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志记忆(续)
杂志记忆
一个人对杂志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且包含着些许的人文情怀,一如有人爱好书法,有人喜欢音乐,有人热衷文学,有人偏爱旅游,而我却对包括杂志在内的书籍情有独钟。拙文《杂志记忆》在平台刊发后,志趣相同者皆心生共鸣,自己对杂志的那份深挚感情,或多或少都萦绕于脑海,始终挥之不去。
一
从上初中起,我就怀揣着文学梦想,奢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变铅字上刊物。高中时,同班同学的一首小诗刊发在当时甘肃省三大刊物之一的《红柳》杂志上,曾引来了不少同学羡慕的目光,甚至在年级几个文科班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投稿,梦想有一天作品登上杂志的大雅之堂。
其实,我所上稿的第一篇作品既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而是组字画。当时还在上初中,因为喜欢画画,就用六部电影片名创作了一幅“铜奔马”组字画,被《新电影》周报刊用,后来荣幸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被校长点名表扬过。我的真正投文学稿始于1985年1月创刊的《武威报》,当这份地方周报迈着蹒跚的步子降临后,我将学写的诗歌等作品,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工整地写上报纸地址,郑重地投入邮筒。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某天打开报纸发现散文诗《古长城遗址》被采用,一下子激起了19岁的我的创作欲望,后来坚持练笔写稿,瞅机会尝试投稿,陆续有多章散文诗被《武威报》采用,青春创作之梦就此被点燃。
上大学期间,我把课余时间基本都交给了图书馆,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有一本《飞天》因其在综合文学刊物中有国内最多诗歌版面,又有“大学生诗苑”这一久受欢迎的诗歌专栏,故对此比较关注,也特别喜欢读刊发的大学生诗作。当时校园诗歌风行一时,各种自建诗社自办诗刊纷纷亮相,受其影响,加入了学院诗歌社团,学习诗歌创作,作品得以在校诗刊《沙龙》上发表,后被吸收为《沙龙》编辑。看到《飞天》有“大学生诗苑”栏目后,萌发了投稿的念头。记得那是一个秋天下午,我与同宿舍的一位诗友相约,带着创作的诗歌稿件,连同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一同来到了位于兰州东岗西路的飞天杂志社。敲门走进位于三楼的编辑部,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男编辑热情地招呼我们,并自我介绍姓张,给我们让座。我们既受宠若惊,又局促不安,忙将诗稿从口袋里掏出来交到他手中,说您忙我们不打扰了。张迅速翻着看了看后,把我们写的诗作留了下来,末了还勉励我们要继续多写稿、多投稿,然后送我们走出了编辑室大门。事后我们才知道他就是负责“大学生诗苑”的责任编辑张书绅。
说实在的,对于三十五年前的青年学子来说,我们对心仪已久的杂志编辑往往怀有一种虔诚而敬慕的心情,能见到编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也没对发表诗作抱有希望,只想碰碰运气而已。大学几年转瞬即逝,我们的稚嫩诗作最终没有被《飞天》接纳,但校内外一些诗友的作品偶尔会在《飞天》上露露脸,捧读他们的诗作也倍感亲切。后来,《飞天》杂志专门推出“大学生诗苑”合订本,我曾有幸购得一本留作纪念。光阴似箭,岁月如流。随着网络文学的迅速兴起,《飞天》与其它杂志一样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如果想读到它也只能通过邮局征订了。
参加工作以后,我来到了一家大型生产企业,在从事宣教工作的同时,不愿放弃热爱的诗歌。因有了工资收入,便通过邮局订阅了《诗刊》《星星》《绿风》等诗歌杂志以及安徽的《诗歌报》等。《诗歌报》最初以对开四版大报形式出版,不久正式改版为杂志,成为国内比较前卫新潮的一份诗歌杂志,并连续征订了多年。其间,我坚持向《红柳》杂志投稿,经过不懈努力,一组散文诗作终被1989年第3期《红柳》采用,圆了文字变铅字的梦想,开始了与《红柳》的亲密接触。可惜的是到了1996年,《红柳》因种种原因停刊,此事引起了省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强烈反响,许多名家纷纷挥笔撰文,为《红柳》呐喊奔走,一直未果,让广大文学爱好者唏嘘不已。如今静静躺在书柜中的那些《红柳》杂志,见证了她在繁荣地区文化事业、培养本土文学新人等方面,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活跃于我省或全国文坛的不少中青年作家,最初多在《红柳》崭露头角,才开始步入他们辉煌的文学之路。
对于有熟人作品的杂志,凡看到必定购买。在我的书柜中,就有两本《十月》杂志。高中文科班学霸睿君,北大中文系毕业入职后,文学作品厚积薄发,常有散文作品见诸于报刊。他的《远离京都》《岑参的光响》两篇散文就先后见刊于1994年和1996年的《十月》杂志,要知道一般人想上稿《十月》那是不敢想的事,而对于还不到30岁就能攀上《十月》高峰的睿君来说,文学修养和才华已超过一般人甚远。这两篇散文,前者反映了作者远离校园五年后的心路感怀,后者则是岑参于唐天宝年间两次从军边塞的艰苦历程,这篇万言文化散文是作者潜心研究岑参的心血之作,字里行间闪烁着对唐代诗人岑参的敬仰之情。每每捧读这些杂志犹如与友晤面,多有感悟与收获。
二
与纯文学类杂志相比,一些专业杂志也让我难以释怀,因为它们在枯燥的工作中带来了乐趣。本世纪一零年代,记得有本《金融队伍建设》杂志在金融改革大潮中不断发展起来,成为了工行思政建设及企业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
彼时,我在单位行政办、党委办及宣传部门已任职多年,兼职负责宣传教育等多项工作。看到《金融队伍建设》杂志后,立即被这本印刷精美、装帧新颖、图文并茂、栏目独特的杂志吸引,并开始关注并研究它的用稿风格,之后我从一名普通读者,慢慢发展成为热心撰稿的作者,把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提练挖掘,通过积极采写稿件,仅在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期间,就先后发表了《工行唱响和谐曲》《服务客户那些事》《业余荐稿苦亦乐》等数多篇稿件,内容遍及“企业文化”“党建专页”“优质服务”“经验交流”“休闲天地”等栏目,有些稿件同时还被《城市金融报》采用。这些文章既是工作的总结回顾,又是练笔的创作成果,每每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刊和稿酬,那种在劳作之余获得的成就感总能长久地荡漾在心田,回味无穷。可惜,这本杂志后来止步于停刊。
我曾和《武威工作》的一位主任编辑相识并结下了深厚友谊。《武威工作》是市委机关刊物,纯属工作学术内部交流刊物,除刊登市委政府领导的讲话外,基本上刊登的都是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调研报告和实践探索理论文章。多年来,我的这位朋友一直做执行主编,他经常与我保持联系,主动向我征集企业形象宣传稿,借助这一地方政府平台,我积极配合,撰写和整理文稿图片,利用封二封三重要版面,先后多次为单位做企业形象展示宣传,同时还自己撰写了精神文明建设、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刊发在1998年至2002年的杂志上,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创建和业务经营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以期扩大企业形象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为促进业务发展营造出良好环境。
几番风雨初心在,卅载年华岁月温。在办公室重要岗位上为人作嫁衣,默默奉献三十年,经过机构改革的洗礼,抱定党员的初心使命,继续在新岗位履职,工作依然踏实认真,从无懈怠之意。好在与一些新杂志邂逅相遇,如全国金融工会的《中国金融工运》等又成为了新的朋友。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我撰写的《人有好“家”才能“威武”》,在2019年第12期《中国金融工运》杂志上发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讴歌中国金融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我还参加了中国金融工会于2019年8月开展的以“中国金融工运记忆”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活动揭晓,我的《我行的工会工作记忆》获得了三等奖,后作品被中国金融工委结集出版。
当然,还有许多杂志,如《西部金融》《甘肃金融》《秘书之友》《保密工作》等,这些案头常备的杂志,也都是多年工作和学习的良师益友,尽管有些现在已不看了,但过往却让我难以忘记。在余后的工作生涯里,也许仍会有喜欢的某种杂志,也许仍会有新的作品发表。
三
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爱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我来说,有一本《城市金融报刊工作通讯》一直深深印在脑海。它曾经在我默默耕耘的道路上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我工作之余的写稿、投稿、发稿上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使我终身受益。
这本创刊于1989年初的小刊物,是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城市金融》编辑部牵头创办的为各地城市金融报刊服务的刊物,从创刊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金融报刊通讯员的关注。
《中国城市金融》杂志1987年创刊,是工总行主办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金融刊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全国各省工商银行系统都创办了自己的金融报刊。其中,我所在上级行创办的《甘肃城市金融》杂志就备受关注,我经常为它写稿投稿,有多篇理论文章发表于此,为评定专业职称、提高业务素养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当时各省行报刊之间缺乏正常的、经常的、必要的联系渠道、存在着不甚协调的问题,尚未形成合力,从而影响了城市金融报刊作用的更好发挥,于是《中国城市金融》牵头创办了《城市金融报刊工作通讯》。
这本杂志封面设计淡雅、简约、朴素,为32开本的刊物,出版周期为季刊,在八年时间共出刊28期。虽然只是短短的八年,但它众多的栏目,通俗的文章,在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广受行内读者的好评。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从书橱里重新翻出这些尘封“过时”的刊物,细细地翻阅着,慢慢地品味着。那些“编辑笔谈、写作辅导、经验介绍、金融宣传、通讯员之窗”等众多的栏目,现在看来仍然是那么熟悉、亲切;篇篇短文仍然是那么耐读、受用。在过去十多年间,它们对我潜移默化的帮助,始终愉悦着我的工作之旅,使我在业务宣传工作上受益无穷,仅在各级金融报刊上发表业务宣传稿件达数百篇。
就在城市金融杂志,以其俊丽的姿态,清新的格调吸引着人们,处在蓬勃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清理整顿内部报刊杂志的政策。1996年第3期杂志上,一则重要启事宣告停刊。这本小小杂志,曾经带给我们耕耘与收获的喜悦,欢乐与期待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工行业务宣传历史的一页中。在这次清理整顿中,包括《甘肃城市金融》在内的各省级类自办金融杂志也一并拉上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帷幕,悄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悄悄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带给我们温情的回忆始终难以泯灭。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融媒体”时代,纸质刊物有的或已停刊,有的或已华丽转身,以APP、公众号等形式重寻定位。尽管一些杂志失去了往日市场,但大部分坚持下来的杂志,它们的风采更加靓丽无比,魅力十足,不失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创新求变的本质和宗旨,标新立异地存在于世。在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虽然电子媒介有其传播快、时效强、受众广等特点,但杂志这一传统纸媒仍是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载体。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杂志仍将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传播介质。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赵春辉,笔名、网名春回大地,甘肃武威人,曾经的文学爱好者,有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微刊平台。现为“冬歌文苑”主编。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