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成年人身边也有家长盯着……
以下文章来源于罗玲的空间,作者罗玲

罗玲的空间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我们这些成年人,如果身边有个家长盯着,每天不知道会被数落多少次:
▲等胃疼了后悔了?吃的时候想什么呢?非得去医院长记性?!
▲知道要早起,昨晚还熬夜?!也没干什么正事,就捧个手机看!
▲人家宝妈也是第一次做这个菜,也是照着视频做,她怎么每次都成功,你每次都做砸!
▲考那个证有什么难的?每晚少看点手机拿出一个小时复习,也就拿下了,你怎么一点苦都吃不了?!
▲这个路线上次就堵车,怎么还走?出发前为什么不看看路况?
▲跟我抱怨老板让你加班有什么用!你去找老板讲理啊!
▲早几年就看不出来这个行业得转型吗?惰性太强,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改变,越观望越没机会!
▲你怎么连个朋友都没有?总宅家里哪行!不交往越来越闭塞,什么都不知道了!
……


理解孩子读懂孩子
只能说,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犯错,错误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并非长大了就自然地变得胜任一切。
而这种唠叨无论对谁来说,都无济于事,只能把心情搞坏。
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脑子里没有这些自责抱怨的声音,我们此刻就少说。多建设性沟通,对所谓的错误有个健康的态度。
对错、成败,都是以某个特定角度判断得来的,并非绝对或永久。
实际上,它只是某个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总是用自己的“你这样下去就会变成坏孩子”的眼镜来看待自己孩子——
问孩子问题,孩子在想怎么回答,被看作“居然敢不回应”;
孩子想和爸爸妈妈合作做事,被看作“你怎么不能自己做都这么大了”;
孩子有自己的观点,被看作“太不听话了”,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被看作“太不虚心了”,或者是“真是故意捣乱”,有好奇心、想象力,有各种小乐趣,统统被看作“就想那些没用的,有那功夫背俩单词多好”……
大人理应比孩子更懂得换位思考,懂得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
放下我们的各种预设判断,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读懂他,这本身就会给他的成长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