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伟华法官:我的诈骗罪研究

2021年是我参加法院工作的第二十八个年头,这二十八年里有二十五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在工作中,我深感诈骗案件中的疑难案件多,办理难度大。和很多人一样,面对办案中的疑难问题,我也曾试图寻求理论的指引。然而,当我打开刑法学教材的时候,却发现,一些刑法学教材大量引进德日的诈骗罪理论观点,讨论德日的诈骗罪判例。这些理论观点如同隔靴搔痒,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相脱节,无法用来分析解决我们现实中遇到的诈骗案例。
根据我非常有限的了解,德日刑法中的诈骗罪与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有几方面不同:
一、德日刑法中诈骗罪以非法获利目的为主观构成要件,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目的为主观构成要件,诈骗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不包括其他非法利益。
二、德日刑法对诈骗罪与民事欺诈不作严格区分,学者们普遍认为有些欺诈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强调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认为民事欺诈应受民法调整,不构成诈骗罪。
三、德日刑法认为诈骗罪是对整体财产的犯罪,因此,认定诈骗罪意义上的财产损失应该根据客观化的判断标准对比被害人财产在处分行为前后的整体价值,确定其整体财产是否有所减损。我国对诈骗罪财产损失的认定没有那么复杂,诈骗罪的财产损失就是非法占有的财物数额。
四、德日刑法对构成诈骗罪没有数额要求;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诈骗罪。
五、德日刑法中的诈骗罪法定刑明显轻于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德日刑法规定的诈骗罪法定最高刑均为十年有期徒刑,而我国诈骗罪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因此,将一些危害不甚严重的欺诈行为认定为诈骗罪,在德日等国不会导致明显的不公正,在我国则会造成轻罪重判。从总体上看,德日刑法中的诈骗罪比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范围更广,许多在我国不构成诈骗罪的行为按德日刑法则构成诈骗罪。
由于存在以上区别,在我国照搬照抄德日刑法的诈骗罪理论,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案例,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就诈骗罪的认定写了几篇文章,试图探索一种有别于德日刑法理论的诈骗罪认定方法。
在《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一文中,我通过对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总结得出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以行为人是否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作为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标准,提出了“行为人非法占有并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是认定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总标准”这一观点。行为人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必然导致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因此,我又提出:“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应当是不能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行为。欺骗行为尚不严重,不影响被害人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一般不宜认定为诈骗犯罪。”
这篇文章在实务界引起了一些共鸣。最高人民法院的同仁在《说刑品案》微信公众号转载了这篇文章,后又刊登在《刑事审判参考》第114集。此后,我看到有数十家网络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
该文的主要观点也被实务部门编发的案例采用。例如,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1342号《黄钰诈骗案——如何区分诈骗罪与民事欺诈》指出:“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最典型的诈骗案件是针陌生人的诈骗。在这类案件中,被害人不知道犯罪分子的姓名、住址,犯罪分子一旦骗得被害人财物就逃之天天,切断与被害人的联系,非法占有目的非常明显。对这类案件的非法占有目的判断,在实践中不会产生争议。但是,在熟人之间,判断行为人骗取财物是否属于诈骗,就要正确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看行为人是否有逃避偿还款物的行为。行为人取得财物后即携款(物)逃匿,躲避被害人催债;或者将财物转移、隐匿,拒不返还;或者将财物用于赌博、挥霍等,致使无法返还的,都属于逃避偿还的行为。二是看被骗人能否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一般来说,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应当是不能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行为。欺骗行为尚不严重,不影响被骗人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不宜轻易认定为诈骗犯罪。将能够通过民事途径救济的骗取财物行为排除在诈骗犯罪之外,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河北法院参阅案例第2号《肖军诈骗再审改判无罪案》指出:“犯罪行为不仅应具有刑事违法性,还应具有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将某种行为认定为违法,必须具备一定严重程度值得处罚的违法性。刑法之所以把诈骗行为规定为犯罪,是因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犯罪分子骗取他人财产或者隐匿了身份、住址,或者没有留下被害人主张权利的证据,或者将骗取的财产挥霍、藏匿等,被害人无法通过正常的民事救济途径维护其权益,不采用刑事手段制裁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刑法谦抑性原则,欺骗行为造成的损失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一般不宜认定为诈骗罪。”
在《论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一文中,我提出:“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可分为核心欺骗行为和辅助欺骗行为。核心欺骗行为是实现诈骗目的的必要手段,没有核心欺骗行为则不能成立诈骗;辅助欺骗行为是辅助非法占有目的实现的欺骗行为,没有辅助欺骗行为不影响诈骗的成立。有核心欺骗行为,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才成立诈骗。”我认为,区分核心欺骗行为和辅助欺骗行为对正确认定诈骗罪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欺骗行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揭示诈骗行为的本质,避免只要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就一律认定为诈骗的错误做法。
在《论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一文中,我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作了较为全面的解析,提出:非法占有是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违背权利人真实意思的恶意占有,还应当是逃避法律规制的占有;非法占有目的须具有排除意思,但不需要具有利用意思;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须产生于行为人取得财物之前。我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是希望司法人员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避免只要取得财物不想还就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错误倾向。
在《如何区分民事欺诈与诈骗》一文中,我提出,民事欺诈和诈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这两种行为的性质完全不同,民事欺诈是民事法律行为,而诈骗在民法上属于侵权行为;民事欺诈和诈骗的行为性质不同,决定了两者在目的、手段、行为过程、法律关系、民事救济的可能性、占有的效力,法律后果方面存在区别。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较彻底地解决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分问题,避免混淆民事欺诈与诈骗。
《认定诈骗罪的四条规则》一文是对上述观点的小结,同时也是在探索诈骗犯罪的认定思路与方法,即:审查行为人是否以虚假的意思表示使他人产生认识错误而交付财物,是否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违背权利人真实意思而恶意占有他人财物,是否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行为人的非法占有故意是否产生于取得财物之前。我希望这样一种“公式化”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准确认定诈骗犯罪。
这几篇文章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一名有些好为人师的老刑事法官的经验之谈。在这里,我不揣浅陋、无惧某些高学历有识之士的嘲笑,以一种王婆卖瓜的勇气推销自己的观点,只是希望通过交流、讨论接近真理,减少几个错案。陈兴良教授说得好:“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追求“天下无冤”,是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0)

相关推荐

  • 诈骗罪的出罪事由

    刑法通说一般坚持,构成诈骗罪有五大要素,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阻却诈骗罪成立.五大要素分别为,1.非法占有目的:2.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3.对方陷入错误认识:4.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5.行为人取 ...

  • 如何区分诈骗罪与民事欺诈

    <刑事审判参考>第1342号黄某诈骗案中裁判观点认为:被告人黄某虽然占用了被害人购车款65万元,但被害人从没有向黄某主张要回此款,并且黄某要求将购车款66.5万元还给被害人,由于被害人拒绝 ...

  • 制假无心真欺诈 借款诈骗案撤销丨冠文刑辩团队为某"借款型"诈骗案无罪辩护成功

    来源:编自冠文刑辩团队承办案件(人称均为化名) 房某诈骗案 --民间借贷与"借款型"诈骗的区分 [基本案情] 房某于2012年认识周某,后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其陆续以生意 ...

  • 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纠纷怎样区别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如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

  • 虞伟华法官:为什么要重视对诈骗罪的研究?

    诈骗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犯罪,也是构成要件最为复杂的犯罪之一.有研究德国刑法的学者学者指出:"纵观<德国刑法>分则的规定,第263条诈骗罪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构成要件.这不仅体现在该条规 ...

  • 有颜更有才! 华中大95后博士研究“治癌利器”取得突破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冀娴贤 杨亚 白净的脸庞.娇小的个子.甜美的笑容--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95后博士高敏似乎与平常人对博士的认知不太一样,她热爱科研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爱好者,甜美的笑 ...

  • 王方华: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导语 在11月8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王方华教授,发表题为<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的演讲.作为新一届C50+论坛轮值主席,王方华在演 ...

  • 诈骗罪研究1,欺骗装修构成诈骗罪吗?

    诈骗罪研究1,欺骗装修构成诈骗罪吗? 昨天有位初中同学咨询我一件事,他去年从深圳回老家装修房子,房子在澧县县城,毛坯房放了好几年了,自己一直在深圳上班,就没去管这个房子. 去年小区业主群有人说附近在新 ...

  • 诈骗罪研究3,骗术并没有越来越高明!

    诈骗罪研究3,骗术并没有越来越高明! 有小伙伴远房亲戚遇到一件糟心的事情,被骗了一百多万和一块百达翡丽的手表,去派出所报案后骗子抓到了,但是钱已经被花掉了. 先说个以前的小故事,零几年还在老家读高中, ...

  • 读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有感

    最近终于有时间看看书,读了下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启发很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的经验主义找到了理论支撑. 这本书在以前刚工作的时候看过,但是因为没有很多的实务经验,无法 ...

  • 诈骗罪研究4,朋友圈发广告是普通诈骗还是电信诈骗?

    诈骗罪研究4,朋友圈发广告是普通诈骗还是电信诈骗? 这几天,小伙伴拿一份检察院的起诉书和量刑意见书给我看,被告人张三在朋友圈发广告卖游戏账号诈骗了32000元,量刑3年,问我量刑为什么这么重.我们先看 ...

  • 诈骗罪研究5,朋友圈卖口罩诈骗为什么判这么重?

    诈骗罪研究5,朋友圈卖口罩诈骗为什么判这么重? 上一篇研究4说到朋友圈发广告卖游戏账号诈骗32000元属于普通诈骗而不是特殊形态的电信诈骗,量刑应该在3年以下,按照深圳法院以往的案例大概判1年左右. ...

  • 基石药业宣布普吉华抗肿瘤活性最新研究数据

    中证网讯 (记者 徐金忠)6月28日,基石药业宣布其选择性RET抑制剂普吉华在晚期或转移性转染重排(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中国患者中显示出了优越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这是继今年3月在中国获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