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依旧一事无成,刘邦凭啥取得天下?人至中年才真正读懂刘邦

48岁依旧一事无成,刘邦凭啥取得天下?人至中年才真正读懂刘邦

大器晚成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汉高祖刘邦,四十八岁才开始创业,居然夺取了天下,一举开创了汉朝数百年的基业。

一事无成的48年

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刘邦,在四十八岁前可以说是一文不值、一事无成,年轻时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先是给张耳当小弟,却因为张耳被通缉,不得已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继续一事无成。

他的老婆都是吃酒席时,靠吹牛给骗到手的;他老爸更是瞧他不起,经常说他不如种地的兄长;好不容易混到个亭长(大概与现在派出所所长职位相当),也算是事业小有所成了,却因为贪杯误事,喝大后将押运的犯人全给放了,不得已落草为寇,一辈子的辛苦彻底归零。

在人均寿命较低的古代,48岁的刘邦基本算是糟老头子一个了,还是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出身低微、名气全无、干啥啥不行的老头子,这样一个人怎能在天下纷争之际横扫群雄,脱颖而出呢?

有人说刘邦会用人,但我认为,刘邦的成功与之前四十多年社会底层的磨砺分不开。在先前失败的人生中,他读懂了人情世故,使得他不再像楚霸王项羽和有机会三分天下的韩信那样,去犯年轻人的错误。那么,四十多年的失败人生到底教会了刘邦什么呢?

学会妥协

年轻人有活力、有冲劲,处事一往无前,觉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优点。被社会吊打的刘邦却知道,个人的能力是有上限的,有些事自己就是没办法做好,总是有人会比你强,很多事情上,你总是会做出不情愿的选择,不得不妥协。

学会了妥协,项伯就成了亲家

因为刘邦懂得妥协,所以项羽一入关,刘邦便立马认怂;懂得了妥协,才能在韩信想称齐王时随心所欲地转换自己的面部表情;懂得了妥协,才有了对项伯的刻意结交。

鸿门宴前,刘邦知道自己拳头没有项羽硬,他服软认怂、但也怕被项羽干掉,怎么办?找中间人调停,张良对项伯有活命之恩,项伯又是项羽身边的人,找他再合适不过了。

怎么拉拢项伯帮自己?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先套近乎:笑脸迎人,开口就是老哥,见面不谈工作、喝酒拉家常,套近乎,酒酣耳热之际、心情愉悦之时约为亲家,更一步的加深和确立了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接下来再提出自己的隐忧与诉求,一切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一顿饭功夫,刘邦与项伯变成了一家人,即使刘邦没有开口求情,做亲家的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于是不仅鸿门宴有惊无险、后来刘邦的老爹险死还生,也有赖于项伯对项羽的劝谏。原来喊几声老哥、敬几杯水酒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反观年轻的项羽,对项伯两次三番帮助刘邦的行为予以容忍,如果项羽不是逢战必胜、一帆风顺的话,如果项羽受些挫折,人生经历再丰富些,他应该会更加珍惜每一次置对手于死地的机会。

江湖就是尔虞我诈,40多年的社会吊打,刘邦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谁都知道正人君子的名声好,但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不得不当小人。

项羽被刘邦牵制在荥阳后,韩信与彭越一个占领了齐国、一个专门劫其粮道,时间一长,粮草短缺,无计可施的楚霸王终于开始学着妥协,答应与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项羽还将刘邦的老爹与老婆都送了回去。眼看天下太平、皆大欢喜,项羽带兵撤退。

可老江湖刘邦不干了,他与张良、陈平一合计,觉得自己亏了:地盘自己占得不少,项羽又粮草不继,就这么停战无异于养虎为患。

于是三人心照不宣,谁都没提刚刚签订的和议契约,事实上,在利益面前,那玩意跟擦屁股的纸没什么两样。

刘邦这头呢,老社会人刘邦、张良、陈平,三个人聚在一起:咱们亏了啊,天下占了一大半,项羽粮草也没了,所有诸侯都听咱的,咱为啥要给项羽喘气的机会呢?不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搞他一下,就是养虎为患啊。

在整个过程中,三个社会人默契得很,都没提刚刚签过契约,对政治家来说,信誉那东西连草纸都不如。

于是,在刘邦集团的全力追击下,便有了垓下之围与乌江自刎。年轻的项羽还是没有真正的学会妥协,他无法面对自己内心对麾下士兵的亏欠、他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宁死不回江东老家。

结语

可能有些事情确实要经历了才会懂得,就像经历了40多年的磨砺后,刘邦懂得了妥协、世故圆滑、为达目的无视契约精神。

再读楚汉,才发现年轻时自己也像项羽一样有冲劲、有活力,但却没有项羽那样的能力;人到中年,渐渐被磨砺的圆滑世故、慢慢学会隐忍与妥协,却不能像刘邦一样,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实现自己理想,最终,悲哀地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参考文献:《刘邦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