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常的肺野透过度

孙传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肺野透过度

“肺野”一词始于胸片。

在胸片上,充满气体的两肺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它的范围包括肋骨的内侧缘,膈肌上缘及纵隔侧缘围成的区域。

CT上将肺组织所在的区域称为肺野。与胸片的肺野类似,CT上肺野也是对肺组织的大范围的评估,多采用“肺野透过度”这个术语来评估肺整体或大体上肺组织密度的多少。

通常情况下,肺野变白是指密度增高,即肺野透过度减低;肺野变黑是指密度减低,即肺野透过度增高。肺野透过度的字面理解是指射线穿过肺的多与少,如果穿透较少,肺野透过度减低,图像就会变白;射线穿透较多,肺野透过度增加,图像就会变黑。

而实际上,有多种因素影响肺野透过度,即使同一人,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扫描条件,不同的生理状态都可能导致肺野透过度出现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肺野透过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肺野的透过度是否是正常。

标准肺野

常规扫描8mm层厚8mm层间距,肺窗的肺野显示目前通常采用骨密度算法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其代价是牺牲了密度分辨率。纵隔窗通常采用软组织密度算法,可以准确测量CT值。

骨密度算法重建肺窗对于越薄的扫描更有意义,边缘更加清晰,肺野也愈显“透亮”。

1mm层厚1mm间距正常的肺野,肺纹理边缘清晰,肺静脉血管可见直达肺边缘,叶间胸膜呈清晰的线样影。

黑色的肺野背景“清澈透亮”。

影响肺野透过度的因素

1、扫描层厚

5mm层厚

1mm层厚,薄层扫描比常规扫描肺野更清晰,更“透亮”。

2、重建算法

1mm层厚1mm层间距 肺窗采用软组织密度算法重建

1mm层厚1mm间距,肺窗采用骨密度算法重建,与软组织密度算法比较,血管边缘更加清晰,肺野更“透亮”。

3、吸气量

同一病例不同吸气量的差异,上图肺吸气量充足,下图肺吸气量不足。吸气量不足导致肺野透过度明显下降。吸气不足可能造成肺膨胀不全。扫描期间没有屏住气可能造成肺纹理模糊。

其鉴别点为(1)吸气不足的肺野(下图)密度增高区域多位于下肺后背部,也就是重力分布区域,不依肺叶肺段分布,双侧多对称,可能存在部分区域密度不均,总体上密度较均匀。

4、屏气不足

屏气不足导致肺血管纹理抖动,示为下肺为主的肺纹理模糊,“双影”,以及肺内多发的“波浪样”片状影,大小形态类似,且方向一致。

5、心脏搏动

心脏搏动伪影显示心脏两侧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表现为心缘及两侧肺纹理模糊“双影”。

6、体型差异

肥厚的胸壁吸收了更多的X线,肺野射线量减少,导致肺野透过度减低。

7、重力因素

俯卧位显示肺野前部透过度减低。

重力因素使肺组织的通气状态存在差异,近后背部的肺组织通气状态低于前部及上部肺组织,影像表现为局部透过度减低,称为“容积效应”,“容积效应”为正常影像表现,范围可大可小,可以通过深吸气增加肺容积来改善或消除。

改变体位可使“容积效应”移至重力低位。

8、设备因素

A厂家设备128层,1mm层厚,1mm层间距。

B厂家设备 1mm层厚,1mm层间距。不同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差异,导致图像间清晰度,透亮度等细节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并不影响诊断,但对于细节比对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差异性。

影像观察重点

1、肺野弥漫性透过度增强

2、肺野局限性透过度增强

3、肺野弥漫性透过度减低

4、肺野局限性透过度减低

5、马赛克征

本文承蒙我院主任技师赖声远教授审阅,在此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