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研究概述(二)
(二)建安年间的文学特点
三国时期,文学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尤以散文见著。“曹氏三杰”、“建安七子”,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故在历史上有“唐诗”、“晋字”、“汉文章”之说。汉朝的文章是散珠文。散珠文的优点是言简意赅,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东汉蔡伦虽已发明造纸,但质地粗糙,而且数量亦少,时人多在绸缎上书写或竹简上刻写,费工费料,造价昂贵,这就要求文章必须写得很精练。从《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可见一斑。如《伤寒杂病论》中第107条:'?胸满烦惊”,第135条“结胸热实”。第107条的胸指病位,满、烦、惊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病症,每个字都具有独立的意义,互不重复。第135条的结胸指病名,热实指病的性质,概括较广,言简而意深。从文字上看,真可谓一字一珠。
汉代散珠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伏笔、补笔互用,潜明其义,这在《伤寒杂病论》的原文中屡见不鲜。先看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条文开头就述及发汗后,将发汗前证治做了伏笔,用一个“更”字补出发汗前的证治,说出发汗前似桂枝证,服用了桂枝汤。以汗出而喘说明了证治不准确,但出现的证候该怎么办呢?最后用“可与麻黄杏仁石膏汤”一语双关,道出本病,指出开始就是麻杏石甘汤证,现仍用其方,以治其病。通过第63条中短短的二十九字,述出一个病证治疗的全过程。再看《伤寒杂病论》的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从条文看太阳病之八九日是如何度过的呢?未讲,此处脱笔。“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是指八九日后的变化情况。是如何变化的呢?最后的“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述出,“三更”是补笔。可见八九日间患的是第38条的青龙汤证,医者误用汗、吐、下三法而出现如所述的一系列变化。
散珠文善用伏笔、补笔,意深而言简,须仔细推敲,才能解其义。第23条中八九日间的“如疟状”应是大青龙汤亦是推断而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用大青龙汤可挫其危势,下法是解决胃肠下部,吐法是解上部,只有应用大青龙汤才能解决本条病证。从第23条原文可以看出,八九日略而不写是伏笔,三“更”则是补笔,这是《伤寒杂病论》中互文见义的常用方法。(黑线部分,是桂麻各半证提纲。以黄师为准)
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绸缎书写之贵,竹简刻写之难,使汉代的散文达到高度的精炼。《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本书虽然几经显晦,条文中仍保留了汉代文章的特有风格,也是其成为中医不朽名著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我们研究汉代文学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料。
(三)三国时代社会特征
东汉末年,诸侯争雄,各霸一方,战争连绵不断。到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统治者各自搜罗人才,使宗法松弛,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展示出如同列国争雄时期的局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张仲景文学和医学才能的发挥和发展就在这个时期。
刘表是三国初的一位大文学家,张仲景当时在刘表处经常和建安七子在一起。晋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谈及张仲景和建安七子中王粲的一段轶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天而死,终如其言。”由此可见张仲景的医学造诣之深。由于三国时代的宗法松弛,张仲景借用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综合临床经验,参阅古典医籍,继承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将理论知识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根据疫病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辨证施治到处方用药创立了独立的体系。从这一点看,张仲景的医学和文学的发展与当时宗法松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论:什么叫三国时代的宗法松驰,那个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法与所谓的资格证。大清国之前,历朝历代都没有医师资格证,有懂医的学医的干就完了。“宗法松驰”还能有什么意思,作者对宗法松驰理解有误,历朝历代的宗法都严于今天,今天只要有钱,就能改变规则,有权就能凌架于规则之上。今天恰恰是所谓的宗法,厄杀了中医,让有本事的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消失,让民间中医这个群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间中医这个词,也变成了时代沫。恰恰是宗法,龚断了今天的中医教育,让所有的中医都姓赵。恰恰是古代没有这样所谓的宗法,让每一个时代都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医。
二、《伤寒论》的医学成就
《伤寒杂病论》是对汉代以前医药学的总结。张仲景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其辨证施治,法度严谨,规模已具,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医学成就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开创系统方剂学
《伤寒杂病论》一书,存药88味,载方120首,是中医医籍中最早系统记载方剂的古典医籍。张仲景运用112方把临证许多疾病均给予处方医治。当然,实际推测看来,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但是张仲景在临床上得出一个很好的治病方法,就是组方学。选用88味药物,临证组方,施治各证,药味的变换和药量的变动决定着每首方剂的疗效和性质,为中医学奠定了方剂学基础。
汉代以前从《仓公传和出土的东汉竹简上看,无方剂学的记载。以前虽有残缺不全的方剂,但无创方的系统性。由此看来,张仲景应是创系统方剂的鼻祖。张仲景方剂的组成非常严格,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将芍药用量加倍,则成为桂枝加芍药汤,由治表转为治里。因桂枝和芍药互相制约,在桂枝汤中二药配伍,只能在表部起作用,桂枝发散而芍药收敛,如将芍药加倍,则芍药占优势,失去原有的平衡,则转而作用于里部,以治疗腹满时痛。故原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桂枝汤三阴皆治,关键在芍药的用量,大量作用于里部,中量作用于中部,小量作用于表部,用量的多少同时又决定着在体内潴留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张仲景为后世医家指出了一条组方的路子。组方不精,疗效则不佳。张仲景组方严格,选药精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药物精选,在药量上亦特别慎重,根据不同病情,处以不同用量,以达到理想的疗效。桂枝麻黄各半汤可引起小发汗,桂枝二麻黄一汤中麻黄仅用麻汤中的五分之一量,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仅用四分之一量。由此可见,张仲景的组方同样有着严格的用量,根据临床具体病情辩证施治,使病者得到准确治疗。古往今来,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不分古今、中外、尔我,是则是,非则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日常生活中,汽车代替牛车,电灯取代油灯,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张仲景在组方学上是先进的,我们必须继承好,才能谈及发扬。方剂不是随便凑药物,方剂学旨在使数种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一种功能。随便加减药物,在军事学上叫乌合之众,在医学上叫汇集本草,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科学的发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中药含有许多化学成分,组成方剂学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如同自然界中,碳、氢、氧三种元素化合可产生两亿多种物质一样,另外这其中还有排列顺序和数量的不同,产生的物质性质也不同。如甲醛和乙醇的碳、氢、氧元素的数目相同,排列不同,则产生的物质截然不同;水中有氢、氧两种元素,氢二氧一才能组成水分子,比例改变则不能成为水,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同样,各种药物组成方剂,无不存在着物理结合、化学化合的道理。药物组成方剂,就再不是药物的性质,而出现的是方剂的性质。如同水土相合为泥,泥中有水有土,但泥的性质,既不同于水,也不同于土,这是两种物质变化。方剂不同于药物的另一方面,就是化学变化,如硫黄有小毒,水银有大毒,结合成朱砂则无毒。各味药物由分散到组成一个方剂,不单是数量的相加,而且是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量变,而是质变。通过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出现一种功能,叫系统值,而不是药性。这就如同前面提到的水分子一样,氧能助燃,氢能燃烧,结合成水后则能灭火。触类旁通,这就是药物与方剂的根本区别。
一个好的方剂,是经过多少次临床检验,优胜劣汰,而最终证实其疗效的。治疗各种病症,须经周密的辨证施治,选用最佳的有效方剂。各个方剂中,药味和药量都具有一个最佳比例,治疗有一个最佳效果,随便更动其中的药味和药量,就会改变方剂的性质和作用,失去原有的平衡,这就是刘绍武先生临床治病一方到底的思想基础之一。
张仲景的组方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汉代,没有专门的药店,医师和徒弟自备药物,到病者家中行医,治好后再走,或住进一个村庄,住一段时间再转移。那时,医药不分家,这样对药物的组方、用量有详细的估计和精选,对用药后的病情转归有全面的观察。所以说《伤寒杂病论》著述的基础是来自实践,所以说从《伤寒杂病论》始;辨证有法,组药有方,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病不能用此方。方证结合严格,两相呼应,相得益彰。这是当代医者难以做到的。当今之医,门诊看病,用药效果只凭患者自报,许多情况并非真实,影响着医疗实践中事实求是的探讨,特定的历史环境促使张仲景的学术建树,实为我辈先师,应下功夫,沿着这条道路去研究,最后一定会得出方剂学的真谛。
张仲景组方用药的原则大致有六类,从中可以得出其命名方剂的原则:
一方中突出一味药的主导作用,其它各药起辅助作用,则以其主药命名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
一方中运用数种药物的联合作用,通过各药的相互作用,达到治病目的,则以各药名称共同命名。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方中通过几味药的相互作用,达到一个治疗作用,则以共同达到的作用命名。如承顺胃气的三承气汤,泻心火的大黄泻心汤。一方中联合用药以达到治愈某证的目的,则以其所治病症命名,如治疗厥证的四逆汤。
一方中数种药物结合,组成一种治法,对此治法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给方剂命名。如清泻三阳之热的白虎汤,取其白虎肃杀威慑之意;汗清并举的大青龙汤;取其青龙行云布雨之意。
一方中数药为伍,煎后呈现特殊的色泽;则以汤剂色泽命名。
如赤石脂、干姜、粳米三药煎后呈粉红色,艳如桃花,故命名为桃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