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强通法治疗经络外候中痛症的方案
这次主要阐述一下微针强通法治疗经络外候中痛症的方案。治疗痛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病因病机;第二,取穴原则;第三,手法。痛症在《内经·举痛论》里面阐述的很多,诸多病机里面,只有两个属于热证,其他皆属于寒证。说明在临床当中,疼痛多因寒邪客于经脉所致,少部分为热邪作祟。因为侵犯的部位不完全相同,所以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从病因上说,首先就是正气不足,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导致寒邪外袭,这是导致痛症的主要原因。外邪之中,六淫之邪都可以侵犯人体,具体到痛症之中,致病因素以寒为主。因邪气侵犯部位不同导致症状各异,当然仍以疼痛为主。当邪气客于肌肤,出现肌表的拘急,或者说类似于“桂枝汤”、“麻黄汤”证;若外邪客于肌肉,则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客于经脉,则表现为疼痛拘急;客于骨和客于脉的情况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内舍于骨、内舍于脉多见。
外候痛症的表现,主要以四肢部位疼痛为主,躯干部位也可出现,刚才提到致病因素以寒为主,但其他的六淫邪气也可侵犯人体导致痛症。比如风邪,风邪与寒邪兼夹为病,主要的表现除了怕凉、疼痛外,还有一点就是疼痛部位走窜不定。临床常见患者主诉关节疼痛,但是位置不定,时常改变,那就要明确,此时病机中必含风邪,再加怕凉,那么肯定又有寒邪。《内经》中有“周痹”一病,指的是疼痛部位走串不定;寒邪还可以和湿邪相合,这时候症状表现除了怕凉、疼痛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痛点比较固定,或多发,疼痛局部大部分会表现为凉、肿,外加畏寒、恶寒的问题,这是寒和湿相合的特点;寒和热、暑、燥相合的可能性比较小,临床当中主要是风、寒、湿这三种外邪杂而为痹。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是以寒与湿侵犯人体,但是导致了湿郁化热证,临床也比较多见。这时患者可能既有湿热又有寒邪。昨天杨大夫接诊的一位患者,疼痛局部摸着特别热,但患者自己又特别怕凉,这种情况在临床当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骨性关节病的患者,局部表现为红肿,触摸后皮温也高,但是患者就是怕冷。所以这样的患者就是湿郁化热,兼有正气不足或是外感寒邪。治疗这种疾病,给大家一个好的方子,就是阳和汤合四妙丸,或是桂枝芍药知母汤,但是桂枝芍药知母汤以驱散外邪为主,扶正的药物有,但不是特别多。而阳和汤中,既有温阳的又有清利湿热的,另外四妙丸专管下肢,所以合用的效果好一些。
疼痛这个症状并不都是由外邪导致的,外邪侵犯人体常有一个前提就是正气不足,但是临床中好多患者没有被外邪侵袭,比如我们常见的好多老年性疾病,患者有疼痛但是没有外邪,咱们最常见的一个疾病,坐骨神经痛。以前对于坐骨神经痛还做一个分类,分为根性的或者干性的,但是不管根性的还是干性的坐骨神经痛,有一些是由于正气不足或者是阴血不足,出现血虚以及筋脉失养,而血虚和筋脉失养完全可以导致筋脉拘急疼痛。这种情况也是造成疼痛的一种病机。另外,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都可以出现这些情况。另外,脾虚生湿,湿邪瘀滞于肌肤、肌肉、关节,也可以出现疼痛。仔细分析,从内因来讲,主要是由于身体的正气不足,这个正气的范畴包括气血津液、肝肾之阴、脾肾之阳等等。另外一个病因就是外邪侵袭,而最多见的就是风、寒、湿邪。临床当中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外伤瘀血,或者是由于正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造成的瘀血,或者是寒凝导致的瘀血。
那么从临床表现来看,风寒之邪可以导致疼痛,风与寒相合,特点肯定是疼痛走窜不定、怕冷怕风。那么寒湿疼痛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关节疼痛,局部肿、怕冷,甚至还有积液,这种积液抽出来是清澈的、不是浑浊的,这就是以寒湿为主。这种情况,我们刚才说了有一个叫“周痹”,《内经》当中还有一种情况叫“众痹”,“众痹”特点也是多关节受累,但是疼痛固定不移。大家记住,同样是多关节疼痛受累,疼痛游走不定的叫“周痹”,而疼痛固定不移的叫“众痹”。临床当中还有一种因湿热导致的疼痛,其特点为,在疼痛局部不怕凉,甚至怕热,皮温大部分升高,有肿胀,红肿热痛都可能出现,可能伴有肿胀、积液,这时候积液抽出来是浑浊的,还要看舌苔,湿热证的患者的舌苔都是以黄厚腻为主。当患者的证候是以湿热证为主时,我们就要按照治疗湿热证的思路去治疗。临床当中还有瘀血疼痛,瘀血导致的疼痛肯定是疼痛固定不移,并以刺痛为主,且夜间痛甚。另有一种血不养筋的情况,就是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的患者,患者有疼痛和拘急感,尤其是一走或者一累,症状会加重。所以我们要掌握这些病因的治病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那我们治疗就会顺利了。
治疗方法上,如果是外邪侵袭的,那我们就以驱散外邪为主,如果是正气不足的,就以扶正为主,有的时候就是扶正祛邪并用,因为临床上并不是单纯地外邪侵袭或者单纯地正气不足,因为正气足的话,外邪也侵犯不了。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体正气基本正常,但是外邪太重,也可以侵犯人体,这个时候就不是抵御能力差而是单纯地外邪太重。就好比数九寒冬,穿着单薄的衣服外出,这时候正气再足也抵御不了寒邪。所以说扶正、祛邪之法,有的单用,有的并用。
在针灸治疗这种外候中的疼痛,疼痛部位可能是位于经络循行之上,也可能位于两经循行之间,在微针强通法治疗时,我们强调应用首尾穴进行治疗,首尾必须用,止痛的疗效特别好。不管疼痛致病原因是什么,只要出现了疼痛,选用疼痛部位所过经脉的的首尾穴,就会有迅捷的疗效,尤以治疗实性疼痛为佳。不管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或是其他的疾病,都可以应用首尾穴,效果很好。当然,在临床当中还可以加用一些别的穴位,这时候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外邪侵袭人体,就要加用一些祛邪的穴位,假如是风邪作祟,要加用一些祛风的穴位,驱散外风的穴位主要有风池、风门、风府;如果是寒邪外袭,除了针刺治疗外,可以在局部加用灸法,这样的临床效果是不错的;假如是湿热为患,就以祛湿的,或者泻热穴为主,比如尺泽、委中、阴陵泉这些穴位。在应用首尾穴之后,再用上以上这些穴位,除了对症,还对因,效果是不错的。瘀血证的患者,必须要用刺血的办法,应用微针强通法治疗瘀血证的患者,如果患者不想放血的话,那首尾穴的刺激量必须大,这样才能达到疗效,刺激量不够,效果就差。以上这些都是以实性疼痛为主,如果是虚性疼痛的患者,我们要在应用首尾穴的同时加用扶正的穴位。气虚的患者可以加用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血虚的患者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因为气能生血,所以还要加用一些补气的穴位;如果是肾虚的患者,就加用肾俞、命门、志室;如果是肝肾不足的患者,加用肝俞、肾俞。再强调一次,应用微针强通法治疗外候疼痛的患者时,首尾穴是特别好用的。
在这之外呢,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好用的中药方子,养血蠲痹汤,这个方子名是我起的,但是方子本身是我上大学时一个老师的,现在临床用着觉得疗效很好,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病都要求辨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准确的话,如果是血不养筋,筋脉失养并有风寒侵袭的时候,应用这个方子,既可以扶正,又可以祛邪,还可以通络止痛。
所以这个方子的作用是养血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方子很简单,里面包含大剂量四物汤,用以养肝血,因为肝主筋,所以达到养血柔筋的效果。这时候的用量是各30g。再加用炙甘草10g,炙甘草和芍药的比例是1:3,就是一个芍药甘草汤,起到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效果,是使筋脉得以松解。当然,除了肝血不足之外,大部分患者有外邪侵袭,加用一些疏风散寒通络的药物,选用秦艽、防风和威灵仙,如果患者病程日久,我们还要考虑活血的问题,活血的方药中,比较好的一个方子就是活络效灵丹,具体组成就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这四味,当归在四物汤中已经有了,丹参药性偏凉,我们不用它,所以就是加上乳香和没药,这时候这方子组成就差不多了,但是好多患者除了风邪还有寒邪,现在方子中祛风散寒的量还不够,我们加用附子,我老师原方中附子量是30g,如果不敢用的话可以适当减量。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时候还会伴有下肢疼痛,这时候我们需要引药下行,再加用一个牛膝。如果觉得力量不够的话,加上全蝎,起到搜风通络的作用。大家放心,这个方子很安全,疗效很好,如果患者舌苔厚腻,证型不是血不养筋的患者,大家就不要用这个方子,如果是血不养筋的患者,那用这个方子,一般几服药症状可以明显缓解。也建议大家在临床当中除了针灸,也要把中药利用起来。
问:治疗痛症首先考虑首尾穴,但是首尾穴疗效欠佳时,我们选用什么穴位?
答:首尾穴止痛疗效不好时,选用镜面理论的对应点。
问:如果镜面理论的对应点疗效也不好呢?
答:那就先看患者的疼痛是以虚为主还是以实为主,如果是实性疼痛,就在本经上寻找哪一个穴位可以治疗疼痛,可能是郄穴、合穴、下合穴、原穴,这种情况就这样处理。
问:昨日急性腰扭伤的患者,我先用了膀胱经的首尾穴,又加上了水沟、后溪,但是疗效不理想,您之后应用了腕部的对应点和委中,最后疗效很明显,从这个治疗过程上看,咱们治疗这种痛症的整体思路怎么体现?
答:昨天的急性腰扭伤患者,是通过平车推到咱们诊室的,患者趴在平车上,一点都不敢动。之前你的诊断和治疗都没有错,但是就欠缺在刺激量上,这是一方面。另外,患者是一个俯卧位,如果这时候患者是一个仰卧位,按照你之前的选穴,疗效肯定特别好。返回来说,就是患者在俯卧位的情况下,你选用穴位针刺方向和角度都不好操作。所以说,你先选用了一些穴位,也有一些疗效,但是疗效不明显,这就是一个操作手法和刺激量的问题。后来我看患者这个体位确实不好操作,所以我选用了患者手腕部位的阳性反应点,针刺后患者症状进一步缓解,但是缓解后患者并没有完全起来,这种情况属于欲通未通的状态,最后我用了一个委中穴,委中穴又称“血郄”,其活血之力很强,委中穴治疗腰痛的话,肾虚的患者千万不要选用这个穴。这是一个泻穴不是补穴,它只泻不补,哪怕用补益的手法都补不上来,所以它最适用的是湿热腰痛,其次是瘀血腰痛。瘀血腰痛的针刺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放血;第二就是针刺以后应用重泻手法。昨天我在针刺这个穴位时做了一些手法。首先,针尖朝上,手指按在委中穴的下部;之后,我用叩法,自委中叩向承扶;最后摇大针孔。以上手法加起来起到一个典型的活血之效。所以扎完之后,不出半分钟,患者自己站起来了。但是,大家要明确一点,这套治疗流程下来,大家看到的是针刺完委中,患者起来了,就觉得都是委中穴的疗效,其实不是。这是前面用了微针强通法,强通首尾,达到将通未通的状态,最后咱们用委中穴推了一把,达到了最后的疗效,这就好比吃到第三个馒头才饱但不能说前两个馒头没用。这个治疗主要还有依靠咱们强通首尾的治疗作用。
最后总结养血蠲痹汤处方如下:
熟地30g 当归30g 白芍30g 川芎30g 炙甘草10g 秦艽10g 防风10g 威灵仙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附子15g(原方30g) 牛膝15g 全蝎10g
本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痹病) 血不养筋,筋脉失养的患者,请诸位临床运用时一定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随证加减,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