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妇女露丝靠盗捕中国大熊猫名利双收,获取巨额财富,为何晚年又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上世纪30年代,曾有个美国女人露丝(全名露丝·哈克尼斯)成功盗捕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大熊猫,被西方人称之为“熊猫夫人”。

然而,她名利双收后并没有余生富贵,最终落得个“病饿而死”的下场,想想被她盗捕的大熊猫幼崽的凄惨经历,露丝也算是咎由自取,遭受了天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自然博物馆展览出一张熊猫皮,惹得无数西方人患上了“看一眼活着的熊猫”的妄想症,中国的熊猫在西方是神一般的动物,有着无数粉丝。

当时的露丝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她的丈夫则是一名喜欢探险的科学家,名字叫哈尼克斯。

哈尼克斯从西方人对中国熊猫的疯狂热情中捕捉到了商机,他决定到中国盗捕活着的熊猫,带回美国牟利。

然而,哈尼克斯出师不利,刚到上海就染上重病,不治身亡。露丝得到丈夫的死讯,决定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

她为此放弃了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倾尽家产于1936年组建起一支探险队伍奔赴中国。

当年10月20日,在华裔向导的指引下,露丝的19人队伍从成都出发,不久后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抓到了一只出生不到十天的雄性熊猫幼崽。露丝为这只熊猫幼崽起名“苏琳”(露丝没搞清楚幼崽的性别)。

露丝为此欣喜若狂,她的队伍历经千难万险终有所获。露丝抓捕到“活熊猫”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露丝却不敢逗留,急匆匆带着“苏琳”到达上海准备出境。

露丝盗捕大熊猫幼崽的消息也被上海各大报纸报道,舆论汹涌,不断有人指责露丝无视中国法律,公然盗捕珍稀动物,还能大摇大摆出境,国民政府难道是“瞎子聋子”吗?

本打算装聋作哑的国民政府不得不出来“装腔作势”一番,以应对汹涌的我民意。

国民政府于1936年11月将计划乘坐“俄罗斯女王号”轮船离开的露丝扣押在海关大楼。

然而,美国政府出面了,他们向国民政府提出严正交涉,软弱无能的国民政府无法应对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恢复了露丝一行的自由。

国民政府海关更是登报特意将熊猫登记成“一只形状怪异的哈巴狗”,以此愚弄中国百姓,为自己的无能扯上一块遮羞布。

露丝带着盗猎的“苏琳”到达旧金山码头时,码头上挤满了欢迎的人群,俨然是迎接“王者归来”。

美国举国上下沉浸在获得大熊猫的巨大喜悦中,丝毫听不到一点关于“盗猎他国珍稀动物”的批评声音。

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以八千美元高价买下了“苏琳”,每个月参观“苏琳”的人平均达到几十万次,就连感动过全球无数孩子的美国盲人励志女作家海伦凯勒,这次都公然给露丝们“站台”,就为摸一摸熊猫。

露丝的冒险行动给自己带来了名利,除了得到丰厚的报酬,还红遍整个美国。1937年,露丝带着团队再次到中国,他们成功盗捕了熊猫“美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

1938年,露丝团队在中国盗捕时,一名成员为了获取幼崽,残忍杀害了一只成年雄性大熊猫,这让露丝感到良心难安,从此终止了盗捕行动。

之后,露丝以“盗捕熊猫”经历为题材,写出了畅销书《夫人和熊猫》,这让露丝一时间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获得了无数追捧盛赞,甚至收获了荣誉称号“熊猫夫人”。

然而,被盗捕的熊猫则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苏琳”和“美美”在动物园里受尽折磨虐待,其中“苏琳”于1938年在极度的痛苦中死去,死后还被贪婪的美国人制成标本,展览至今。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红极一时的熊猫热在西方有所冷却,“熊猫夫人”露丝也逐渐被人遗忘,潮水退去,露丝无奈裸泳,失去经济来源的露丝逐渐陷入困境。

战争中,露丝和许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一样艰难,人生的最后几年,露丝都是的饥饿交迫中度过。1947年,露丝孤独地蜷缩在匹兹堡一所廉价旅馆的角落里去世。

看完这个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上世纪初期,我们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整个国家都面临着“生死存亡”,何况大熊猫的命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