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做广播体操的女学生蜕变为孔雀公主
杨丽萍:做广播体操的女学生蜕变为孔雀公主
“奶奶告诉我,跳舞是与神对话”“敬爱的张老师:比赛像旋风一般横扫了'我们’……跳过小溪,趟过小河,面对着的是那大江和大海。剪一块蓝天做裙子,再扯一条彩虹做头巾,飞过大江,越过大海,溶化在那远远的天际边!!!对于我,您该做的已经做了,从天上到地上,在我心里重复三个字—— 谢谢您!”“你看看,这是她在《雀之灵》拿大奖以后,给我写来的信。她写得多好!”中央民族歌舞团老编导张苛拿出珍藏已久的信。他素来将杨丽萍视为女儿。“她调进我们团真费了一番周折。她原来所在的西双版纳歌舞团开始不放她,是她自己跑过来了。”张苛说。1971年,西双版纳歌舞团团长朱兰芳在一所小学里,相中了一名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女学生。这名女生正是杨丽萍,白族,原籍云南洱源,1958年生于昆明,后随双亲下放至西双版纳。“杨丽萍跟她母亲一样坚强。”殷晓俊说。他是《云南映像》的参与者,也保留着一份手稿。这是杨丽萍为四妹画展所作序言——“我6岁时母亲总把小四背到我后背上,而我最怕背的就是她,因为她比别的弟妹要胖得多,害我在喂猪和做饭时常常东倒西歪站不稳,村里人见到后说:“哎呀,这是蚕豆背豌豆嘛。”“杨丽萍的父亲因为是地主家庭出身,'文革’初就挨整。他承受不住,把4个儿女扔给妻子,独自跑回了老家。这让杨母十分痛苦,家庭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杨丽萍肩上,她是长女。”殷晓俊告诉记者。“上次上朱军的节目,他一个劲煽情,想让我哭。我怎么会哭?他说,你小时候很苦啊。我说一点都不苦,不晓得有多好。大自然,劳动,随兴起舞,苦什么苦?”杨丽萍挺直了身子,继续喝酒。“小时候,我奶奶在我手心上画了一只眼睛。她告诉我,跳舞是与神对话。”孔雀窝服装店里,三妹杨玉燕边修剪华衣,边说姐姐的事儿。在歌舞团时,别人都在打闹,她不爱与人接触,一个人埋头练基本功。排《孔雀公主》,选她演女主角,几乎全团人反对,甚至有人扎破了她的自行车轮胎。还是朱兰芳撂下话来,“谁跳得好演得好就让谁上。”1979年,杨丽萍因主演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荣获云南省表演一等奖。80年代初,《孔雀公主》进京。一位文化界官员看了杨丽萍的表演,感到震惊:“这女孩的手真是不得了,我从没见过,快把她调进北京。”在京的众多文艺团体想要她,她想进的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她是团里的台柱子,哪能说走就走。“还有一层说法。她当年的追求者很多,有些是当地有权势的子弟,不想她离开。”殷晓俊说。“那时候常有不认识的人跑来我家里挑柴担水,莫名其妙献殷勤。”杨玉燕微笑着承认。杨丽萍选择了团里一名北京知青。朋友们都说,那人极好,颇懂音乐。俩人在西双版纳结婚后,北京知青先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折腾数年,杨丽萍终于盼来一纸调令。“因为我没有对手!”“她1982年进团,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跳得跟别人不一样。”说起往事,张苛有些激动。采访时杨丽萍向弟子发问,“虾嘎,你26岁想要什么?你知道么,我26岁时,最大的心愿是买台电视机。团里工资才一百多块,一台电视机要两千多。”“她最大的不一样,是她不去练功。”赵军说。杨丽萍拒绝团里安排的所有舞蹈练习。赵军是《云南映象》的记录者,80年代他是总政摄影师,杨丽萍管他叫“小解放军”。杨丽萍说,团里曾让她练一套类似“芭蕾舞”的动作,“不久,我发现身体完全僵住了。”她决心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团里连练功服都不发给她。她白天睡觉,看各种录影带,等到晚上教室空出来她再去,一跳就是一个通宵。”张苛形象地将杨丽萍的艺术敏感性比作一只小松鼠,“她在艺术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敏感,她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吸收。”1986年,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有人请教她:为什么你能获奖?她脱口而出:因为我没有对手!“我和别人路子不一样。别人都是正规科班,舞蹈学院出来;我是自己练。”为了制作服装,她卖掉了心爱的手表。但领导没批准《雀之灵》报名参赛,他们认为它不能代表中央民族歌舞团。“那时我是比赛的评委,一伙人住在西直门总政招待所。我看见她骑着自行车自己去报名。总政的干事对她说,你不能自己来参赛。她当即就哭了。干事说,这样吧,你把带子留下来。评委们休息时,我放给他们看看。放出来一看,她的作品最好。”张苛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