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丹青为伴 ,她是中国美协唯一女主席,享誉国内画坛,堪称一代女杰!

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

民革主要创始人,建国立业的元老

她是'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她享誉国内画坛,堪称一代女杰

她就是——

中国唯一一位美协女主席

何香凝

何香凝

一双大脚巧遇姻缘

夫妻恩爱情深直教人妒

新中国诞生后,

在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推动下,

国内女性画家层出不穷,

而何香凝就是其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说起这位在海内外政界、画坛

都享有盛誉的才女,

就不得不提她生来的一双大脚了,

何香凝祖籍广东南海,

1878年生于香港。

父亲经营着茶叶出口生意、

也是一位房地产著名商人,

靠着不错的收入供养着

1妻5妾12名子女的大家庭。

何香凝

那时候上流社会的女孩都要缠足

何香凝的母亲陈二

就是因为长着大脚

才委曲求全给何炳恒当了妾。

为了不让悲剧延续

陈二汲取教训,

强行让自己的几个女儿从小缠脚,

其她的孩子都顺从了,

可唯独何香凝性子倔,

母亲好不容易给她缠上,

她等母亲离开就用剪刀剪开了,

被家人发现后她也不惧打骂,

坚决反抗,父母对她实在没有办法,

只好任由她去了。

何香凝 1931年 《松菊》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

何香凝和其他爱成天打牌穿戴的

富家千金不同,她嗜书如命

因不能进私塾,在对父亲的软磨硬泡下,

终于混进'女馆'读了几个月的书。

后来,她又找来哥哥们的读本自学。

识了些字,

还接触到许多维新派宣传的女权思想。

聪慧伶俐的她,做事精细,

虽性子与别家孩子不同,

家父还是十分器重她的。

何香凝 《菊》

可那时人们眼里

女人光有才有何用?

找个好婆家才是头等大事儿!

一双大脚的何香凝,

虚岁20都还没嫁出去,

何家上上下下都为之发愁,

留着这么一位大龄未婚女儿,

说出去都觉得丢脸!

招女婿更是犯难。

何香凝 《菊》

巧的是,招商局总办廖维杰也在为自己的

归侨侄子廖仲恺寻找'大脚媳妇'。

廖仲恺父亲侨居旧金山多年

亲身经历了旅美华侨所遭受的种种歧视,

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藏不住的耻辱,

就留下了遗嘱:

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媳妇儿。

可那时大脚妇女可谓'稀贵',

尤其是上层社会里,

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难找到。

所幸,何香凝的出身和一双'大脚'

正对廖家人胃口,两家遂一拍即合,

1897年两人便在广州成了亲。

起初,何家人对这位廖家少爷

还不是很满意,

因为他眉心有颗大痣,不吉利

怕将来会死于非命;

何香凝更是对这位身材矮小、

貌不惊人的男人谈不上眼缘。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接触,

她发现廖仲恺是一个心地善良、

性格耿直的有志青年。

对于自己更是体贴甚微,

爱书,廖仲恺就想方设法搜罗新书刊,

有不懂的地儿还细心地为她指点疑难;

爱画画,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画,

毫不怠慢,简直是一位民国好丈夫!

何香凝 《和平之境》

当时,廖仲恺经济上十分窘迫,

夫妻恩爱的新婚时光

是在兄嫂家屋顶晒台上的破屋里度过的。

日子虽清苦但俩人感情甚笃

白天研读诗文、谈论时事,

夜晚就一起在露台赏月色。

中秋佳节至,何香凝曾在此写下

'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词,

记录下了这对小夫妻

羡煞旁人的新婚情爱,

何香凝还把爱巢命名为'双清楼'。

廖仲恺去世后,

何香凝自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

终其一生都在追忆着

这段清贫而美好的浪漫时光。

变卖首饰供夫君留学

东京偶遇孙文 加入民主革命

何香凝 《马》

当年何香凝得知廖仲恺

有去日本留学的愿望,

就毫不犹豫地变卖嫁妆首饰,

凑够了3000大洋供丈夫留学。

1902年两人东渡日本,

何香凝去了东京上预科

期间,两人结识了革命党领袖孙中山

并开始追随孙参加各类革命活动

1904年2月4日,何香凝回国

在娘家生下了女儿廖梦醒,

待女儿满月后又迫不及待地

回到了日本继续读书。

1905年7月,何香凝成为

中国同盟会的首批会员。

廖仲恺、何香凝携女儿廖梦醒、儿子廖承志在东京留影。

何香凝夫妇东京的寓所,

是革命党人的秘密基地,

出于保密需要,

出身富裕之家的何香凝,

不得不辞退女佣亲自下厨。

那时同盟会的革命同志们

打趣儿地叫何香凝为'奥巴桑'

(中老年的家庭妇女的意思),

背后更是叫她'何大脚'。

1908年9月25日,

何香凝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

后因要配合武装起义的需要

改学了绘画,

转入美术学校努力攻读艺术

廖仲恺则回到了香港,从事革命活动。

1909年,何香凝与廖承志在东京。

突来政变深陷危机

夫君生死存亡命在旦夕

辛亥革命后,1921年

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

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次长,

谁知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

廖仲恺被叛军押入黑牢,

危急时刻,担心丈夫的何香凝

用尽了所有人脉关系

拼命闯入了石井兵工厂探监

囚狱里,平时有洁癖的丈夫,

却被3道铁链死死地锁在铁床上,

衣服脏得粘在身上无法脱下。

何香凝十分揪心

在第二次探望时,

用剪刀剪去了丈夫的脏衣服,

再换上干净衣服。

何香凝 《山水》

何香凝由于过度操劳患上痢疾,

在她住院期间,

陈炯明枪毙廖仲恺的噩耗传来,

她顾不得治病,

每天像个婴儿一样带着尿布四处奔走。

等她再次见到廖仲恺时,

丈夫已经写好了诀别诗:

'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

陈炯明放弃枪毙廖仲恺的计划后,

何香凝多番央求

终于得到了面见陈炯明的机会

那天何香凝路遇暴雨,

带着一身泥水就闯进了

陈炯明的会议室,当面痛斥道:

'仲恺有什么地方对你不起,你要把他关起来?仲恺为孙先生筹款,你就要把他锁起来,可是民国9年(1920年)仲恺也为你们筹过款啊。帮你就对,帮孙先生就不对吗?'

陈炯明

此番面见后,陈炯明释放了廖仲恺。

两人随即逃往香港。

1925年8月20日上午9时左右,

廖仲恺与何香凝以及监察院委员陈秋霖

同车来到中央党部门口。

廖仲恺下车后刚刚迈上台阶,

就遭到埋伏于旁边的4名凶手的狙击,

并于送去医院的途中不幸身亡

丈夫的鲜血洒满了她的衣衫。

她强忍悲痛,将思念深埋心中。

何香凝一家合影。

身负丧夫之痛

投身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何香凝与宋庆龄

自此时任国民党代理妇女部长的何香凝

带着丧夫的极大痛苦

正式走到政治斗争的第一线。

1928年年底,她为反对国民党清共

毅然决然地发表声明

辞去了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她的儿子廖承志和女儿廖梦醒,

也先后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

何香凝 1930年 书法

1935年何香凝与宋庆龄等率先响应

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

担任全国各界救国会理事。

抗日战争时期,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

从事抗日民主运动。

'皖南事变'后发表宣言,

严斥蒋介石策动内战的阴谋。

1947年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从事反蒋独裁活动。

1947年,何香凝和从事抗日的文艺界人士在香港浅水湾。右起:欧阳予倩、廖梦醒、洪遒、何香凝、丁聪、夏衍、瞿白音、陈歌辛。

建国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第一、二、三届名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

1972年9月1日,

何香凝因病逝世,终年94岁。

1948年5月,何香凝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的民主人士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和接受中共的领导。这是何香凝与在港的民主人士合影。左起为马叙伦、何香凝、沈钧儒、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

1953年2月,毛泽东和时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何香凝交谈。

1954年,何香凝(右一)视察农村,与农民亲切交谈。

1959年,何香凝接受印度尼西亚华侨归国观光团献旗。

1961年,何香凝会见比利时皇太后伊丽莎白。

1961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毛泽东与何香凝亲切握手。

1962年,何香凝会见日本自民党顾问。

1965年,何香凝出席中国福利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招待会。

一生丹青为伴

成中国美协唯一女主席

1930年左右,何香凝在法国巴黎。

何香凝生前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

将自己青春与毕生的幸福都献给了

中国的革命事业。

身后给人留下的除了

一介炽烈女中豪杰的动人故事,

还有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何香凝 1962年 《山水》

因为革命需要,

她步入了艺术的殿堂深造。

革命丧夫后,也没有搁笔,

她寄情山水,排遣心中郁结。

她的山水花鸟,笔致圆浑细腻,

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

1938年后,迁居香港期间,

为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

她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

并将自己所做山水花鸟,

赠送或出售给了华侨

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

1962年,画家傅抱石、潘天寿在杭州观看何香凝作画。

她的画画早年受日本画风的影响,

动物栩栩如生,造型准确,

具有很强的写实功夫。

画作爱运用留白,

不着笔墨,给人以开阔的境界。

真可谓笔墨精到,功力不凡。

何香凝晚年作画

何香凝虽是位质朴典雅的女画家,

却喜爱画雄狮猛虎,

寓意'睡狮猛醒'、

'虎威重振',她的国画《狮》,

笔致圆浑质朴,意态生动逼真。

以满怀爱国之激情,描绘出睡狮猛醒,

表达其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

老虎题材绘画更是享誉海内外,

深受人们喜爱和好评。

儿子廖承志看母亲作画

何香凝画作欣赏

何香凝 1914年《狮》

《狮》是体现何雄浑沉厚风格的一幅力作,看了很多狮虎画,形似的多,威猛神情由内而外的少,女性画而威猛的就更少:画面上一头雄狮伏地而卧,一双带勾厚硕的巨爪紧抓地面,头部高昂雄视前方。雄狮目光炯炯,嘴边的触须直如钢针,浓密的毛发顺颈部披落,散发出炫目的光芒。

何香凝 1910年 虎

何香凝 秦仲文 《虎谷图》

何香凝 《虎》

何香凝 《虎》

何香凝 1934年 《虎》

《梅》犹有花枝俏,录毛主席诗句

这幅《梅》于1943年在桂林创作,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何香凝辗从香港迁居桂林,靠卖画为生。蒋介石曾派人送来巨资邀她到重庆居住,何香凝断然拒绝,并在来信的背后写下'闲来写画营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这幅作品,梅的枝干苍老虬曲,坚硬挺直,能在冬天严寒中开花的梅,表达了一种在严酷的环境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象征了她一生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何香凝 《青山瀑布》

'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

——何香凝《双清文集》

何香凝 1951年 《先开早具冲天志》

'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

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

——何香凝《梅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