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如何鉴别赝品

  一件小银锭的每两市价会比一件较大的银锭为高. 这是因为小银锭的总值, 相对地较大银锭的低很多. 因此当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的时候, 每每有较大的空间, 将小银锭的每两平均成 交价, 推至远比大银锭的每两平均成 交价为高. 反正小银锭所需款项较少. 铭文一件有铭文的银锭, 其价值要比一件没有铭文的银锭超出好几倍. 收藏家通常都会愿意付出较多钱, 去购买一件有较多铭文和印记的银锭, 不管那些铭文印记是否重要. 不过, 一件有齐帝号(或日期), 地名和匠名的银锭的价值, 确实是要比祇有一两个铭文的银锭高出几倍. 而铸明用途的银锭, 如税课或库银等, 也至少把其商业价值增加一两倍. 罕见的, 或有历史意义的印记, 更要增加数倍. 形状通常这是指某一种形状的罕有程度而言.

  过去金银锭一直是被人们当做财物贮藏起来,却很少有人去了解背后的历史价值和货币价值。最早收藏中国银锭的竟然是一位奥地利收藏家耿爱德(EduardKann),他在中国工作期间,广泛收集中国的金银币和银锭。后来耿爱德收藏的300余件银锭全部被大英博物馆征购,大英博物馆因而也成为收藏中国银锭最多的外国博物馆。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

  清代小说《野叟曝言》中,也记有时人对白银成色的判断。该书第12回有这样一个情节:敬亭把银打开,只有一锭是九三,其余多是九成散碎的,竞有许多八成在内,因说道:“这银还合不上九成,差了四五色,如何使得?”有谋道:“契写九五,规矩原是九三,这银子牵算,足有九二下垆,交易作九三,是极公道的。”素臣笑道:“据老翁自己也只说是九二,怎写得九五上契。且银已九折,杂费俱无,老翁大号有谋,真可谓名不虚传!”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 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从外观上看,老银锭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孔中有金黄 色的多色彩光。因浇铸时模中残留有气体的原因,银锭底部都有不规则的气体空洞,俗称蜂窝。蜂窝是鉴定真伪和成色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银锭则很有可能是低色或赝品。银表面容易氧化,所以常有一层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银,经过浸泡后,可去掉表面的氧化层。有些造假者用新白银故意做旧,涂上炭黑等黑色颜料冒充老银子,收藏者只要用湿面巾纸擦两下,黑色就能大面积剥落。从铸文款识上也可以鉴别银锭。老银锭上的铭文是铸造时银水还未彻底冷却时印写的,笔画较轻较浅,犹如指甲在泥巴上写出来的字,而造假的字则印刻很深,像是凿上去的。

(0)

相关推荐

  • 银两鉴定意见

    明清时期银锭,虽多省有铸造,但各省造形有彰可循.例如马蹄形银锭一般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吉林等,如果出现四川圆形省份,就要怀疑了!四川省的银锭,多是圆形,就是我们所说的馒头定,如果出现了马蹄形的标有 ...

  • 银两如何鉴定?看看这篇吧!

    我们目前看到的早期上解银锭的遗存,大多数铭文并没有打铸银号的名称,甚至直接加打"足色纹银"来表示成色的优劣.笔者按照打铸铭文的内容,将其分为五大类,其主要的变化在于铭文上对于时间或 ...

  • 银两欣赏之让人陶醉!

    在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从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银和珠宝.黄金等一样,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在唐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被用于赏赐大臣.政 府开支.上交税款等,而极少在日 ...

  • 银两之美的文化内涵

    如果买家拿的不是银锭,而是散碎银子,那么交易将变得更为复杂.卖家需要先让大侠落座,然后拿着银子到当地钱铺或者钱庄,让有经验的师傅鉴定含银量.<清中期以前中国传统钱业发展与性质演变> 鸦片战 ...

  • 银锭鉴定知识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 ...

  • 银两卖不出去是有本质原因的

    目前见到的大多为錾刻铭文.錾刻铭文又分錾刻阴文和阳文,时间大致以清代雍正时期来划分,以前的多为阴文,以后的多为阳文. 从外观上看,老银锭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孔中有金黄 色的多色彩光.因浇铸时模中残留 ...

  • 银锭论文

    目前所见,在模上铸造铭文的一般在银锭的底部,属元代以前的银锭.这类银锭铭文目前发现不多,凡有这类铭文的都十分珍贵. 银锭的重量,则视乎需要而定,并无准则.大至上可分为大中小锭,大锭一般是50两左右,中 ...

  • 银锭快速出手

    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 ...

  • 唐三彩如何鉴别赝品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他展现了中国国画和雕刻工艺等特点,而且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精美,所以在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 ...

  • 明清家具如何鉴别赝品

    家具的雕刻不同于纸墨渲染,它可以给人更加明显和恒久的主体思想,就像"福禄寿喜.梅兰竹菊"都是中国根基的文化.相比人体.花边为主的巴洛克文化,我们中国文化更深邃! 鸦片战争以后,清式 ...

  • 银两如何鉴别真伪呢?银两有什么特征

    改造品改造品通常是在真银锭身上动手脚, 用各式各样的方法, 把普通的银锭改头换面或加工变成罕有的银锭, 以求鱼目混珠, 谋取暴利. 虽然被改造的银锭本身是真的, 但被改动以后便不再被认为是真银锭, 反 ...

  • 清代翡翠如何鉴别赝品

    当时人们对于翡翠的审美,是以和田玉的审美观点去看待它的.通过这件辟邪水丞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一.颜色不能过于鲜艳,二.质地要润要油,三.有奇石珍玩的意味,成品要有特点. 当资本的力量完全渗透到社会的 ...

  •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如何鉴别赝品

    比重量:白银的比重为10.5,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由于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金属,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 ...

  • 洪武通宝二钱如何鉴别赝品

    白矾与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质, 如果铜锈是透明的结晶锈,可以取下一块放在热水里,如果遇到水后能溶化,就有可能是这几种伪锈.有人也提倡用舌头尝青铜器锈的味道,白矾的味道非常涩,其 他结晶状的伪锈有时是苦的或 ...

  • 珐琅彩如何鉴别赝品

    清代珐琅彩瓷因珍 稀而名贵,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各种层次的赝品也铺天盖地而来.到底应该如何鉴别珐琅彩瓷呢? 瓷胎珐琅创烧于康熙年间,这与康熙皇帝的喜好有关.珐琅彩瓷 ...

  • 从古瓷的“颜值”:鉴别真品与赝品

    品味国学经典 传递每日最新的国学资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Official Account 查看国学经典 古陶瓷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原料选择.加工和成形工艺.施釉与装烧方法.装饰手段与技法,以 ...

  • 巴黎雷欧:八大山人画作赝品的鉴别

    近年来,各地拍卖会上不断爆出八大山人的山水作品以数千万计的天价成交的信息.但有专家指出,价值300万元以上的八大山人书画,六成以上是假的. 八大山人死于公元1705年,而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