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彼岸无花

  浮生若梦,彼岸无花——谈詹姆斯·乔伊斯希望的幻灭

  胡晶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在西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尤其以长篇意识流小说而闻名于世。《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集。《阿拉比》和《伊芙林》就是其中的两篇小说。在这两篇小说中,主人公都经历了一个由希望到失望甚至绝望的过程,这种相似性不但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当时的都柏林,整个社会处于瘫痪之中,乔伊斯对都柏林人彻底绝望,他想通过逃离来摆脱现实的希望最终破灭了,最终的顿悟证明这种瘫痪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

  关键词:希望 幻灭 阿拉比 伊芙琳

  一、麻痹的都柏林人

  1882年2月2日,乔伊斯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乔伊斯的作品多以他的故乡都柏林为背景,在乔伊斯眼中,都柏林人的不幸并非完全来自于社会,也在于他们的自身。都柏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只会循规蹈矩地去生活,他们的思想被社会所束缚,甚至凝固,就像是生来就被戴上了枷锁,不会反抗,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想反抗常规。他们的生活很平淡乏味,没有理想,也没有决心,甚至没有奋斗的动力。他们根本就是不会想要改变现状,只是顺其自然的活着,浑浑噩噩的活着。

  从小孩子,到步入社会的成年人,都柏林人在心理上、行动上都过于麻木。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乔伊斯鲜明地表达出了他创作《都柏林人》的宗旨,他说:“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章精神史。我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乃是麻痹的中心。我深信,在按照现在的方式谱写这章道德史之后,我已经向我们国家的精神解放迈出了第一步。” 可见,乔伊斯对于都柏林人的这种精神麻木感到很是忧心,他想通过他的比唤醒这些精神麻痹的人,也唤起整个爱尔兰民族,让这个民族崛起。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目的,乔伊斯创作出了《都柏林人》这部作品,以激励爱尔兰人的斗志,也试图让整个民族振兴。

  二、从朦胧的爱到希望的幻灭

  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都被塑造成与麻木的社会抗争的人,他们努力了,尝试了,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最终还是没有脱离这个社会赋予的枷锁,还是失败了。孤独和幻灭终将会是他们归宿,最后的幡然醒悟,让他们明白了原来希望与绝望只是在一念之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事实本身没有改变,只不过是人的期望过高,才导致了失望越深,甚至于绝望。《阿拉比》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太过于没美好的憧憬,与现实破烂市场的反差,讽刺地展现了小男孩见到期待已久的向往之地之后的落差。这样两个极端的反衬,讽刺地反映了都柏林社会的景象。

  故事发生的场景是一个死胡同,街上住着的人,也有着阴沉的情绪,整个故事的基调是以阴郁开始的。孩子都只是在“屋后黑暗、泥泞的巷子”或“一家家幽暗阴湿的花园后门口”玩耍。这条街道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充满了腐朽的味道。在这个一成不变的死胡同里,小男孩喜欢上了曼根的姐姐,这个小女孩就成了小男孩眼中完美的情人,清丽、脱俗,与世无争,与外面的浑浊世界不相协调。他开始对每天的生活充满的想象,想象小女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观察她的穿着打扮,憧憬着他美丽的初恋。终于有一天,他跟小女孩说上话了。她问他是否去阿拉比,她很希望去看看在都柏林市内的那个叫做“阿拉比”的东方市场,但小女孩的学校周末不放假,她去不能去。小男孩高兴的忘了全世界,他对她保证,如果他去“阿拉比”,一定从那个市场给她带回一件礼物。从此,“阿拉比”市场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迫切要达到的目标,一个给他爱情的希望。

  在那个近乎封闭的死胡同里,这是一个承诺,给予了这个男孩无限的动力。小男孩的生活也因此而有了希望,有了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但是,任何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过程。小男孩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无尽的等待。当他向婶婶要求星期六晚上到阿拉比集市去时,婶婶担心他做坏事而不支持他;而他的叔叔答应他了,却又迟迟不归,等待的过程,让小男孩的心理承受着痛苦焦虑的折磨。而叔叔婶婶根本不懂小男孩的心理的焦急,也不懂小男孩怀揣着对于小女孩的承诺,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终于当很晚的时候,他的叔叔回来,他向叔叔要钱时,他叔叔的一句“忘记了”,带给小男孩的,是强烈的失落感。此时他的心已经开始有了失落,而此处的失落,也是为最后希望幻灭的时候做一个缓冲的过渡。对于小男孩来说,这是他对小女孩的承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觉得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却被叔叔婶婶视作是无关紧要的小孩子的任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初恋,也是一个当时都柏林社会的真实写照。大人的感情麻木了,还纯真的孩子们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理想,但是大人们没有鼓励,反而将这样的理想扼杀在摇篮里,才使得都柏林的社会中,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思想都变得麻木不堪。而故事中的小男孩只是对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还抱有憧憬和幻想,只是对这份懵懂的爱情还充满期待和渴望。尽管叔叔和婶婶根本不理解他的痛苦,尽管女孩也不知道他的爱,尽管他自己对这份朦胧的爱也只是憧憬,但是小男孩没有对这个世界放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踏上了前往“阿拉比”的路上。他最终在沮丧和愤怒之中来到了集市,但集市却要关门了,他所期望看到的浪漫的“阿拉比”之旅却变为了一场噩梦。昏暗破烂的集市,两男一女庸俗的调情,似乎都是对他的嘲笑,突然发现,他所追求的一瞬间幻灭。他所认识的世界,原来只是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毁灭了他的理想。就是这样一代代拥有麻木思想的人,使得每一个对生活,对未来,还充满希望的孩子,也变得不再憧憬,觉得这个社会已经无可救药了,只会毁灭他们的梦想。

  三、从向往到放弃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千古名句。哈姆雷特的这句独白道出了人生在面临选择时,内心处于两难境地深深的无奈,抉择的彷徨,和舍弃的痛苦。同样的境遇,也发生在了乔伊斯另外一个小说主人公身上,这就是《伊芙琳》。伊芙琳与小男孩相同的是,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人,不同的是,她是一个女孩。她的人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水手弗兰克闯入了她的生活,让她沉闷单调的生活,有了别样的清新。另一方面,她承诺她的妈妈支撑起这个家,如果她走了,父亲和两个弟弟又无人照料。这让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肩上的担子突然失去了平衡,无从选择。是跟这个闯入她生活的男人走,还是留下来照顾父亲和两个弟弟?是留在爱尔兰过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勇敢去寻求新的生活?是遵守对妈妈许下的诺言继续支撑这个家,还是跟随弗兰克远走巴西去追寻自己的幸福?伊芙琳内心的冲突是非常激烈的。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都柏林的麻木的精神是通过伊芙琳单调沉闷的生活体现出来的。故事的开始,就是一个傍晚,伊芙琳独自坐在窗边,思考这去和留的问题,她的内心不像傍晚的夕阳一般安祥,却像是天边的晚霞一样汹涌澎湃。她的生活单调又沉闷,每天在家里干的活很苦很累,父亲又让她心生恐惧。乔伊斯用“灰尘”这个词来强调都柏林人错误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方式,这里的“灰尘”正是象征着不求改变的都柏林人遗留下来的错误的思想。一直以来,伊芙琳都在努力扫尽这些“灰尘”,因为伊芙琳她还有梦想,她想要脱离这个令她不快乐的环境,实际上她与之对抗的不止是她的家和家人,她也是在于这个社会沉闷麻木的环境相抗争,为了她的希望而努力,为了她的幸福而争取。但是她一个女孩的力量,如何能成功,抗争的结果也是一样,必然是徒劳和枉然。因此“她累了”。这里的抗争,与作者想要用文字来唤醒都柏林人,有着异曲同工之笔。

  而在伊芙琳身上,也有着乔伊斯的影子。只是乔伊斯付诸行动,离开了都柏林,而他笔下的伊芙琳却没有勇气去她向往中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故事的结尾,当她抵达码头,准备登船之际,她放弃了,至此,她离家出走的决心彻底崩溃了。伊芙琳的悲剧在于她没有勇气冲破束缚,也没有勇气去开辟新希望,导致她最终还是收回了自己迈向新希望的步子。作为都柏林年轻的一代,乔伊斯也是一样,他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都柏林,所以他也选择逃离。他想要改变这样的社会现状,但是他失败了,他只能是逃离他不喜欢的生活。1904年,乔伊斯弹掉了脚上的“灰尘”,离开了都柏林这座城市。至此,乔伊斯以后的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欧洲大陆的在流亡中度过。尽管如此,爱尔兰始终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对于民族的振兴也一直是他一个未了的心愿。而且,他对爱尔兰和都柏林人的关注从未间断过。他曾多次回到爱尔兰,他的作品都是以都柏林为背景,这就足可以证明,他的心从未离开过爱尔兰这片土地。由此可见,不只是这些故事的结果是希望的幻灭,乔伊斯通过文字唤醒都柏林人,以及不成功后,想通过逃离来摆脱都柏林以及爱尔兰的希望最终都破灭了。这是难以回避的。因此,伊芙琳这一类人物的塑造,实际上就是乔伊斯对当时自己的写照,他想要成功,想要希望成真,也努力过了,却失败了。他只能是通过对这类角色的描写,为麻木的都柏林年轻一代敲响警钟,警示他们要肩负起民族的振兴,想要把他自己完成不了的心愿交付于这些年轻人。同事他也传达了自己迫切要离开爱尔兰的愿望。而伊芙琳逃离的失败正意味着乔伊斯希望的破灭。

  四、希望的幻灭

  乔伊斯的希望破灭了。小男孩和伊芙琳的希望,最终也都幻灭了。他们两个希望的破灭反映了乔伊斯对都柏林人的失望,甚至绝望,也预示着想通过逃离来摆脱现实的希望只是徒劳。在《阿拉比》和《伊芙琳》这两个短篇中,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环境,小男孩和伊芙琳美好的梦想,幻想的破灭。这一路,从幻想的产生到破灭,反映了作者乔伊斯希望的破灭,是对都柏林人仅存的一点幻想的破灭,也是他想通过“逃离”来摆脱现实的愿望的落空。《阿拉比》和《伊芙琳》看似毫无关联,却密切相关,它们因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