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中的吃喝:一杯年茶见人品,袭人是个好姑娘
每到过年前后,满屏团圆喜庆的背面,随处可见各种对亲人的抱怨:有娘家人不好的,也有婆家人糟糕的;有吃个饭憋气的,也有多干活委屈的;有给个红包觉得吃亏郁闷的,还有送礼多少计较的……大家庭的恩怨小家庭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个年。
于是想起了袭人家的年茶。
那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个年,过得无比隆重浩大。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贾府上下都累得人仰马翻、筋疲力尽。所以当元宵一过,大家顿时都放松下来,终于能享受过年的欢乐懒散了。
主子们忙着吃喝玩乐,下人们也恣意玩笑,袭人的母亲趁机来求贾母,想让女能够回家一趟,吃一杯年茶。
与贾府中众多丫环不同,袭人不是贾府的家生奴隶,她本姓花,出身于城市平民之家。曾经家境贫寒,不得已将年幼的袭人卖入贾府为奴。
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姑娘忽然沦落为任人驱使的奴婢,这种巨大生活和心理落差,必然会给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女孩以深刻影响。好在袭人本就性格稳重,认真能干,先后在贾母、史湘云和宝玉身边辗转,受到了每个人主子的夸奖认可。作者说,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靠着谨慎努力,袭人逐渐在贾府站稳了脚跟,成为宝玉身边第一个大丫头,日子越过越好。而也就在这些年中,虽然袭人的父亲去世,但家境却慢慢变好了,不再局促窘迫。而那个年幼被卖、如今咫尺天涯的妹妹和女儿,一直是哥哥花自芳和母亲心中的痛。他们商量着,等再过一年,攒够了钱就想办法赎回袭人。所以,这次接她回来不仅只是喝年茶,还想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万万没有想到,这想法一说出来,竟然遭到了袭人的坚决拒绝。她对母亲和哥哥说: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艰难,把我赎出来,再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一边说,一边想起自己仓皇无助的岁月,忍不住流泪。眼见女儿如此反对,花家母子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不久,无聊的宝玉竟然带着小厮茗烟来到袭人家了,他们之间亲密的模样一望可见。花家母子立刻明白,女儿有了更好的前途和归宿,看这个样子,未来成为宝玉的姨娘无疑了——这实在比嫁给寻常百姓好得多。他们“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
对于袭人父母兄长来说,虽然当初为了自己的生存,狠心无情地卖掉了女儿。但无论如何,那是他们不能愈合的伤痛。所以一旦条件允许,就想要弥补这个错,赎回女儿。此刻,既然袭人有了更好的归宿,他们当然也无比高兴——既为女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能攀上贾府这个豪门,当然是意外之喜。
爱屋及乌,花家母子都对宝玉十分客气周到,无比殷勤地让座上茶,又怕他冷,又要另外“整整齐齐摆上一桌子果品”。宝玉离开时,花自芳亲自雇轿子护送,到了地方又将宝玉抱出轿子,送上马去,时时处处都经心在意。
袭人是个好姑娘。虽然她拒绝了母兄赎回她的建议,但她也懂得他们的愧疚和善意。在她心中,早已放下了对亲人的怨恨,所以欣然回家来喝年茶。这是成熟后的懂事,也是经历后的体谅豁达。后来袭人母亲病重,请求贾府能让女儿回家见最后一面。她为母亲守灵送终,成全了母女之情。
“袭人家的年茶”不过是红楼长卷中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却生动表现出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亲情恩怨。和袭人的父母兄长一样,我们的亲人,他们没那么好,时常有着人性的自私与自保;然而,他们也没有那么坏,也有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便是做过什么对不起亲人的事情,他们也会内疚不安,一旦有了机会和条件,自会诚心弥补。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父母亲人固然有偏心有私心,我们对父母亲人,也没那么无私高尚,不是也心心念念着“小家庭要置于大家庭之上”吗?都是红尘中的普通人,没那么好,可也没那么坏。都是血脉亲人,都是各种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戚,既然不能恩断义绝,既然不能视同路人,既然还不好意思当面说开,那又何必计较,何必郁闷?不如像袭人那样,欣然喝下那杯年茶,只记亲情,不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