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谈网络文学:表达门槛的降低,是社会的进步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42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先生。
徐则臣,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夜火车》《午夜之门》,中短篇小说集《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等。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网络文学对很多人来说
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话题
因为我们要对网络文学做一个判断
好还是不好
进步还是后退
是提升了文学
还是降低了文学
但是我不是很纠结
我个人对网络文学
一直都持一种平常心
我想它既有它值得肯定的那部分内容
也有它需要不断完善的那部分内容
所以值得肯定
就是有了网络以后
有了网络文学以后
我们的表达的途径
更加的多元
更加的畅通
那些过去被我们称为沉默的大多数的那一群人
有了发言的机会
有了发言的平台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
人人都能发言
人人都能写作
我觉得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因为有这样一个平台
过去我们可能从来不会写东西的人
现在开始写了
我们过去可能会写一封信
都觉得特别艰难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哗啦哗啦地一写几千言
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一个社会的文学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
必须有一个庞大的基数
庞大的、能表达的写作者的基数
所以网络文学
我觉得
它给我们所期待的那种经典的
那种精英的
那种在艺术上更好的文学的表达
为他们的出现
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一个群众基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畅所欲言是一个好事
这个表达门槛的降低它也是一个好事
它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
但是也必须承认
网络文学
因为它的表达门槛过低
可能会导致
我们的阅读和表达
我们对语言文字、对修辞、对艺术的认知
会存在问题
假如说我们的阅读、我们的表达跟饮食一样
我们会吃简单的、快捷的便当盒饭
但是它的营养价值的确可能要存疑
而一些大餐、一些烹调精致的、那样一些美食
它的营养价值可能要更高
所以如何对一些快捷的、简易的那样一种表达
抬高它们的门槛
标出更好的一个标准
可能在今天网络文学非常兴盛的情况下
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这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
网络文学正在发展
像大水漫灌一样、大水漫流一样
等到有一天
它们流到一定程度
它会慢慢地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渠道
会形成自己的一个路径
也会慢慢产生自己的一个标准
我们应该给网络文学时间
给它们足够的可以建立自己标准的一个时间
同时也希望我们在这样的一些畅通的平台上表达的时候
能够尽量地
让自己的表达更好一些、再好一些
让网络的表达最终也变成一种既有效又日常
同时又十分艺术的表达
如果是这样
我想
网络文学可能会在各个层面上都会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