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营养学家范志红老师发的一条关于草莓的微博:她在超市看到有小孩想吃草莓,奶奶嫌贵不给买。小孩大哭。范老师的建议是给孩子买点尝鲜,少买点垃圾食品就把这钱挤出来了。说她不知道世上有人多穷多穷,山沟的人裤子都没得穿……但据我观察,能去超市买东西的人,真的基本都不是穷山沟的穷人。我老婆曾在超市做过一段时间促销,她看到无数穿着阔气的家长,因为孩子一点需求大骂孩子。他们不是没有钱,只是这些父母或奶奶不认同这样的消费,认为这是在娇惯孩子,也并不重视孩子的需求。我还见过有男人大骂女儿选的文学类的书,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没错,他们只是不认可,他们有了子女,却并没有为子女的需求做过预算。他们只买他们觉得有必要买的,而不是买孩子需要买的。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一家人出去旅游,路上孩子要买点东西,大家都觉得孩子不懂事,真是太浪费钱了。但事后一算,孩子花的钱,连他们每人零头的零头都不到。作者很惭愧,觉得孩子是家中一份子,出去旅游,本来就应该在预算里列出一笔给孩子花的钱才对,怎么因为孩子想买几样东西,就觉得是骄纵了他或者乱花钱呢?人们会把现实中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出不同的账户。比如,一杯星巴克30元不觉得贵,午餐30元却会让我们觉得奢侈了。这是因为在心理上,我们把这两者的消费划分到不同的账户里,一种是休闲娱乐,一种是日常生活。我们愿意为休闲娱乐花更多的钱,而星巴克的咖啡提供了品牌的附加值,我们有需要,就是值得的。同样,为什么我们会下意识对孩子的需求说“不”,大部分是因为这部分花费在你心里是不同的心理账户。而是不是真的娇惯,我想你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做出下一步判断。4块钱一两就不贵了啊,给孩子买10块钱的尝尝不好吗?说到这里,我想把我爸当一次正面例子了(以前他总是被我当反例)。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我爸去市里卖菜,一大早就去了,去之前喝了点米汤,啃了点馒头。回来的路上,我们都饿了,但当时菜价太便宜,我爸不舍得在路上的饭店吃碗烩面(当时好像是两块钱一碗吧)。我非常喜欢吃水煎包,何况是真的饥肠辘辘了,我连忙点头。我非常惊讶,要知道,我那时候虽然还小,但如果我去买水煎包的话,也至少要买1块钱的。但是没想到,我爸这么一个爱面子的成年人,居然只买了一个。因为如果我是我爸,我不舍得花钱,那我就不会去买这个包子。因为买1个多难为情啊,那就不买了,孩子饿就饿着吧。但是,虽然我爸那么爱面子,又那么不舍得花钱,但他还是主动去给我买了1个水煎包,让我垫垫肚子。只是由于消费观念问题,范老师举的例子里的奶奶听到草莓40块钱一斤,就决然不会买了。其实完全可以买个5块钱的,给孩子尝尝鲜啊。“书价如果超过20元,不论多好的书,我都不会买,我只买20元以下的。”匮乏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与一些比较高品质的东西无缘了。不过,成年人这样对待自己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但父母如果这样对待孩子,问题就大了。无数家长,一边禁止孩子要好东西,只给孩子买生活必需品,还捡最便宜最差的,如果孩子想要高品质的东西就说是“虚荣”,告诉孩子“你能得到最基本的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比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强多了”,让孩子产生很深的不配得感;一边又要孩子在学习和其他能力上争先进,让孩子与各方面最顶尖的人群比拼,试图让孩子帮自己光宗耀祖。这真是一边让马儿跑第一,一边还给马儿吃最烂的草啊。殊不知,心态就像血液一样,是全身一致的。当一个人在吃穿用度上都有不配得心理时,在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上,同样会有不配得心理。就是会认为自己不聪明、不能干,就算暂时学习好,也是靠“勤能补拙”,是靠兔子睡觉才赢得一时胜利的乌龟,早晚会被人轻松超越。所以,无数父母要求孩子一边在吃穿用度上向条件最差的人看齐,一边要在学习上向成绩最好的人看齐,这两个要求,本身是非常矛盾的。最终让孩子陷入混乱,一边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品质,一边又没有信心靠自己的能力去改变,最终一直活得不开心,也提不起精神。
满足不了,或者不想满足,可以拒绝,但不要道貌岸然地攻击孩子虚荣、自私、不懂事。
在我看来,在孩子小时候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是最划算的,因为孩子越小,要满足他们就越容易,性价比也越高。一张2块钱的贴纸,一个1块钱的棒棒糖,5块钱的冰激凌,他们都会开心很久了。等孩子长大了,你就是给他100块钱,孩子都不一定想接,接了也不会多开心。在孩子最想要的时候,不断拒绝孩子,等将来你想给孩子时,孩子早已不想要了,给多少倍的钱,都无法暖化孩子那冰冷的心。如果孩子的需求大部分都不被满足,还告诉他不要攀比、不要虚荣、要勤俭节约、能省则省,那么孩子的品味就会停留在对5毛钱的垃圾零食的贪恋和痴迷上。如果父母小时候给孩子精神上乃至物质的富养,孩子长大后就更容易相信自己的价值。如果一味打压,还要孩子相信自己的价值,他就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所以,有些孩子,自然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如果是你,40 元1斤的草莓给不给孩子买?
A 成箱买。
B 论个儿买。
C 让孩子馋着。
作者:张宏涛,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创办的有自传写作班、自我成长读书群、育儿日记群,愿更多的人一起成长。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张宏涛心理(ID:hnzh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