
可是,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孤儿”。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我的大哥大嫂不但抚养我长大,而且他们夫妻关系非常好,十分关心、支持我们几个弟妹,他们就充当了大部分我的理想父母的角色。我从而可以心身健康地长大,并且具备了坚强、乐观、不怕输的精神!
说到这里,还要谈一下世人对“后爸”“后妈”的刻板印象。
受到一些经典的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还有现实中的恶性事件、负面报道,绝大部分人一听到“后妈”就本能般地排斥、厌恶、恐惧。
从心理创伤的角度来看,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后爸”“后妈”、尤其是“后妈”,是有明显心理创伤的,并因此引发了下意识的、不理性的认知。
为什么很多罹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不但自杀,还带走了年幼的孩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在重度抑郁发作下会陷入灾难性思维,想到自己死了之后孩子没了生母,那其父亲肯定会给孩子找个后妈。
一想到“后妈”她们更加恐惧,马上想到后妈会摧残、虐待孩子。一想到既然孩子留在世上生不如死,她们觉得那还不如自己带着孩子离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整个社会对“后妈”“后爸”是过分负面的、不理性的看法。
现在离婚率那么高,很多带着孩子的父母遇到心仪对象之后再婚,甚至可能是双方都有孩子的单亲家庭的再结合。社会上的后爸、后妈其实很多。但由于大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真正自私刻薄、会伤害孩子的后爸、后妈只是极少数。
总而言之,在考虑离婚时,父母要对“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单亲家庭”“后爸、后妈”等概念有比较理性、客观的认识,不要灾难化。
如果以上的概念已经理清了,那我们对于当前的夫妻关系是否有比较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简单来说,夫妻二人是如何从当初的甜蜜恋人,变成如今一个屋檐下的仇人?
每对夫妻具体的矛盾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往往有2大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最常见的——夫妻双方的三观不一致,导致了无数的细小矛盾。很多矛盾看似是不同的话题和焦点,但如果深究下来,往往是双方在某个基础的、重大的观念上发生了冲突。
既然是三观有冲突,那双方的不同三观从何而来?我们不能简单而表面地觉得“那个人就是这样,固执得很”,而要深入地看到,个人的三观往往来源于各自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那夫妻双方的三观冲突,这不完全是个人的问题,而往往源于各自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和成长环境的差异。
虽然认识到这一点未必能够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但我们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看清了背后的原因后,两人再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更容易加强觉察,减少负性情绪,也能尽量避免更不理性的争吵。甚至可能因此找到了磨合双方三观,达成一致的切入点和契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自我反省。当想到离婚时,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都归咎于另一半。我们自己在婚姻关系中是否有不足?三观是否也有偏颇之处?
比如非常常见的是,我们是否忽视了另一半对于家庭的付出和努力?是否对其缺乏肯定和认可,而总是盯着对方的不足?
还有一个很多父母都做过的“蠢事”:我们是否总是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半,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
如果想尽量减少离婚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以上两个方面的深入思考必不可少。否则离婚只会成了严重负性情绪下的不理性选择,无论哪一方都会被伤害。
有了以上的思考之后,在最终决定离婚之前,我们可以找一个对方比较平静、理性,甚至有点愉悦的时候,试着与对方深入交流,告诉对方我们上述的反思过程,看是否可能挽回这段关系。
可能很多父母难以接受这一步,认为跟对方见面都觉得难受,更别说深入交流了,根本难以沟通。但从某个程度上说,这一步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