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的“沉脉”到底是什么样的?此文带你读懂读通

小编导读

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学习脉诊的难度又是业界所公认的,就连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也发出“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叹。

要学好脉学,不背一些脉诀怎么行?然而古今脉诀以歌诀体裁写成,犹怪世夐文隐,年移代革,其中隐藏的深意并非浅学所能窥造,因此,详细注解、翻译、阐发脉诀,对于后学者大有裨益。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细细学习《濒湖脉学》中的沉(阴)脉象,相信小编,本篇内容一点都不难懂,快学起来——

沉(阴)
(一)体状诗

[原文]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①,四时如此号为平②。

[提要]

此段讲沉脉的脉象。

[注释]

①女子寸兮男子尺:兮( xi),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女子寸部脉、男子尺部脉多沉,属正常脉象。

②平脉,即正常脉象。

[译文]

水的本性总是滋润下走的,沉脉也如水性一样,总是出现于肌肉的深部,筋骨之间,唯重按始得。若其势软而滑利均匀,女子寸部脉或男子尺部出现沉脉,且四时皆如此,可称为平脉。

沉脉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男子以阳为主,以气为本,气属阳易升浮,应于脉则不足于尺而沉。女子以阴为主,以血为本,血属阴易沉下,应于脉则不足于寸而沉。只要一年四季的搏动都是如此,即为平和的正常脉象。

【解析】

(二)相类诗

[原文]

沉帮①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②。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提要]

此段讲与伏、弱、牢几种沉脉相类似脉象的鉴别要点。

[注释]

①帮:物体周边的部分。引申为贴近、靠近之意。

②推筋着骨寻:必须重按推筋着骨方能触到脉搏。

③沉细如绵:指脉象沉而细软如棉。

[译文]

沉脉的脉象在筋骨之间柔和均匀地搏动。若重按至推筋着骨方可触到脉动为伏脉。若沉细柔软如绵状为弱脉。沉而弦长实大的是牢脉的脉象。

沉脉的相类脉有:伏脉、弱脉、牢脉。一般的沉脉,都是靠近筋骨之间,软滑而均匀地跳动着的。其他相类脉脉形相似却不同,临床实践中应仔细鉴别。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比沉脉更深,隐伏于筋下,附着于骨上。因此,诊脉时浮取、中取均不见,需用重指力直接按至骨上,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动,甚至伏而不见。弱脉沉细无力而软,其具体特点是位沉、形细、势软。由于脉管细小不充盈,其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指下感到细而无力。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其具体特点是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牢脉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但搏动有力,势大形长,为沉、弦、大、实、长五种脉象的复合脉。

【解析】

(三)主病诗

[原文]

沉潜水蓄①阴经病②,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③并寒。

[提要]

此段讲沉脉的主病。

[注释]

①蓄:蓄积,聚积。

②阴经病:此处指阴证。水饮为有形之邪,属阴。

③积:病证名,指气滞、血瘀、痰食结聚于体内而成的固定不移的有形包块。

[译文]

沉脉可主水停于内的阴证,沉数主里热,沉迟主里寒,沉滑主痰饮水肿。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而有力主积滞和实寒。

沉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深沉的象征。沉脉多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此外胖人见沉脉,冬季脉象偏沉,部分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也为常脉。沉脉亦可见于表证。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正脉十六部》曰:“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证者,证属表邪,不得以沉为里也。”故临床不可拘泥,应四诊合参。

【解析】

(四)分部诗

[原文]

寸沉痰郁①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②并泄利,肾虚腰及下元痌③。

[提要]

此段讲寸关尺三部见沉脉之主病。

[注释]

①痰郁:病证名。指痰气郁结,六郁之一。

②浊遗:浊,指肾气不固、湿浊下注所致的小便浑浊之证,亦称“淋浊”。遗,指肾气不固、君相火旺所致之遗精、遗尿。

③下元痌:痌,音tong,同“痛”,疼痛。下元,下焦,包括肝肾。

[译文]

寸部的沉脉可见水停于胸,关部沉脉可见脾胃寒凝气滞,尺部沉脉可见淋浊、遗溺、遗精等症,也可见于由于肾精不足引起的腰痛、小腹作痛。

沉脉分见于三部,也各有所主。寸部候上焦(心胸),痰邪郁闭或水饮停蓄积于胸膈,阳气受阻或者阳气衰微,则多见寸脉沉。关部候中焦(脾胃),寒凝中焦,不能鼓动脉气,气滞而痛,故多见关脉沉。尺部候下焦(肾),由于下焦元阳亏损所致之淋浊、遗溺、遗精、泄痢或肾虚腰痛、小腹作痛等下焦病症,可见尺脉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