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近代哲学之二:魏源

中国近代哲学之二:魏源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出身于下级官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早年潜心王守仁的心学,后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注重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兴利除弊,与龚自珍齐名,时人以" 龚魏" 并称,他29岁中举,52岁中进士,曾任江苏东台、兴化等县知县、高邮知州等职。鸦片战争爆发后,曾做两江总督幕僚,亲身参加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战斗。他痛感亟待变法图强,在《海国图志》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晚年,先居兴化整理著述,继居杭州" 寄僧舍" 潜心佛学。1857年病逝。魏源著述较多,最主要的是《古微堂集》,其中的《默觚》是他的哲学代表作。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新编的《魏源集》。

同龚自珍一样,面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当时不断受西方列强欺辱的现实,魏源深感封建制度的衰落,认为必须进行切实的改革。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的道路,论证改革的必要,魏源考察了古代历史,形成了他的历史变易观。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变不是人为的,而是" 自变" ,是" 大势所趋" ," 会运所趋" ,不论是圣人祖宗还是天地都不能阻止。他在《周书.顾命篇》中,极力阐发了他的" 变" 的思想。他说:" 秦起戎翟,以并天下,则知天下大势所趋,圣人不变之,封建也必自变。" 春秋时," 惟王道变而霸道,道德变而功制,此会运所趋,即祖宗也不能听其自不变。" 唐虞以前,"天地所覆,皆得而治之,其政令灾祥祸福,一以天治,而不纯以人治。" 颛顼始," 纯以人治,不复以天治。""以人治不复以天治,虽天地也不能不听其自变"。

魏源的历史变易观不但指出了" 变" 的必然性,而且包含有某些历史进化观念。他肯定今胜于古,说:" 后世之事,胜于三代者三大端:文帝废肉刑,三代酷而后世仁也;柳子(柳宗元)非封建,三代私而后代公也;世族变为贡举,与封建之变为郡县何异。" 所以,魏源极力倡导变法,指出," 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易简而能通变之法" ,呼吁" 变" 以寻求出路:" 法久弊生,因时制变"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

显然,魏源的思想中包含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反映出他反守旧、求革新的精神。但是,他的这种变易进化观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一方面说" 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 ,一方面又说" 君子不轻为变法之议,而惟去法外之弊,弊去而法乃复其初矣" 。在他看来,变的只是现象的东西,而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他说:" 气无一息不变也,其不变者道而已。" 在他心目中,作为根本的" 道" 即封建制度及三纲五常是永恒不变的。魏源的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思想家既想改变旧制度的积弊,又不能彻底与旧制度决裂的矛盾状况。正因为如此,当魏源的革新主张不能实现的时候,他自己就只能遁入老庄、佛教中去" 求出世之要" 了。

在认识论上,魏源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是引人注目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围绕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曾有过长期的争论。王夫之批判朱熹的" 知先行后" 论和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 论,提出以" 行" 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夫之强调知行相统一,而把行看作是知的来源和基础。颜元继承了王夫之的" 行先知后"论,特别强调" 习行" 对人们认识的重要作用。魏源发展了他们的思想,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赋予行以实践的意义,在认识论上是作出一定贡献的。

他明确地主张先行后知,不行则不知。他说过一段著名的话:"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他强调了行对知的重要作用,主张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进而举例说:"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所以," 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法;无他,亲历诸身而已。" 在这里,他强调了" 亲历诸身" 即直接经验的重要,认为是否" 亲历诸身" ,对认识事物的真伪、深浅皆然不同。关键在于这些人对这些事物曾经亲身" 及之" 、" 履之" ,直接经验积累得多了,对事物就能认识得比较清楚,而不必拘泥于书本。魏源不仅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而且非常重视后天学习——即间接经验的作用。他认为,接受间接经验,学习他人的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魏源承认人的天资有差别,但他认为这种差别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他讲到:" 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 意思是说,天资聪明的人与天资愚笨的人一起学习,聪明人不努力,结果愈来愈笨;愚笨的人努力,结果愈来愈聪明。在魏源看来,即使有了聪明的天资,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能获得智慧,反而会变得愚笨;相反,即使天资较愚笨,如果后天努力,就能获得智慧,变得聪明。也就是说,智慧、才能的获得,主要要靠后天人为的努力,经过后天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天资的自然差别。经过学习," 中人可易为上智" 。魏源重实际,讲实效,主张用行动的效果作为辨别是非、好坏的尺度。

魏源承认人们认识中存在" 是" 、" 非" 、" 对" 、" 错" 的可能性。那么怎样辨别认识中的" 是" 、" 非" 、" 对" 、" 错" 呢?魏源提出了" 验诸实事" 、" 质诸人人" 的观点。他说:" 以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其效者十不三四;以一己之意见质诸人人,其合者十不五六。" 意思是说,经过事实的检验证明,坐在房子里想出来的空洞道理是没有什么实际效用的;经过与众人的商量证明,个人的意见是不那么全面的。因而,一个认识、意见是否正确,要经过实际的检验,要听取众人的反映。

在《皇朝经世文编序》中,魏源说:" 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矣。" 这指的是,思想的东西必须接受客观事物的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他又说:"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矣。" 这是指,古代的东西必须用今天的事实来检验,看它是否适合于当前的实际。魏源认为,古今的情况不一样,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它们。"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语学。" 他主张,"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

在魏源看来,社会国家制度的变革是否妥当,是否可行,要以是否" 利民" 、" 便民" 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是以某人或某种主观意志作标准。在改革社会弊病方面,他提出要"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主张" 毋冯河,毋画饼"。就是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达到实际效果,要用实际效果来权衡实际行动。这种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正是他的" 及之而后知" 的观点在检验是非标准问题上的体现。

我们可以看到,魏源的认识论包含有比较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他所讲的" 行" ,是人们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各种实际活动,已具有实践的意义,而不属于纯粹主观观念性的东西。魏源把这种" 行" 看作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已经初步看到了实践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在魏源的认识论思想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正确地强调了经验、习行,但当论及理性认识时,则还拖着一条先验论的尾巴。他说:" 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诚使物交物引之际,回光反顾,而天命有不赫然方寸者乎。" 在他看来,认识就是" 回光反顾" 以唤醒心中固有的天赋,只要" 回光反照,则为独知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 魏源对于" 行" 的理解,从" 行" 的内容来看,也还包括一些封建道德的践履笃行的色彩。同时,他对实践的看法基本上还是直观的,不可能从理论上进行抽象的概括,对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也没有作出系统、科学的说明。

此外,在魏源的哲学中还有一些落后的思想,如他主张鬼神之说,认为:"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惟阴教足以慑之。" 又如,他主张天赋" 性善" 论,认为:" 仁者,天地之心也,天生一人,即赋以此种子之仁" ,只要发扬心内之" 仁" ,即可达到" 众善齐归而性大成矣" 。

关于魏源思想的历史地位,后来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评价说:" 新的思想之萌蘖,其因缘不得不远溯龚魏。" 这表明魏源当属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0)

相关推荐

  • “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哲学地位

    据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较少西方逻辑学教学内容,我不知道为什么,但从哲学的常识化转向视角来看,应该是准确但片面僵化的形式逻辑无法与"混沌"的辩证逻辑完全兼容的原因更多些,只是受制于唯物 ...

  • 金观涛:从观察者到思想者 | 双体实验室

    双体实验室接着<金观涛:理性在困境中><金观涛:建构主义的尝试><金观涛:量子力学的黑箱解释和鱼龙混杂的哲学遗产><金观涛:对经验可靠性标准的重新考察> ...

  • UC头条[文萃]列宁思想的时代意义

    列宁的资本主义理论由于把握住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所以也就开创了一个理论新时代.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列宁在继承第二国际诸多理论家思想基础上所确立的帝国主义理论范式,所发现的资本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的结 ...

  • 形式逻辑的简单野蛮与辩证逻辑的复杂平和

    反复纠缠于<道德经>与西方哲学的对比关系,我自己都觉得烦,但是没办法,哲学常识化转向的步骤明显,过程性的时间成本是我和你都必须忍受的,毕竟促进哲学常识化转向的理论雏形只是初具,既然不能一蹴 ...

  • 孙正聿: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逻辑学>与<资本论>双重语境中的<哲学笔记> 孙正聿 摘  要:列宁<哲学笔记>的辩证法,主要是在 ...

  • 哲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看今人的理性水平,正因哲学家整体无能于哲学常识化而整体不堪,所以人之初没有哲学家时,人的理性水平显然更加不堪. 既如此,那么当时人的理性能力是不是也与水平一样不堪呢?我认为不是,而且搞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

  • 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

    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 青冬 中国自有文字的历史开始就有哲学了,确切地说是哲学思想的萌芽. 商周时期产生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其代表作<易经>.<洪范>.<国 ...

  • 人是受逻辑支配的思想工具

    常识化哲学一旦出现,将以简便易行的知行合一性为标准指导现实人生,通俗地说,就是符合常识化基础上的普及化标准.对照现在哲学普及不能的现实,其中的关键在于认识论上的莫衷一是. 按照<哲学的常识化转向 ...

  • 性中有性——道之于哲学的整体性解析

    关于道的层次,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进行了笼统的区分,提出了大道至简的命题,可惜大道与小道的具体区别如何,不但在<道德经>中没有答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内至今仍语焉不详. 不能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二:原始思维和语言

    原始社会思想之二:原始思维和语言 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样,同我们有非常巨大的差别.这种思维的特点,首先就在于他们的思维十分感性具体,缺乏抽象力或逻辑能力,或者说,它基本上不进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现代哲学之二:甘地

    印度现代哲学之二:甘地 甘地(1869-1948)出生于西印度的波尔邦达尔.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参加印度国大党工作,并成为该党领导人,领导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一位政治家,但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主张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2.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无神论者 从原子论出发,卢克莱修针对当时罗马现实思想斗争的特点,展开了对宗教迷信的批判,他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要能用一切方法坚强不屈地抵抗各种宗教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从共和国的后期始,罗马人开始形成了几个唯心主义派别,如西塞罗的折衷主义.新斯多亚主义.新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希腊各派哲学中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派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希腊世界进入罗马世界,罗马人把它拿来加以改造,因而它的实践的和道德的原则更进一步得到了重视,伦理学也被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观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新怀疑主义,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继续和发展.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希腊时期爱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7-前270 年),所以怀疑主义也被称作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不是简单地复活柏拉图主义,而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了斯多亚派.怀疑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揉合东方宗教的某些教义构成的一种神秘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二:安瑟伦

    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二:安瑟伦 早期实在论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1033-1109 年),意大利人,1060年到法国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作僧侣,1078年任该院主持,1093年升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直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