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组系统动灵敏度的计算和对比基础篇:钓组运动力学模型定性分析

钓组系统动灵敏度的计算和对比基础篇:

钓组运动力学模型定性分析

(本想一篇完成,发现太长,就分作两篇。由于比较烧脑,没兴趣探究原理的钓友不妨只看文末的结论)

由于钓组的动灵敏度问题涉及到力对钓组运动的作用,就需要对钓组的整体运动形式采用一个恰当的力学模型。如果模型选择错误,必然对钓组运动的速度和位移规律得出错误的结论。也就是说,得出的鱼口漂相特征就是不可信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二十年过去了,很多大师,包括知名大师,在调钓问题上,特别是在钓组灵敏度问题上,越讲越糊涂,令人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只有特殊情况的经验总结,而不得要领。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原因。因为,不带情绪和偏见地说,他们知识有限,选错了钓组运动的模型。他们只知道牛顿定律,即F=ma,或者推导出在初速为零等时长和恒力作用下,位移和平均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于是就想当然地堂而皇之地宣称,吃铅量增大一倍,钓组运动长度和速度就都减半,也就是钓手看到的鱼口漂相里,漂尾下降就少一半了,而且慢一半了。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不妨看看我2月20日的视频证据“吃铅量差近两倍尾径相同的两支漂的速度对比,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看了之后,相信你们会非常吃惊。

即使如此,我也要首先声明,我只是潜心研究钓组系统的问题近十年了,恰好我学过的一点知识正好能用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我并不因此就张狂起来,动辄以“推翻”大师、“揭露”大师、宣称大师都是在“忽悠”“误导”钓友等等丑态来证明我比大师牛x,这个据说叫没素质。何况,就钓组运动的模型选择来说,不但钓鱼的大师们可能真没学过,就是大多数工科高校的学生,也仅仅是接触一下,而且不是考点。因此,据此来对大师们进行嘲讽挖苦就是不厚道也是不公平的。这是我对有些钓友在看完我对钓组灵敏度方面接下来的论证结论后,产生想对某些或者某个大师进行口诛笔伐动机的一种严正告诫!——钓鱼只是休闲娱乐,请保持本心。珍惜并尊重前辈在钓技启蒙上所做的努力,即使你真的进了一步,发现了比大师更科学可靠的垂钓技术,大大方方贡献出来让钓友实验验证就是了,分享本身也是快乐。

下面言归正传。
我们已经知道,漂只是钓组系统搭配起来的灵敏度的显示测量工具(详细分析可翻阅前面“浮漂的本质——漂无灵顿原理”一文)。我们看到的漂的灵顿实质就是钓组系统的灵敏度在漂这个显示测量工具上的表达。就我们垂钓爱好者来说,从寻找一支“灵”漂的纠结中走出来,仔细琢磨一下钓组系统搭配的灵敏度,使鱼口漂相清晰,提高漂动即中鱼的几率,才是走上了提高钓技的康庄大道。

就垂钓活动来说,钓组系统的灵敏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静灵敏度。就是我前面关于调钓的那些文章中分析的内容,最后总结为“全调目公式”。静灵敏度由钩饵的水下状态决定。而钩饵的水下状态又不容易使钓手从水面之上直观判断,所以就用钩的到底系数y和饵的悬浮系数x来表达。y和x就是唯一确定了钩饵的水下状态,也就是确定了钓组系统的静灵敏度。静灵敏度对钓组系统的总灵敏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应的就是鱼吸食钩饵本身消耗的力F吸1。即通过调钓法使钩饵子线状态对于鱼吸食钩饵来说最省力,就是使钓组系统具备最大的静灵敏度。

而这篇文章讲的是钓组系统已经具备了一定静灵敏度的前提下,如何继续提高灵敏度。就是第二部分灵敏度的问题。由于这种提高的灵敏度是由除了调钓法决定的钩饵状态代表的钓组静灵敏度以外的钓组系统组成部分的运动特征因素(漂目粗细,漂的吃铅量,漂肚形状及水线粗细及铅的形状等影响水阻的因素)来决定的,所以第二部分灵敏度可以称之为动灵敏度。对应的就是使漂铅水线(不含钩饵子线)的钓组系统运动的力F吸2,即鱼吸食钩饵后剩下的力。即通过钓组搭配使钓组(也就是钓目漂尾)在F吸2的力的作用下,运动得尽量快或者运动距离尽量长。也就是使鱼口漂相清晰。

下面对钓组系统的动灵敏度的表现形式做个分类。第一类,鱼吸饵使漂目下降尽量多。就是漂目下降足够长度,使钓手清楚明白地知道是鱼在吸饵,从而提杆中鱼。钓组的搭配就是合适的,钓组系统具备了一定的灵敏度。可以将这种表现形式的灵敏度称为位移灵敏度。第二类,鱼吸饵使漂目下降足够快。就是“顿口”清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钓手也知道是鱼在吸饵,从而及时提杆中鱼。可以将这种表现形式的灵敏度称为速度灵敏度。

对钓组系统做个模型建立性质的说明。
1,鱼吸饵的力在吸饵时间内是恒定不变的。
2,漂目粗细一致或者逐目体积相同。
3,鱼吸饵的力未使钓目变化为零。

在分析钓组之前,先来看看弹簧秤和钓组受力情况。(弹簧的欠阻尼振动)。
如下图。

见图中(1)。弹簧挂于O点,下端在A点。原长L0=OA。弹簧下端挂上5克铅,弹簧伸长L1至B点。L1=AB。

然后见图中(2)。在挂5克铅已经平衡的弹簧的5克铅下面挂上1克小铅,忽然撒手。对于原来平衡了的弹簧来说,就是持续给了1克的外力。来看看弹簧秤有什么变化。很显然,弹簧秤在一大一小两个重物的重力作用下,被拉长了,弹簧秤的下端下降至C点。弹簧秤的伸长量L2=BC。

再来看看重物下降的速度特征。刚撒手时,对于原来平衡的弹簧秤和5克铅来说,就是受到了1克的外力。此时加速度最大,而速度为零。然后速度持续增大。由于弹簧也持续伸长,弹簧持续增加的弹性力抵消了部分的1克的外力,合外力就减少,加速度也减少。但是合外力未减少到零,速度仍然持续加大。当弹簧下端下降至C点时,弹簧增加的弹性力与1克的外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但是此时的速度达到最大。重物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到最低点X点。此时弹簧“增加”的下降距离L8与铅“增加”的下降距离L9相等。此时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抵消了整体的动能。然后整体在“增加”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向上运动,如此三番做几个“震荡”,终于停歇下来。弹簧下端静止于C点。

由于“震荡”过程不影响弹簧最终位置,也就是不影响“外力”使弹簧的下降长度即伸长量,下面的分析就不考虑“震荡”。

在撒手前,是没有风阻的。在重物下降和弹簧伸长过程中,包括后期的“震荡”过程中,都是受到风阻的。在整体停止时,也是没有风阻的。风阻影响了弹簧的最终伸长量了吗?一点都没有!影响弹簧最终伸长量的只有那个1克铅的“外力”。

也就是说,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在不考虑空气给重物的浮力,只考虑风对重物下降的阻力的前提下,同样的重物会使同一个弹簧秤下端下降同样的长度。因为最终的力学平衡里,没有风阻。风阻如果要影响弹簧的最终伸长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弹簧达到新的平衡静止之后,再另外在垂直方向上给重物吹风。
类比地可以来分析一下钓组系统的水阻。见图中的(1a)和(2a)。

初始钓目相当于弹簧的L0+L1,鱼吸饵的力相当于弹簧下面挂的1克的小铅。鱼吸饵使漂目下降的长度相当于弹簧下面挂1克小铅时弹簧的伸长量L2。(为了方便类比,可以只关注水面之下的漂目变化量。因为水面之下的漂目变化量与浮力增量是同比同步的。而且水面之下的漂目变化量与水面之上的漂目变化量又是等同的。)那么,在鱼以恒定力吸饵使漂目下降的过程中,无论水阻的大小和水阻的具体数值变化情况,都不会影响漂目的最终变化量。因为,在鱼吸饵的力与浮力增量达到平衡使漂目重新稳定时,水阻消失。

也就是说,水阻对鱼以恒定力吸饵使漂目下降的长度方面毫无影响。

套用一句宋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来说,就是,“水阻挡不住,漂还降下去”。那么,水阻在鱼吸饵使漂目下降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水阻只是持续减缓钓组下降的速度,使钓组下降至新的平衡位置(就是鱼吸饵的力与漂降的浮力增量相等)的用时增加。或者说,水阻持续在减少钓组的动能,而没有减少钓组的势能。由于钓组初始动能和最终动能都是零,所以,水阻除了使钓组达到新的平衡变慢了点以外,在钓组的动能势能改变量上没有起到作用。

也就是,水阻只是减缓了鱼吸饵时漂目变化的速度。而没有影响鱼吸饵的最终漂目下降长度。也就是说,水阻不会影响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只会影响钓组系统的速度灵敏度。

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漂目处的漂体完全就是个精准的弹簧秤。它们在原理和表现上没有丝毫区别。

下面看看漂目粗细的影响。无需重新画图,直观看原图就行了。

对比见图(2)和(2a),(4)和(4a)。现在这个弹簧秤粗了一些,弹性系数增大了一倍。那么,无论在原来5克还是10克使弹簧和铅达到平衡时的大铅下,挂上1克的小铅,弹簧秤增加的伸长量都是原来的细弹簧秤上的一半。就是(2)和(4)图中的BC=DE的长度减半,与风阻无关。同理,现在浮漂的漂目处也加粗了,横截面积增大了一倍。那么,无论是在原来吃铅量为5克还是吃铅量为10克已经达到平衡的钓组的钩饵上,鱼以1克的力气来吸食钩饵,漂目的最终下降量都是原来漂目处较细的漂上的漂目最终下降量的一半。就是(2a)和(4a)图中的BC=DE的长度减半。与水阻无关。因为两种情况下,漂目下降范围内的体积变化是相等的,浮力增量也是相等的,都等于鱼吸饵的力。

也就是说,不同漂的漂目处横截面积的比值,精确地等于鱼吸饵使漂目下降长度的反比。即,漂目粗细是影响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的因素。

下面来看看漂的吃铅量。
对比图中的(2)和(4)。前者是在5克铅达到平衡的弹簧下挂1克铅,弹簧下端从B伸长至C。伸长量为L1。后者是在10克铅达到平衡的弹簧下挂1克铅,弹簧下端从D伸长至E。伸长量为L9。(图上未标注。)对于同一个弹簧来说,L1=L9。也就是说,无论原来是多少重量的物体使弹簧平衡的,只要加上去的力一样,则弹簧的伸长量就一样。

据此,对比图中的(2a)和(4a),两个漂的吃铅量虽然不同,但是漂目处的横截面积和逐目长度相同。可以马上得出结论,无论是在原来吃铅量为5克还是吃铅量为10克已经达到平衡的钓组的钩饵上,鱼以1克的力气来吸食钩饵,漂目的最终下降量都是一样的。与原来是多少的吃铅量使钓组达到平衡就毫无关系。

也就是说,漂的吃铅量不影响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

那么,漂的吃铅量在鱼吸饵使漂目下降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鱼吸饵的力是恒定的,浮力增量是从零持续增加至与鱼吸饵的力平衡的,水阻是从零先增后减至零的,则对钓组来说,合外力就是从鱼吸饵的力持续减少到零的。而钓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由上一段已经得知,对于不同吃铅量但是漂目处的横截面积和逐目长度相同的漂,鱼以同样的力来吸饵,漂目最终下降同样的长度。如果将这个漂目下降长度分成无数小段,则对于这两种漂匹配的钓组来说,每一小段上的运动过程中钓组受到的合外力都相等。而两种漂匹配的钓组由于漂的吃铅量不同,具有不同的质量。

而由合外力的加速度公式可知,在同样的合外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所以,在漂目下降长度的无数小段的每一段内,吃铅量小的钓组比吃铅量大的钓组具备更大的加速度。也就是说,吃铅量小的钓组要运动得快一些。

将这些无数小段内的钓组运动简单地线性合成,则吃铅量小的漂匹配的钓组在同样的鱼吸饵的力的作用下,会更快地达到新的平衡,在漂目变化上的反应也就是更快一些。虽然漂目下降的最终长度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漂的吃铅量对钓组系统的速度灵敏度有直接影响。

漂的吃铅量与水阻都只是影响鱼吸饵时漂目下降的速度,它们有区别吗?实际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漂的吃铅量是从钓组运动开始就持续不变地决定了钓组运动的加速度特征,其中一个就是钓组到底能多快地达到最大速度。而水阻是寄生于钓组运动的,与钓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在钓组速度最大时,水阻也达到最大。在钓组运动的前期和中期,水阻是持续加大地阻碍钓组运动,就是增加了钓组平衡的时间。同时应当看到,正是由于这个比风阻大了几十倍的水阻,才使钓组运动后期变得“平稳”,减少钓组“震荡”的幅度和次数,反而使钓组尽快达到新的平衡。如果没有这个水阻,钓组会在第一次到达受力平衡的位置时(也是最终漂目下降长度的位置),如同弹簧挂1克铅的运动特征一样,在此处达到速度最大值,然后造成钓组较大幅度的多次“震荡”。

既然对影响钓组动灵敏度的两类影响因素都明白了,对症下药,增加钓组动灵敏度的方法就简单有效了。

如果想让鱼吸饵时,漂目下降长度大一些,就是想提高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在钩目饵目合适的前提下,就尽量选用漂目处横截面积小的细尾漂。而漂的吃铅量,漂肚形状,水线粗细,铅皮座处两端铅是不是修剪成流线形等等影响水阻大小和加速度的因素可以不必考虑。

对于尽量选用横截面积小的细尾漂,需要特别说明。就是选择这样的细尾漂,使在这个漂上测得的钩目饵目尽量大。但是绝不是越大越好。一个钩压漂在3目左右,一个饵压漂在4目左右,就是钩目饵目的极限最大值。如果开始使用的稍粗尾漂上测得的钩目饵目较小,比如都在1到2目左右,那么,换用一个横截面积小一半的漂(漂目直径为原漂的0.707倍),就会使钩目饵目数值加倍,就是成倍地提高了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

如果想让鱼吸饵时,漂目下降速度快一些,在钩目饵目合适的前提下,就尽量选择吃铅量小的漂,以使鱼吸饵时钓组下降具备较大的加速度。并且选择漂肚近流线形的漂,和尽量细的大线,铅皮座处两端的铅尽量修剪成流线形,来减少整个钓组下降时受到的水阻。也就是尽量提高钓组系统的速度灵敏度。而漂目处的横截面积就不是重要因素。

粗尾漂虽然最终的漂目下降长度缩小,但是,因为是逮“顿口”,无需像细尾漂那样下降那么长才提杆,在漂铅钩饵搭配合适的前提下,粗尾漂一样可以看到这个“顿口”而提杆中鱼。

能不能同时提高钓组系统的两类动灵敏度呢?完全可以。就是将上面提高钓组系统的两类动灵敏度的办法都用上就行了。

总结:

1、影响钓组系统位移灵敏度即漂目最终下降长度的因素只有漂目处横截面积即漂目粗细一个因素。对于圆柱形漂目,就是漂目直径。不同漂的漂目处横截面积的比值,等于钓组系统位移灵敏度的反比。特别提醒,两漂漂目直径比值的平方等于漂目处横截面积的比值。

2、影响钓组系统速度灵敏度即漂目下降速度的因素有两个。就是漂的吃铅量和钓组受到的总水阻。总水阻包括漂体和水线和铅皮座处即整个钓组受到的水阻。前者对钓组运动全过程的速度影响较大,后者对漂目下降后半程的速度影响较大。(后面的深入研究会发现,影响钓组下降速度的因素还包括漂目直径)

3、当然,本文是以同一条鱼吸饵的力为前提的。如果换条大鱼,吸饵的力加大一倍,则同时成倍增加钓组运动的长度和速度。但是哪条鱼来吸饵又不是钓手能决定的,而且鱼也不属于钓组系统内的因素。相当于把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模拟鱼吸饵的力的那1克铅变为2克铅。(实际小鱼吸饵的力没有这么大。)

4、如果想让鱼吸饵时,漂目下降长度大一些,在钩目饵目合适的前提下,就尽量选用漂目处横截面积小的细尾漂,来提高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

5、如果想让鱼吸饵时,漂目下降速度快一些,在钩目饵目合适的前提下,就尽量选择吃铅量小的漂(其实是漂铅总重小),以使鱼吸饵时钓组下降具备较大的加速度。并且选择漂肚近流线形的漂,和尽量细的水线大线,铅皮座处两端的铅尽量修剪成流线形,来减少整个钓组下降时受到的水阻。也就是尽量提高钓组系统的速度灵敏度。

6、双管齐下,效果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