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做个有准备的人

中医“冬病夏治”逐渐盛行,贴三伏贴,做艾灸,是借天时治病。立秋节气后,三伏天还有“秋老虎”仍在白天持续燥热,中医有称为“长夏”。而此时早晚渐起的凉意,在告诉我们天地阴阳已在悄然转换。
中医治病,讲求开“时方”。在与时俱进处,中医治病之外,更讲“中医治人”。
冬病夏治的精神之一是寒病热治。广义冬病夏治的核心是——做个有准备的人。是未来冬天的病现在夏天把它治了,不仅仅是过去冬天的病,今年夏天治。
这怎么解读呢?
人生真正的冬病夏治,是未来40-80岁之间的病,40岁之前把它治了,也就是在人生的夏季(20-40岁)。我们真正要教化的是什么?要面对的是什么?以前没面对的,现在要补课的是什么?未来冬天我们会得啥病?
60-80岁人生冬季都要面临的广义的病——老了,身心状态更差了怎么办?心不安怎么办?往哪去不知道怎么办?这些病,主要病在哪,趁夏天把它治了,这是贯穿整个冬病夏治的核心。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治未病,《黄帝内经》讲“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是冬病夏治的根。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得啥“病”,现在是不是需要去想想呢?
中医有“望闻问切”诊法,我们说问诊,那先问问清楚自己。
冬病夏治深挖一点,就是未来自己哪块要病,甚至现在都已经病了,未来只会病得更严重,怎么办?
冬病夏治是——断寒根!
这个“寒根”是广义的,冬天的相是寒冷,老人的相易孤独,这是人生的寒。从根上断寒,以终为始,用“离火”来点亮人生,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断寒根,身上热透、心上热透、行为上也热透。相当于你真是给自己买了保险。
道在平常,不离日用,我们依止《黄帝内经》落实到“衣食住行”的生活中。
“衣”上断寒根:
热天带护腰,护住腰部带脉,“关元”贴暖宝,逐渐排出集中在小腹的寒;
冷天穿棉裤,“命门”贴暖宝,减少肾阳消耗,不欠新的风寒债。
“食”上断寒根:
夏天切忌吃冰冷食物。“冬吃萝卜夏吃姜”是冬病夏治的一个民间依据。夏天要吃热的,姜是温和的、温热的东西;冬天寒冷,偶尔吃些冻梨冻柿子还可以。这是用顺法,顺应天地四时。那么多人夏天吃冷饮雪糕冰可乐冰啤酒,为什么看不到夏天不能吃冰东西?如果真要说吃下去中毒,谁还敢吃?正因为当时吃下去好像没事,表面还挺舒服才是问题。夏天冷饮吃得痛快,必然是把冬天的病提前了。相当于把能量提前提前再提前,冬天的病提到秋天了,提到夏天了,甚至提到了春天,年纪轻轻得大病,到后天之本脾胃一坏,不吸收了,人就完了。

“住”上断寒根:
我们把自己的家安在何处?用心去回想或者感受:这个家住进去后,自己和家人的身、心、事业,是状况百出?还是蒸蒸日上?家“和”万事兴,不仅仅指家里的人与人和,更是家与天地和。一个好的空间,会让人感觉放松、舒服;而与天地失和的地方,会让人感觉阴寒,不舒服。心堵、心灰意冷是“住”显现出来的“冬病”,点燃志向,去探寻与“天地和”的舒展空间,契天合道,身安、心安。
“行”上断寒根:
从“广义断寒根”的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一生,作为医生、养生师,也站在现在这个思考维度,去给别人思考思考:未来要得啥病?现在把未来要得的病给治了,是治未病。如果你现在想的都是过去那点事儿,要不要管?要管,债要还;不欠债要做。
一个智慧的人是用今天解决明天的问题。如果每天都在解决昨天的问题,是滞后;解决明天的问题、后天的问题,叫领先。不是跟别人比,是跟自己比。我们每天花多少小时解决过去的问题?花多少小时解决未来的问题?学习也是一样,有多少时间是解决过去的问题?改知见。有多少时间是帮助你解决未来的问题?解决未来的问题叫智慧,解决过去的问题叫补课。中国文化很精准,很精确。

先见之明
你是不是要去思考思考:我学的东西,是解决过去的问题,还是解决未来的问题。总是在解决过去的问题,就总是在跟着病跑,这本身就是个最大的问题。最后,病也没解决,人也死了,求医问药治病的一辈子,这样的生命是寡淡的。《内经》“治未病”的解读里讲过,医生不能跟着病跑,要走到病的前面。
今年夏天治去年、前年冬天的病,那不是真正的冬病夏治,那是跟着病跑。这个解构我们没透过来,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做的很多操作,或者在帮别人做的一些操作,是在帮别人还钱、还债。因为他前面吹了20年的风扇空调,吃了20年的冰淇淋冰啤酒……然后到你这来调理,为什么很多治疗刚开始看似无效?病是怎么进去的,还要怎么出来。通过20年积累下来的病,同样需要花时间来排除。我们开始养生,吃早餐粉、喝热茶、贴暖宝、穿棉裤……首先是还20年来吹风扇空调、吃冷饮的债;其次,不好的习惯会要命,要逐渐改掉,养成好习惯,这只是不欠债;接着立志,不断刷新,让自己有持续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攒资粮。
当我们哪天开始想想——“冬天”会得什么病,未来会得什么病,你就有了《易经》讲的先见之明,就真正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就进步了。这是冬病夏治的标准答案。中医在这样一个维度去思考,就会突破以偏纠偏的困局,成为致中和的中医,未来就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智慧,就超前了,不再跟着病跑。医生如此,养生师如此,人生的智慧也是如此。


文字:健颐舒院
排版:卢薏
审核:公众号审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