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泉流韵》首席作家郭振会最新原创散文《“我想见见我的学生!” ——追忆全国优秀班主任相五魁》

“我想见见我的学生!”——追忆全国优秀班主任相五魁◎郭振会2016年9月16日,上午11时许,相五魁老师因病医治无效驾鹤西去。相五魁是我的老师。在1982-1983学年,他教我们数学,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年,相老师因教学成绩显著,获评全国优秀班主任。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傻里傻气却意气风发的乡下孩子,现在也已阅历人生,小知天命;而相老师则无悔无怨地走完了他77年的人生旅程。9月16日那天,上午9时左右,弥留之际的相老师对家人说:“我想见见我的学生!”“昨晚看电影的同学站起来!”青年时代的老师是个传奇。上世纪60年代初,他被遴选为留苏预备生,定向学习高能物理。如果不是中苏交恶的话,他将是祖国“两弹”研制队伍里的一员。留苏之旅终结后,他和同学们被整体转入西北电讯军事工程院校学习。后来,相老师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所以,老师的身上携带着军人基因。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雷厉风行的性格,这个班主任望之俨然,不怒自威。然而,再严格的要求,也难管住所有的学生。一天晚上,就在学校的围墙外面,一场露天电影正在放映,清晰的枪炮声传入课堂。当时,有场电影看,那是难得的享受。有人坐不住了,偷偷地溜出了学校。第二天凌晨,男生宿舍,还在庆幸成功“越狱”的同学,一边起床一边津津有味地议论着电影中的情节,突然之间,先是门口处没了回应,接着,这边的议论声也戛然而止——不知何时,相老师已经“蹲守”在学生宿舍了。早自习快要下课的时候,相老师走上讲台,严厉的目光前后左右扫过,整个教室一片静寂,针落有声——“昨晚看电影的同学站起来!”“聪明有时候是吃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生活水平还处于不能填饱肚子的阶段,住宿的同学是要背着干粮和咸菜的,干粮是红薯面、玉米面做成的花卷馍,咸菜大多是农家自制的芥菜或韭花,就这也不能放开了吃。因此,我们经常饿着肚子。看到有些同学营养跟不上,相老师有些着急。他不止一次地要求我们一定吃饱,尽量吃好,他多次说:“聪明有时候是吃出来的。”着急的他买来鸡蛋,煮了之后,送给特别困难的同学。要知道,老师的家庭也很拮据,上有要赡养的老人,下有三个成长期的孩子。就这样,他还是经常煮鸡蛋给同学们吃。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次同学相遇,还忘不了老师煮的鸡蛋。去年春天,一位在外工作的同学返家探亲,听说老师病了,执意前往医院陪护了几天。老师陪我们校外住宿我们在学校,不仅吃得不好,住得亦糟。不光是男生宿舍,就连女生宿舍也无床可眠,晚上就寝,一律席地。男生宿舍里,两排地铺,中间一条一尺左右的过道。学校提供地面,每人宽两尺左右。为了解决冬夜里的取暖问题,老师和当地农民协调了一些稻草。但麻烦也跟着来了,长期铺这些东西,便会滋生一些令人讨厌的小动物,比如跳蚤,搞得大家奇痒难忍,夜不能寐。老师知道后,从供销社买来六六粉,把稻草抱到太阳下暴晒,亲手把六六粉洒到地面上后又把稻草抱回。同学们看着他累得汗流浃背,跑去帮忙,他厉声给呵斥回去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的一个小孩因六六粉中毒送了命,所以他才不让我们碰。上世纪80年代,多种思潮风起云涌,青春年少的我们,不光抵挡不了电影的诱惑,有时还心忧天下,晚自习后对一些社会问题经常争执不休,所以白天上课就有点儿昏昏欲睡。老师摸清情况后,就在校外找到一处闲置房屋,干脆和大家住在了一起。感悟汉字后来,老师患上了间质性肺炎,发现时已到晚期,这种病可以说是不治之症,当北京的专家宣告老师的寿命只剩三年时,子女们泣不成声。可老师没有被病魔吓倒,心平气和地安排了身后事,开始和生命赛跑,走上了探索汉字的道路。老师一开始是作字谜、写童谣。他制作字谜,信手拈来,但韵味自现,比如:眼前突兀山重山,遇人见状向回转,欣闻道士揣金豆,宝山里面女修仙(各打一字)。而童谣则想象奇特,童趣盎然,比如,《宝葫芦》:葫芦藤,壮又粗,爬到架上结葫芦。个个葫芦圆又靓,为提精神将腰束。来者触景翘首笑,孩童看了拍手叫。仰起脸,数葫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葫芦多得无法数,教我咋能数清楚?老师发现汉字中蕴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他的话说:“古人真有智慧,创造的汉字太有意思了。通过对汉字的感悟,我们能明白许多道理,得到许多启发。”后来,老师的病发展到不能多走路、不敢多说话,但我们看望他时,他还是跟我们探讨和商量对汉字的感悟,那模样就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立时满面春风。他为我们解读“惜、借、错”三字,他说:人的处世和人的交往,要有真心和诚心,所以,惋惜、珍惜、爱惜的惜,要用心旁;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最讲面子,所以,你去借钱借东西,人家要看面子,借字要用单人旁;而一旦人的交往掺杂了金钱,那就“错”了。对于相老师的汉字感悟,他的得意门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李君曾专门论及:相老师的感悟汉字,建立在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几十年教书育人的基础之上,从一个平民的角度,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认识汉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老师啊,我们听着您的侃侃而谈,看着您书写的那一沓沓感悟,想到您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不禁热泪盈眶……中国的文字浩如烟海,每个文字都包含着华夏民族文明的密码,回想起您平凡辉煌的一生,尤其是您在暮年时面对劫难的那份从容和淡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自觉和自信,让我们肃然起敬!您说还有许多感悟没有写出来,我们也都充满期待。但是,相老师啊,没有等到这一天,您就走了……相老师啊,我还记得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我们几个学生去看您,您留我们吃饭,还专门买了一瓶“仙翁”酒,我感觉这是您开始把我们当大人看了。从此,在我们师生的交往中,我听到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就像我那时候一样忙”。您总怕影响我们的生活,每次去看您,您总是说“你们放心,我挺好,不要因为我耽误工作”。您的态度也影响着您的家人,当您提出“想见见学生”的时候,如果及时告知我们,咱们师生还能见上最后一面。这应该是您此生的最后一个心愿吧!相老师,这最后一个小小的心愿,学生也没有帮您实现,您就走了……相老师啊,我们那届学生,屈指算来,绝大多数已年逾半百。五十多年的人生之路上,众多的师长陪伴我们成长。但是,在我们求知求学的黄金时代,在我们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在我们“三观”确立的奠基之期,上天让我们得遇老师,吾辈幸甚!人生得一恩师足矣,斯世当以至亲视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