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样本||沈学印:十年前,我回了趟山东老家(外二首)
蓝字
作者简介:沈學印 筆名曉哂、雪垠、慎重、繼續彈等,網名逍遙劍客哂。
曾供職於電視媒體,記者、編導、製片人,50年代初期生於祖國北方,長在雪鄉林區,先做學生讀書、當過下鄉知青(1968年6月在黑龍江邊的黑龍江省西克林國營農場當知青三年多,1971年調回市裡)。返城後學過烹飪專業、搞過美術創作、進過政府機關,最後選擇新聞媒體一幹30年,直至2011年退休。
業餘時間喜歡收藏、旅遊、偏愛書畫,也寫點東西。迄今已有3000餘篇(首)文學作品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星星》、《中國文藝》、《世界文藝》、《中國鐵路文學》、《作家報》、《大森林文學》、《黑龍江作家》、《黑龍江日報》、《伊春日報》等百餘家報紙、雜誌和《新加坡文藝》、新加坡《錫山文藝》、香港《中國文學》、台灣《葡萄園》、越南《西贡解放日报》、美國《新大陸》詩刊等發表;出版文學著作30餘部、編輯文集10餘部;榮獲各類國家和省級文學獎項30餘次。
係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生態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常務理事、伊春市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多家民刊名譽顧問、主編等;曾創辦主編《江海文藝·東北版》、《岷州文學·綠色風》、《雅海文學·綜合版》等10余年,出版民刊70餘期。現為《烏蘇里江·綠色風》雜誌社總編輯、《知青文学专号》編輯部主編。
十年前,我回了趟山东老家
文/沈 学 印
十年前 我回了趟山东老家
本是稻谷成熟颗粒归仓的季节
可被敬重的镰刀却闲置东墙 锈迹鲁顿
招人喜爱的收割及脱谷的机械已远走出嫁
庄户人家的大院里
两块石磨和一对碾子
在树荫的抚慰下凄然无语 默然无话
整整几个秋夜我都在思索
走出乡村和固守家园孰重孰轻
渴望土地和土地渴望该如何理解
白天我和一个个忧郁的老人对接目光
晚上我独自走进麦海去咀嚼粮食的份量
甚至在沉沉的夜色里
我想收获沉重 播种太阳
我想铲除贪婪 灭绝欲望
我想给农民的命根子多输入些养分与血浆
虽然我不能每年都来看望土地
但我沉甸甸的心里总在惦记
就像惦记我自己的母亲身体一样
对于山东老家
我只能像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
熟悉和陌生让我挺起使命与责任的胸膛
父辈留下的土地已经走过贫穷
可殷实的梦想并没有给我留下灿烂的珍藏
在村史展览馆的墙角处
一把犁杖成了寂静的风景
倒让我记住了岁月的辛酸
还有父辈对土地的牵情难忘
思恋一付变形的犁杖
板结的土地让你闲置的栉风沐雨
翻不起泥浪的田埂把你挂上了东墙
几双回归的燕子在惊叹中探问
敬重你的主人哪去了?
牵你欢畅的耕牛远走何方?
夕阳下,古老般的农夫
守着渺茫的情感独自观望
田野间,一排排夯实的混凝土
浇筑出冷艳的水泥墙……
此刻,我知道
你在说:“我的使命还没完成,
是谁在泥土面前强奸了我的信仰!”
我说:“不能耕作你就歇一歇吧,
失去欢畅也好,回到墙上自在风凉。
而我思恋的岂止是你一副变形的犁杖!”
麦子成熟了,却无人收割
我不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但我懂得如何亲近生我养我的土地
每一个农时季节的思念
都在我的诗行里拔节抽穗长满绿意
一年四季都与庄稼相亲相爱融为一体
偶尔有一天麦子成熟了却无人收割
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亲近土地的人
远走他乡变为城里的“永久”与“飞鸽”
离开泥土而在写诗的我才猛醒
原来自己的农民情结也是盗貌岸然的伪情节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