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灯谜传承与走向大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灯谜作为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并加以传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灯谜的传承在民国甚至更早就有了。父子间传承,比较出名的有唐景崧、唐运溥父子,韩芸谷、韩少衡、韩振轩三代。更多的是以谜人之间一代代的传承,以上海为例,萍社→大中虎社→斑斓社→虎会,贯穿了整个上海的民国灯谜史,其传承谱系脉络清晰。现今的灯谜传承,有了政府的支持,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灯谜要走向大众,不能停留在谜人的小圈子里裹足不前。
一、灯谜的传承保护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灯谜的发展很不均衡,有的省份灯谜荒芜,地方文化部门不作为,灯谜的地位很尴尬。很多地方的灯谜被文化宫扫地出门,谜人的活动阵地缺失,灯谜协会名存实亡,甚至被注销。越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相反会更缺少对灯谜的传承保护,因为他们可保护的文化太多了,灯谜可以抛在一边不管。尽管有些地方已经把灯谜列入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却没有实质性地开展这项工作,而是流于形式。灯谜的传承保护不仅是政策扶持,更需要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灯谜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灯谜的传承必须面向大众
我们不得不承认,灯谜仍然是小众文化。但不能因为它是小众文化,就关在家里自娱自乐。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灯谜要雅俗共赏,灯谜要面向大众。现在有些现场谜会,也不对外展猜,与群众互动,已经变成了谜人的竞技赛,关起门来从头赛到尾,乏善可陈。但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谜人在学校开展灯谜课,甚至面向社会免费招生,传授灯谜知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猜谜的乐趣,功莫大焉!
三、灯谜的创作要有生命力
早在民国,韩振轩就发出感叹:“惟为书有限,作者无穷,其平正通达可为谜料者,大都被前人攫去。”谢国文也说:“盖有清三百年来,于灯谜发达较昔为盛,所有自然成句可扣合者,殆前人占尽。”那时候,灯谜创作就进入瓶颈期。张起南则认识到,“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所不包,”谜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上灯谜赋予丰富的创作手法,因此灯谜的创作必然无穷无尽。
随着网络的兴盛,也带动了灯谜的发展。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猜谜时搜答案,而不靠脑筋去想;成句基本靠搜,不去查都不知道谜面说的是什么;造目造底蔚然成风,不仅要猜谜面,还得猜谜目是啥意思,谜底更不知所云,灯谜已被妖魔化。传统文化变成了所谓的快餐文化,虽然流行一时,但却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谜,谜人都看不懂,更别说拿出去让群众展猜了。要多创作一些通俗易懂的谜,为大众所接受。也许有人会说,出的灯谜太简单了,会被谜人一扫光。民国时萍社的做法就值得提倡:“犹忆当时曾规定一办法,将谜条分贴内外二面,外面专供游客,内面则为同社互猜。故内外之谜,深浅判然。(孙玉声《海上文虎沿革史》)”
四、灯谜的活动要面向大众
要面向大众,扎实有效地开展灯谜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少资金,缺少场地,灯谜活动便难以生存。灯谜自身无造血功能,不像书法可以卖钱,戏曲、音乐可以收门票,而灯谜只能发奖品,是个亏本的买卖,这就是灯谜生存的窘境所在。除了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之外,灯谜可以寻求企业联姻,落实经费。其实更多的谜人都是为了灯谜在无偿奉献,精神可嘉。潮汕地区灯谜相对较为发达,这与他们击鼓司猜这种传统方式有关。以击鼓来吸引人气,猜谜时不仅要报出谜底,还要说出扣合的方法,普及了灯谜,提升了趣味,可为典范。
五、结语
在民国以前,玩灯谜的人都是一些文人雅士。北平射虎社以京官居多,萍社则以报人居多,他们在其他文化领域(诗词、小说、书法等)也占有一席之地。但现在呢,灯谜离文艺界好像越来越远,现在的作家、书法家等文艺界名人有几个玩灯谜的?民国有那么多的报刊刊载灯谜,其中有发行量巨大的《申报》《小说月报》等。而现在呢?《智力》等载有灯谜的杂志停刊,《咬文嚼字》的谜话取消,《新民晚报》的《今宵灯谜》栏目告停,连这些仅有的硕果都保不住。当然,纸媒在网络的冲击下正处于困境,但这不并能成为删去灯谜的主要理由。灯谜的处境,还是要从自身去找找原因。我认为,灯谜的技艺古不如今,而灯谜的地位今不如古,这就是现实中的无奈。搞灯谜不能孤芳自赏,扎根群众,让更多的人喜爱灯谜,政府部门加以重视,灯谜的地位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