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欣:愿情深有归处 | 就读这篇
愿情深有归处
秦怡欣
每每哄娃入睡后已筋疲力尽,基本是在不洗漱的情况下倒头就睡,但今夜注定无法安眠。午夜十二点接到老友的来电后已无心睡眠,放下电话辗转反侧,身体很想休息,但意识清晰,脑电波将我带回到曾经那段影响我人生观的感情里。
高中时,我与老友是同桌,而她的恋爱始于高二,所以我几乎见证了那段感情的全过程。她的男友小宇在另外一所高中就读,到我们学校进行足球友谊赛时对老友一见钟情,随后展开了一段疯狂的追求之旅,最后老友被他的帅气与浪漫打动,开始交往。每次见完小宇回来,老友都会激动的跟我诉说两人约会的全过程,事无巨细,现在想起来,我确实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开始时,我很替老友高兴,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她的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到了高三,老友基本由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中下等生,我提醒过她几次,但她都听不进去,反复几次之后她对我已渐渐疏远。之后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我已无暇关心他们的感情进展。高考结束后,跟故友吃了一次饭,当时看她脸色很不好,我也没有多问,几年后我才知道她那天去医院做了人流。
大学三年级的寒假,年初五凌晨两点多,电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按下接听键,电话那端传来颤抖的哭声,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听出是老友的声音,其实大学两年间,我们总共有两次联系,包括这次半夜来电。大致意思是过年时她跟小宇去见了双方父母和亲戚,小宇家人对她很不错,但是小宇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愿复读,基本就是在家玩了两三年,有时去广西找她(老友考上了广西的一所三本院校),老友觉得小宇没有上进心,两人爆发了恋爱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其实对于她的感情问题,当时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开导她,只能不断的安慰她,希望她能好受点,不要想不开(因为她说自己在河边坐着),让她赶紧回家,说我天亮了去找她。早上匆匆赶到她家,看到她正和小宇在门口吃早饭,她热情得招呼我坐下一起吃,全然没有了昨晚哭断肠的样子。我当时觉得是自己小题大做,其实人家根本没事。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找工作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期间又接到过她的两次电话,都是跟我分享她与小宇的情感经历,我想她之所以跟我说这些,或许是觉得只有我了解他们的过去,毕竟跟知情者谈更有心理上的共鸣吧。这样的交流方式持续了一年,直到我听说了她自杀的消息,当她的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基本是懵的,大脑一片空白得赶到医院时,没有看到小宇,只有她容颜憔悴的父母坐在病房外。还好抢救及时,洗胃后恢复很快。老友说这次是真的分手了,我说分了也好,她看着我虚弱的笑了。这次的分手原因她没说,我也没问,何必揭人伤疤呢。
其实我与老友的交流并不频繁,一两年一个电话,后来我知道她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然后交了男友,结婚。当然我一直也没有告诉她,因为她的的经历让我曾数年不愿与异性接触,对恋爱尤其抵触,直到工作后才逐渐释怀。我一直想用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我与她之间的关系,好朋友?闺蜜?同学?都不合适,或许老友是相对好点的称呼吧。
几天前的电话是她从医院打来的,她刚刚生了一个女儿,说第一个电话想打给我,告诉我她很开心,因为这个孩子来的太不容易,其中的辛酸或许我比较了解。听完我哭了,多余的话不想说,只想默默祝福她,希望她一生幸福。
少年时,每个人或许都有一段不为外人道的感情,有些是实际发生的,有些则深埋心中,有些则是想象的、发生在自己脑海中,青涩、懵懂、好奇、纯真是年少情感的最好诠释。酸甜苦辣都将趋于平淡,事实上,真正牢固的感情是能够承受风雨后的平淡、琐碎中的坚持。
或许是年岁渐长,少了些儿女情长,多了些烟火气的感慨,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秦怡欣:2013年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现在新闻系统工作两年。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
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