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漠 | 立地山下的隐耀

立地山下的隐耀

文/巴漠

村子扇展在立地山下,单这山名就低调里见出刚正耿介。

从小在这村里长大,触感村人也有着那山一般的性格,心下常为这个叫做底店的村子自豪。村里人我多很熟稔,端的没想到,竟有一位内敛厚重的了不起人物,悄然隐没在山下的厚土里,还有他那不凡的过往,与这山辉耀着,让人澌澌泪目,扼腕点赞。

扪心自问,我这个村里的后来者,压根不知这人,更不要说他的名号了。直到有一天,他的后人,拿着他的相关资料与照片来找我,我才知道,村子还有这样一位与富平党团创始人严木三先生一道共事创业的先行者,自然触耳惊心,多出喟叹。这个潜隐在岁月与先祖坟茔里的人,有着别样的故事,如今却湮没在尘埃里,甚或无有像样的墓碑,在荒野枯草丛中,田地丘壑间,独自哑默着。

这哑默,却蕴着内力,穿越时空,倏来眼底。想想旧年景的黑色悚然,时时让人惴惴不安,处处见到凋敝荒凉。一切却未让这个立地山下的热血青年退缩,反而增生斗志,揣着救国救民忱怀,身往中流,击水搏浪,见出刚果干练。民国十四年,二十出头的他,就在立诚学校执着教鞭,怀蓄一团火,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追随严木三,创建了早期的党团组织,这在当年,确需有着过人的识见与勇毅。后来的史料,对这个叫做惠忠德的年轻先行者,虽只聊聊数十字,却在我心底起着无际浪花,撞着胸膛,漫过一波波的感动。在我印记里,只有红军抗日改编八路军前夕,曾在村里驻扎过的粗线轮廓,而今又掘现了惠老前辈这个先行者,让这村子豁然增色,连那立地山也俯首认可,这村子一下浸泊在深沉洇润里。

凝望着眼前那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这是惠老前辈生前仅存在的一张个人寸照,或许是为工作证或简历而照的吧,后人手中能有这样一个照片,也算不幸之中的万幸了。照片上的他,再平实不过,留着小平头,身着立领中山装,面带和静,额头宽亮,倍见精神。攫住人心的还是那双眼睛,浓眉下透着坚毅与洞察,仿佛至今还能透视这人世,我不由惊叹:睿智犀利的先行者!眼前竟现出一阵模糊,看见他的嘴似乎也在翕动了,忙用手揉揉眼,还真听见他说:那些年月,我从家乡走出去,只为找寻真理,在那黑色天幕上撕开一道缝子,让光亮照着这人世,我真的做到了!

这话电触般颤过我的耳际,脑海漾过涟漪,不由动情地说:老前辈,您是家乡人的骄傲,甚至连村后那座立地山,也因着您这般的先贤志士,焕出荣光,增出自豪,虽然在文史资料里,对您着墨不多,可我这个后生小子与家乡人,永远对您无比仰崇。即便这敬仰与荣耀,不为村人们早闻,来得如此迟滞,可拂去日子的积尘,依然熠熠生辉,灼人心怀。

我这么一说,这位先行者的脸上竟有了谦逊的羞涩,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稍作停顿,又娓娓道着:在立诚教书那些年,尽管后来经着大革命失败的残酷考验,我仍没有被反动者的挂头与血腥所吓倒,依然坚挺抗争,与同志们涌着暗潮,播着强音,燃着地火,从未退缩怯懦过。后来因着组织需要,我调离了教育岗位,如楔子般插入了国民党县府系统,做了卧底,渐渐当到了通川区区长,有了这个身份掩护,地下工作做得如鱼得水。那些年我白皮红心,面上领着国民党的薪水,敷衍着事务,背地尽着一个地下党员的职责,为县城经通川,到底店、上店,过铜川,往陕北这条地下交通线默默尽心尽力。可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滋味真不好受,表面还得应付那些牛鬼蛇神,私下又要确保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万无一失,身心双重受着煎迫。虽然不好受,可每一次完成任务,那种幸福喜悦,真是无法比拟的。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漾着微笑。他所说的这些虽无任何史料佐证,可我听他的后人说过,我原以为本该就是这样的,现在又听他这般说,不觉点了点头。他又继续说,要知道,那时候陕北闹红,吸引了不少的知识青年和进步群众,我通过这条地下交通线,护送他们到陕北,还冒着风险,过关度卡,给红军偷运过许多贵重药材和重要物资,传递过不少重要情报。看着身边的敌人受到蒙蔽,事体做得天衣无缝,我晚上也会在梦中笑醒。我知道你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那小说中的地下工作者,就有我的影子。真没想到,我们做过的许多事情,还被你们这些后来者记得,真让我欣慰。

听他这么说,我的脸上一阵热辣,心有愧怍,要知道写那小说时,我尚不知村里还有他这位红色先行者,不然则是另一番构思了。他深情地望着我说:事业自有后来人,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也许时间长了,人们会对我们这些人印象模糊,甚至淡忘,但为了理想,经着艰辛,受着磨练,还有付出与牺牲,这让我们无悔,深深自豪着。因为正是有了许多默默无闻者的执著不怠,一代又一代人的承接奋进,才有了这崭新的日月天地呀!说到这里,他的眼里闪出亮光,眉宇间展出自信,嘴角流下深深的笑意。我不由诧异,这个先行者,做着无名英雄,却不自怨自艾,脸上还溢着幸福,看来这信念的力量,确乎让人超越世俗念想。

我正思忖,不料他堆起眉头,轻叹一声,让我也不由哦了一下。只见他不无遗憾地说,我还想为组织做许多事,可惜天不假年,我却早早走了,这正是我心不甘之处。想想那时形势危如累卵,正是组织需要我担当之际,却因病撒手而去,做别了各位同仁,真有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悯,让人欲哭无泪。这时他竟眼带泪莹,语也哽涩了。我在心里说,老前辈,单您在党史上留下的那一笔,就足以留得身后名了,让自孙与村人骄傲,不必黯然伤怀了。正欲安慰,他拭拭眼角,又开了口:民国二十一年那年冬天,我送组织上的一名重要干部去陕北,翻越立地山,将他安全送到下一个地下交通站时,天已麻黑,我怕敌人发现行踪,连夜返回,谁知受了风寒,身上忽冷忽热,浑身无力,第二天怎么也下不了炕。我心想,只要在家调养几天就行了,不料这一躺下去,再也没有起来,还咳血不止。我知道这都因劳累过度所致,本以为自个铁打样的身板,却成了这样。乡邻们知道了,都来探望,我不能说出真相,只说咸阳专区在三原举办冬季越野赛,自己参加,受了风寒病倒了。乡医开了不少中药,吃了也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亏得妻子照顾,熬药服待,护料备至。组织上也多次派人以亲戚身份探望,还给我送来了医药费,我知道经费紧张,硬是没要,还叮嘱他们,四围都有国民党的暗探,不要再来看我了,一定要把精力和经费用在事业上才对。就这样,我向国民党县府请了长期病假,同时掐断了组织与我联系的任何通道,也因当时的形势所迫,没和组织再联系过,直到离开这人世,我都为与组织失联而纠结痛苦。可我实在不想给组织添麻烦,给同志们加危险,尽管我心在滴血,可不如此又能怎样呢?!正说着,他的喉咙好像被什么堵住了,喉结动着,却再也没说下去。

我的心像被什么捅了一下,猛地疼痛着,是呀,这个地下工作者,牺牲了个人的一切,却顾全着组织与同志,难怪最后失掉了组织关系。我写《黑石村往事》那部小说时,尽管许多情节虚构成份多,可研究那段历史,的确黑漆一团,当时富平地下党组织受到重创,尤其故里这块与陕北相邻的边缘地带,更是重灾区,国民党特务盯梢暗杀时时发生,人人自危,焉敢轻举妄动。这位先行者,那时忍着痛苦煎迫,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守着秘密,没向妻子和后人说过自个的过往与身份,好像他压根未经过那些事似的。直到后来他的一位朋友的后人在县党史办工作,看到党史中这段记载,告知了他的后人,这段历史才大白于村里,其时斯人已离世八十余载,不能不让人唏嘘里多出敬仰。

我理解这位先行者,也懂得他当年的孤寂与坚守,只想告诉他,这盛世如您所愿,您尽可以放心安息了。正欲开口,照片上的他却不再眨眼说话,复归了哑默,只黑白泛黄地望着这人世。我明白了一切赘言的无用,只这默然恪静,便明证着过去,也明晓着他的初心。我蓦地想起村里那位缠着小脚,拄着拐杖的白发老太,也就是这位先行者的女人,在他去世后,守寡养育着两个女儿,还有遗腹子,所受的煎窘与无耐,在那时是难以想象的。也许这个了不起的女人,曾经默默地理解与支持着她的丈夫,虽然她并不知道丈夫做着的事情,可那种濡沫深情,却让她内心清明,让那份爱情多出暖色与念挂。因之在丈夫离开人世后,她含辛菇苦,为子女遮风蔽雨,撑起一片天,终将他们抚养成人。这是她对爱情的最深挚诠释,也是对爱人的最好慰藉与感念。

孩提时的一个记忆情景于脑海中深深定格,那拄着拐掉的老太婆,站在那株蓊蔚如伞盖的古槐下,白发逸在风里,夕阳下凝伫远方,似在守侯什么,那么安祥笃定,雕塑一般。那时我并未将这位老人与先行者联结在一起,只觉这位老人蕴着一种了不起的力量,如今将她与眼前这照片上的人关系在一起,交相辉映着,心地荡着云烟,腾起无限敬意。

这敬意,全然融在立地山下的这个村庄,还有那层裹挟在故土中的初心,隐约闪耀着……

写于2021年5月31日

作者简介

巴漠,本名王保卫,文学学士,《中国小康》杂志签约作家,《作家世界》特约撰稿人,富平人文化顾问,曾在省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论文、散文、小说近百篇,出版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著有诗文集《驼铃声声》,文论集《跋涉集》,散文集《水怡》,长篇小说《火山口》(陕西传媒网连载)、《黑石村往事》,小说《白马道》获中华文学星光大道、《今古传奇》第二届全国优秀小说奖。

(0)

相关推荐

  • 【连载8】《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八)

    [连载8]<痕影·心眼>(中篇小说连载八) - 他不由加快了步子.因为村里还有一件急着要办的任务:得赶快以村里的名义给老凯的侄子,住在城里的凯成福发个电报,让他赶紧回村里来和自己的叔叔一起 ...

  • 36颗金头引来盗墓贼,老人守护古墓几十年,曾与盗墓贼拼死搏斗

    元仁宗六年秋,江浙行省衢州路九华乡. 九华乡是一个贫瘠的小镇,自从蒙古人来了以后当地人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皇帝开始用起汉人,很多的汉人开始在朝为官.这个小村子就出了一个汉人大官,还是一 ...

  • 长安北张村仨民间“史官”的百年村庄纪事

    深入农户搜集史料 三位离退休干部,在自己晚年时光里,和12位村里资料采集员,常年深入村庄.档案馆,翻阅省市区县十多部史册资料,遍寻有关自己村子的历史资料,查阅了周边区县有关本村的所有历史档案,走访群众 ...

  • 暗战—————白马桥东营里的故事

            东营里,也叫东营村,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村,位于白马桥集镇东面,原来也就二十几户人家.之所以叫东营里,就是当年鬼子驻扎在这里而得名.         东营里二十几户人家,主要两个大姓:吴姓 ...

  • 历史《交道口·24号》 -- “地下”的新任务 --03

    延安.宝塔山.枣园.        1942年3月,乍暖还寒时节.        一天,正在这里学习的尹冰,来到中共中央社会部(又称情报部),接受新的任务.       "组织上决定派你去西 ...

  • 【陕西临渭 陆冬生】原创//​​短篇小说 兰花

     2020第343期总第1322期 短篇小说   兰花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岁月淡漠了过往的记忆,可有些人和有些事却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在脑海里清晰起来.那是我年轻在陕北插队时 ...

  • 巴漠 | 念起了祖父

    念起了祖父 文/巴漠 刚上小学,母亲就去世了,祖父从此为幼小的我撑起一片天,遮挡着"晒淋冻冷",同那温暖关切住进了我的心房. 上大学,工作乃至成家后,老人家早已作古,脑际还会怀绕着 ...

  • 巴漠 | 三 爷

    三 爷 文/巴漠 三爷王杰乃底店王杰游击队创始人,这在县志确有记载,一下也让我叨在了红三代. 幼时只要听闻三爷的名字及过往,就心起敬仰,只遗憾没见过他.村里孩子每每玩耍时言及,也会个个眼生光亮,怀揣一 ...

  • 第一次见起伏如浪的古桥,就在覆卮山下,隐潭溪

    颖之游访覆卮山途中,看到一座石拱桥,桥面起伏如浪,颖之见桥无数,然而这种桥面起伏的桥,却是第一次遇见. 桥名叫广济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即公元1817,现存之桥复建于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 ...

  • 巴漠 | 意象的立体构示

    意象的立体构示 文/巴漠 文学艺术通在意象,这是读过益民老师诗书画集<雪山上的脚印>后的深切感受.大凡杰出的作家或艺术家,其总会寓"意"于"象",给 ...

  • 巴漠 | 泪痕犹伤逝

    泪痕犹伤逝 文/巴漠 冷意冰冰地,让这个周六的早晨愈发寒迫,钻在被窝不想起来.慵懒地打开手机,倏地发现有人转来迤山老师工作群截屏,满是"郭童川校长一路走好!"像被人用冰刀割了一下, ...

  • 巴渝宝贝晒出来丨现存最长的巴人柳叶剑,尘封2000年仍耀人眼目

    尘封2000年,经考古出土的一把柳叶剑仍寒光闪闪.刃口锋利.它,就是"巴渝宝贝晒出来"系列报道第十二集的主角--战国青铜柳叶剑.这把剑的主人是谁?制作工艺为何如此精湛?涪陵区博物馆 ...

  • 李耀文——2021巴西欧女奥代表队选拔考试第3题解答

    李耀文老师近期文章 2021-06-20   2021马其顿IMO代表队选拔考试第6题简证 2021-06-19   2021波兰奥林匹克(第二轮)第2题解答 2021-06-19   数学奥林匹克训 ...

  • 【原创】内蒙古|林夕泠:《漠北词·瑟瑟抖诗-7》巴音陪考二首

    原创作者:林夕泠|内蒙古阿拉善盟 漠北词·瑟瑟抖诗-7<巴音陪考二首> (其一)夜.魅惑,冗长.稻吐香,萤舞凉.霓虹醉街,山风敲窗.人间儿女痴,天涯明月狂.借揽星云入梦,任它烟雨遗廊.两鬓 ...

  • 现代画隐批评——沈耀初

    <画院画家>第二十三期 (福建省画院主办) 研究版块 栏目主持:罗方华 现代画隐批评 画    隐                                   文/洪惠镇 徐生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