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多背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语文课标增加了要阅读背诵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认为,小学生应该多读,多背诵,体会韵律、节奏还有汉语之美。至于能理解多少思想内涵和情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不要强求。有些道理不用说太多,以后他们会慢慢理解。
为什么要提倡小学生要多读多背,其理由:
一是小学生多读多背符合年龄特点。清人陆世仪指出“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在儿童“悟性差,记性好”的年龄段,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国学大师南怀谨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
语言节奏是小时候反复地听而掌握的。童年时期接受过素读练习的人,长大后学习语言没有一点困难,童年时期的素读能够训练出一个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大脑,这种大脑不仅吸收力特别强,创造力也出类拔萃。
任何重大成功背后何尝不是从小打下的坚实“童子功”。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孩子心中刻下了传统文化血脉的基因。
二是小学生多读多背符合学习规律。人的学习有三种境界:感性、理性和悟性,三个不同境界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感性认识获得的是“知”;理性认识获得的是“真”,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悟性阶段获得的是“通”,即博古通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和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通百通等。
就小学生而言,学习主要是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是知其然的阶段,这个阶段特点就是大量输入,多读多背,储存多了,让量转化为质,渐渐就内化了自己的东西。日本筑波大学加藤荣一教授《天才满世界》书中写道: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大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儿童时期全都作过素读练习,那时候他们不学习意思和解释,只是反复地读,并最终全部背诵下来,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
香港大学心理系的李永贤博士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或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背诵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方法,经过背诵的一事一物总会贮藏于心中,在适当时候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虽不甚了了,日后会逐渐理解,不断地有新领悟。
三是小学生多读多背是传统语文学习的宝贵经验。多读多背这种方法确实培养出一大批像梁实秋、王国维、陈寅恪这样的国学大师。反观当今社会之所以难以出现大师级人物,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在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期忽视语言积累,偏重于语言的理解,语文教学任务的选择上犯了战略性的失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诵是学好文化知识最好的方式之一。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学养深厚、笔融文白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国文老师》中说: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先生《功夫全从背诵来》一文指出:书背熟了,辞汇自然有了,成语也蕴藏一一点化,看来字词安顿的工夫,亦在背诵了。世界语言巨擘、汉学家,瑞典的高本汗先生认为,中国教学讲求背诵,产生的效果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敬爱,亦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实在是中国人的特色。
在犹太法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这句话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在《塔木德》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在中国,把一本厚书读100遍的人很少。一位是作家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作家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第三位是大数学家苏步青,童年放牛的时候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读了100遍。这些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成大器的。犹太人的孩子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100遍,因而犹太人拿走了诺贝尔奖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提倡小学生要多读多背,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什么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记忆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孩子不再需要记忆那么多东西了,只要知道如何思考就行了,真的是这样吗?钱钟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聪明的大脑,然而他提出“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他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有人曾经问著名作词家佐藤八郎先生,您为什么总能写出好诗?他回答说,因为我能够背5000首,熟知50000首吧。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写不出好诗。我们一定要知道:高质量的思考是和输入的量成正比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转化为质的,然而,机器学习的量进入不到人的大脑是不起作用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这个基础知识要牢固的保持在记忆里,最好的手段就是靠背诵,特别是语言类的学习。
二是理论问题。背诵是语言学习的第一要义,背诵是帮助融汇贯通的方法之一,背诵是一个伟大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历史上的伟人都是通过背诵而获得非凡记忆力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南风窗》总编辑秦朔,假如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会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背诵。
语言学习有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所谓死就是下苦功夫进行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死的东西多了,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课程较少,思想单纯,精力充沛,多读多背,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在这基础上循规成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境地。
三是实践问题。小学教师在教学上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那么琐碎、程式化。有的老师讲古诗,总是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这固然很有程序,但老是这一套,把一首诗抠得太细,学生会腻味,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诵读、去想象和体味诗情。
别过度依赖多媒体。比如李白的“窗前明月光”一诗,很直白易懂,低年级学生也能想象诗歌的意思,就让多读几遍,鼓励各自发挥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好了,有些教师非得用多媒体,又是画面,又是音乐,弄得五光十色,反而冲淡了对诗歌语言的那种特有的感觉。
学习语文应该秉持知人论世的理念,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语文是有生命的,它是人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灵活动的重要载体。学习语文,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完整与美好、温度与活力、情感与魅力。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字词句段的拆解,这种教法虽然很好落地,但肢解的语文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范文变成了若干碎片化的知识点,片面强化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多读多背相比较,谁优谁劣是非常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