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到哪都一样
一
旅行的颠簸,让人身不由己。旅行如同生命,一开始就进入了设定好的轨迹,遇到必然的美好和麻烦。不同的是,有时旅行自己还可以选择,生命没法自己设置,只要开始,直到死亡方能停下。到俄罗斯的第一件事定是找个不要钱的厕所,这也是导游能力之一。我也是郁闷,俄罗斯市场里的厕所尚需15卢布,整个场经营较为惨淡,场里只有中国人热闹非凡,消费力十足。唯一安慰我的是兜里揣了近2000多卢布,其实不过人民币200,可以消费可以感受欧美人到中国的消费之感,当然,上个厕所也是挺贵的,钱到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最能刺激感官的,钱最能说明你还在生活里打转,弄得人聪明计较,糊里糊涂。
身边的导游在介绍,语言非常的直白,或许导游的话不应该提供思考的养料——俄罗斯是一个没有假货的民族,他们再怎么狠不会对自己的老百姓下手,别看布市这座小城的基础设施好比我们中国的五六十年代,但没有假货,人们买东西非常的放心,好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癌症。这座小城人口与对面的黑河差不多,但幼儿园小学就有二十多所,大学就有五、六所,他们都是就近入学,没有听说过补课,人们的生活都比较安心。导游说着,车子在出境的路上颠簸着,似乎俄罗斯这个国家穷的把钱都花在了老百姓的生活上,一如我不太清楚,为何我们总说国家对自己人不好,要把钱送给亚非拉,喜欢做门面工作一般。从国家层面到个体旅游,我不想说什么发展与理想,我只想说生活到哪都一样,规格再高的旅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还是吃喝拉撒的问题;再厉害的人最终要考虑的问题还是衣食住行的问题。
二
第一次到黑河,因为对岸就是俄罗斯了,牵着对俄罗斯巡回画派油画的联想,天上的白云像极了油画,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油彩味很浓,地域把云养成了这般姿态,煞是好看,让我忘不了画画这个生活的习惯。这些年来,我没画什么东西,但先前画画的经历,让画画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到了一个地方不愿拍照不想东奔西走,就是想找个地方,安稳地坐上几个小时画点画,有时会苦笑自己,如果是为了画画真的不需要走这么远,受这旅游颠簸之苦,人有时真的是自己在折磨自己,还会给折磨自己一个理由及意义。生活总需要一个佐证,一个结果,旅游从来不是目的。
我不相信人的好奇心,有时好奇心还会害死人。我不相信一个周游列国之人所称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到过与活过给人感受不会是一样的,到过不少地方那是显摆,活过很多地方是对自己有所交待,喜欢对自己有所交待的人不会热衷于旅游,他们热衷于思考,而思考之人不会在意旅游的热闹与繁多。每当我看见旅游团的热闹,我想中间一定有不少寂寞的灵魂,他们弄不清楚旅游的意义,任身体摆荡去缓解生活的压力。有些人想通过旅游来释放生活的压力,哪知旅游本身就是生活。
我不排除生活的未来性,但眼前的肉串,眼前的一卷手纸来得更加真切,旅游累了,会更加关心宾馆休息的质量,而不是下一个景点的特别。生活的繁琐的确需要一种热闹来化解,好比你不可能一个人去吃火锅一般,我们的生活更像火锅,人多势众,有滋有味,就怕你敏感地觉得火锅里满是人家的口水,从而离席而去。
三
俄罗斯人吃饭离不开土豆,面前冰冷的土豆泥,加茴香的土豆汤虽没有颜值,但味道还不错。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一部关于土豆的动画片,讲的是一个魔法师需要吃大量的土豆泥才能有魔法,每当中途没有魔法了,就要赶回自己的城堡,亲自削土豆皮,自己把土豆弄成泥,然后自己吃才能恢复魔法,现在回想起这部动画片,着实很有现实意义,魔法师再厉害也是要吃饭的,魔幻里到处都是现实。
我很早就到外地求学谋职了,离开家离开母亲饭菜的味道,意味着吃饭就会成为现实生活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每天吃什么,在哪吃,如何吃都会袭扰着我,实惠又有味道的青椒土豆丝盖饭自然成了首选,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在吃青椒土豆丝盖饭,吃腻了,就换个青椒土豆片炒饭,又或者炝拌土豆丝配饭,饮食记忆里对土豆丝是又爱又恨,没东西吃的时候总会想起土豆。哪管土豆原本不是我们中国人地道的餐点,几百年的功夫改造了我们的味蕾,习惯着异国他乡之味。
跟团到了俄罗斯,没有想过自己再去点菜,跟着团餐将就,每个人心里都在劝慰自己——到外面是这样的,吃不惯就忍着吧——每一次的旅游都是在挑衅自己的味觉习惯,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多年的饮食习惯,不是几次旅游就能打破的。你会发现旅行到了最后,还是为了找寻家的味道,那种熟悉的饭菜之味。与我一同到俄罗斯的父母,定是带着湘潭的萝卜干、鱼嫩仔、剁辣椒,带着家乡的辣味上路方能安心,俄罗斯的土豆泥里加点湖南的辣椒何尝不可。
四
闲着没事,在黑河老姨家看电影《五亿探长雷洛》,刘德华的经典港片。还是老港片韵味,老片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物无论是长相还是演技,在故事里就对,每个人的表演都在状态里,影片最后一句台词,很是动人。雷洛在老香港经历了风风雨雨,利用职务贪污了很多钱以后,终于赶在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前收手了,移民到了国外。站在他乡的院所回忆着自己从毛头小子到香港总探长传奇的一生,这时,管家唤老爷来吃饭,雷洛就问管家: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管家思考着,雷洛自问自答:就是为了吃饭。这个答案意味深长,中国人太在意吃饭了,中国人可以从饮食上生发出太多的文化讲究来。
逛着黑河的夜市,小城干净而繁闹。广场上塞满了人,广场舞动、聊天互动、孩童追跑、拍照留念,真是人头攒动,乘凉有个好去处,哪管对岸就是俄罗斯,哪管对岸的岗哨。到了小城,很自然就有一种让人慢下来的节奏,满是生活的气息。夜宵自然少不了,见着东北人夏夜在外撸串的情景,谁还会管夜晚不要吃东西的养生道理,活的不痛快,活到万岁又有何意。我喜欢吃东北的烤茄子,把茄子从中间剖开摊平来烤,撒上油汁,放上满满的蒜泥与香菜,再来点小米椒,真是诱人,我觉得烤茄子既有东北味又有湘味,味道不一般。
现在的夜宵摊点无论再小,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买单了,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可以很快地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但解决不了生活最本质的问题。如医疗机械发达,无法停止人生病;如城市现代化,无法停止人的欲望。胡乱想着,为了给散步一个理由,夜宵自然是吃多了,我发现人饿了很难思考,吃饱了也很难思考,我想的问题一直在打转,没有答案,想法没有新进展。
五
俄罗斯的小姑娘好看,身材比例非常好,个个有模有样,走起路来都像走在T台上。我一直认为相貌可以欺骗人,但身材不能欺骗人,俄罗斯少女身材带着气质尤好,看来亚欧混血不是白混的。到了我在这个年龄,看美女不能说没有欲望,但我发现我看美女有些看儿媳妇的感觉了,觉得这个女生应该会跟我儿子很配。我觉得普通人还是要生儿育女的,能把你的精力分散,能把你的欲望消解。我当然认同天才及怪才可以不生养孩子,他们需要集中能量去改变世界,但大部分的人是需要按着结婚生子的人生步骤去抵抗生活的无聊与荒诞的,即使生活本身的答案就是无聊与荒诞。
过去我认为要体会少女变成妇人需要一部《红楼梦》的距离,现在我觉得走在俄罗斯布市的街头就能让人领略生活的现实。上了年纪的俄罗斯妇人很少有好看的了,大多都是水桶腰,不能说丰满只能是肥胖,身材走形,毫无韵致,完全找不到其少女的影子。不知是否他们的甜食吃的太多,大小超市塞满了酸奶、格瓦斯、冰激凌、巧克力等,少女的美好转化成了对生活的确认,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幸好妇女的身旁站着其女儿,生活的重蹈,生命的轮回,或许生命本该有这般感慨。
我到国外总体的感受,就是他们的人长着一张没有受过委屈的脸,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服务员,都是制服整齐,微笑示人。这不,在我面前清理杯盘的女生长得很是精致,超短裤把雪白的身体衬得非常的高挑,端完盘子她也会玩手机,也会冲着厨房抱怨几句,看着中国旅游团进进出出,清理收拾,收拾清理,生活到哪都一样。
六
黑河七、八月份的日子最是舒服,晴空万里,微风阵阵,可去俄罗斯的口岸入境大厅的过道被江水淹没,我们得需要准备拖鞋、擦脚布等,涉水而行方能入到大厅。听说是上游下雨,然后俄罗斯为了增加地盘而填江造成的,导致我们这边成了低势,水到了这边排不出去。淌了水,入了江,说是什么酸奶、种子不能带过去,要不俄罗斯那边查了出来还要罚款,吓得我们连忙喝奶捣腾包裹。听说他们那边并不太欢迎中国游客,黑河与布市旅游交往30多年了,不管旅游淡季还是旺季,人家还是按点上班,从不加班,不提供任何方便,在他们的意识中,赚钱不是首位的,而是你们这边来了这么多人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因为俄罗斯入境真的查得很仔细,他们按规则来,每个人都差不多要两至三分钟,工作效率在我们眼里可以说是真慢,毫无效率可言,连过江的船也得凑够了人往返,平白无故消耗了我们很多的时间。
我接触俄罗斯巡回画派较多,晓得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的文学高地我也曾领略,俄罗斯幅员辽阔以及夏昼与冬夜极长,皆赋予俄罗斯人沉稳思考的气质。听到过很多关于俄罗斯人的说头,说什么这个民族总有一天会起来的,因为他们再饿也能排长队领救济面包,宁愿不吃饭,省下钱来也要每周去音乐会和美术馆。可当我真的踏入俄罗斯疆域之时,我见着他们边境这边没有水,超市附近、教堂附近大白天就有酒鬼直着眼瞪着你,他们也有小贩拿着旅游纪念品,操着夹生的中国话,围着你转希望你能掏钱。他们的年青男女也当街亲吻,不时露出自己的纹身,在街头很容易见着有人政治演讲,说明自己的立场,大家围观好生热闹。我总是带着生活的心态,普通人的心思来看待旅游的一切,高兴不起来也谈不上什么失望,每天任由旅游安排着走来走去。
七
从黑河回到长春一路下来,带着孩子有些辛苦,我并不喜欢旅游,还是那句话身体容易旅游,心很难旅游,人很难真正地放松下来,有时候带孩子比上班还累,可生活督促着我不要习惯安定,为了假期南北方家人团聚,借着旅游一聚是目前较好的法子。在外待着,很容易把注意力都搁在吃喝拉撒上,很难有心思想些东西,写会东西,精神很难集中。人奔走在路上,就容易生病,头很重,眼睛泛红,全身酸疼,热伤风,人一病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到了医院,人山人海,仿佛就在北京,人入了医院才更容易接触到生活的本质。
在爱人的家乡长春停留一段时间,算是搭救了我,一头钻进了书店,在书中旅游。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果几天不摸书,就觉得有点慌。在黑河待了几天,没有发现书店,在俄罗斯更不可能去逛书店了。中国的城市总是饭店多书店少,我理解“民以食为天”,但精神食粮也不是白说的,书店才能完全体现一座城市的质地,这是我一个喜欢买书人的私语情话。
当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我以为很是丰富,可越是丰富越显出一种浅薄。这种浅薄直击生活的无聊与荒诞。我经常吃饱喝足后懊悔自己吃喝太多;我经常在洋洋得意演讲后懊悔自己说得太多;我经常面对超市的货物架真的有种无东西可买之感;面对这么多的饭店不知道要去哪一家;面对书店里这么多的书不知要拣哪一本来买,人总是在纠缠中过活一辈子,到了当下,有趣的人越来越少,敢说真话的人也越来越少,每个人受的教育差不多,说的话也一样,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似,生活的本质在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