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门寺出土茶器,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唐·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鎏金花鸟纹银茶槽子、碾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法门寺博物馆藏)
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
【秘色越器】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
共嵇中散斗遗杯。
陆龟蒙,(?—约881),苏州长洲县人。陆龟蒙有钓鱼、饮茶、作诗的嗜好,他对各种渔具和茶具都有了解,并为之写诗歌咏。
陆龟蒙的这首诗很有名,后人但凡讲到越窑青瓷或者秘色瓷,引经据典都要抄录这首诗。此诗虽然标题是《秘色越器》,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描写越窑包括秘色瓷在内的釉色,仅仅是对越窑开窑盛况的描写和抒情。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前两句是陆龟蒙远看越窑开窑时的壮观景象而发的感概: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器(或秘色瓷)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从而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后两句是越窑开窑后陆龟蒙近看堆积如山的越窑器(可能碗类较多)时的记实描述和感怀:“好向中宵盛沆瀣”是说堆积的碗类越窑,如果口朝上堆放,到夜半就会盛载一些露水。“共嵇中散斗遗杯”是说浅浅地盛有露水的碗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陆龟蒙明吟越窑之物,暗示敬慕嵇中散之志向。这也说明陆龟蒙的这首诗并非着眼于秘色越窑,而是借物抒情,暗表心机。明白了诗人的本意后,再回味“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更不会有吟《秘色越器》的感觉,而是感觉和于谦用《石灰吟》语言明志有异曲同工之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总之,诗人的感怀是:越窑经历火的洗礼,在九秋风露中,终于“夺得千峰翠色”,此时此景,怎能不使人想到嵇中散那样的人杰与鬼雄?!
所以读诗不能读标题,做学问也不能靠标题。把秘色青瓷描述的透彻的,要看五代年间徐演的这首诗:
【贡余秘色茶盏】
五代 徐演
捩翠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醋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秘色茶盏是一种青色瓷器。徐演用优美的诗句描述秘色茶盏,如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喻其色,剜明月、染春水、古镜破苔喻其色彩明亮,薄冰喻其胎薄透明。这种神秘而众说纷纭的珍贵茶具,因法门寺茶具的出土而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法门寺地宫发现的13件秘色瓷,釉色有明显区别,一种是青绿色,一种是黄色,即两件银棱金银平托碗,它们内壁饰黄色釉,外壁被黑漆、金鸟银花饰盖。
宋、明、清迄今,学者们为'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色'字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可是,用心细想觉得并无此种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视为越窑正宗呈色的青绿色、湖绿色,从两晋起已为数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如以色泽取用为供奉品,不具有特殊性。其二,法门寺地宫系李唐皇室供养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地,自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闭后再未开启过。据记载,地宫内绝大多数珍宝属懿、僖二宗供奉,许多器件乃系皇帝随身携带的心爱物,并刻有僖宗当太子前的名谓。可见是特殊烧制。其三,色彩喜恶多与个人美学理念与素养有关,各种釉色各领风骚,不惟讨得历代帝王关爱。因而,现代的“烧造不足”和“釉面偏黄”之说,尽管在测试手段上不可否认是科学和进步的,于色彩认同上很可能属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唐代,重豪华,嗜金银,人所共知。以重彩装扮供奉物,作为皇家,实在太自然了。
侈口秘色瓷碗
唐代皇室尤宠密宗。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佛教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法门寺作为佛教密宗供养圣物的圣地,地宫中各类文物的形制、文饰和布局,在精神内涵上都与密宗密切相关,可见密宗在唐代对皇室影响的深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瓷器制造者,自然而然的按社会不同阶层的要求将佛教生活艺术的内容呈现在瓷器上。从法门寺出土秘色瓷还可以看到,佛教密宗审美观念深化了秘色瓷的文化气韵。秘色瓷的经典图案“莲花”是我国佛教文化中的一个经典艺术符号,它是佛教的圣花,代表着美丽高洁的形象,也寄托寓意圣洁,如意吉祥之意。秘色瓷的主色调是青色。青,泛指一类带绿的蓝色。而蓝色在佛教中被赋予庄严和神圣的意义。秘色瓷的名字来历是否与密宗相关目前仍不得而知,但从法门寺地宫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秘色瓷不仅是晚唐时期工艺美术精品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晚唐佛教文化艺术品的一个真实写照。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纹饰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金刚界坛
法门寺地宫是唐代密宗的最高法界。2006年,法门寺博物馆将破译的“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金刚界坛”向游人展出,陈列最具代表性的五轮塔、45尊菩萨像、八重宝函,多幅壁画、巨型雕塑等,以立体景观的形式,将佛教密宗的“无上法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密宗的坛场要求布置的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有偈语概括八大宗派特点,首句即“密富禅贫方便净”,就表达了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
3D打印的侈口秘色瓷碗
为什么密宗为中国皇帝所喜欢?“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是其堂而皇之外因,但还有两个内因更显重要,首先,密宗的作法仪轨和中国传统的祭祀形式很相似,曼陀罗的构图又和中国坛庙构图基本一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接受。其次,密宗认为六波罗密不必采取特殊复杂的仪式,很容易通过观想曼陀罗即身成佛,十分快迅。
毫无疑问,地宫茶具是佛指舍利的供养物。这批茶具在公元874年藏入法门寺地宫时,是用以庄严佛法、礼奉佛祖的,不是作为陪葬器物来放置的。地宫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文化史上发现时代最早,器形品类最完整、制作最为精美的茶具。地宫系列茶具设计科学,造型优美,质地优良,配套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反应了大唐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盛唐气象”的生动体现。
唐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的文明,不能只满足于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的精神鲜活起来。”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只有一个秦岭,只有一个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中国茶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更为中国茶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陕西是中国最早的茶产地之一;陕西是最早主导贡茶制度化的地方;陕西出土的文物,弥补了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不足;陕西饮茶习俗丰富了中国茶俗的内容;陕西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留下了许多宝贵文献;陕西是中国“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陕西不仅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始之地,也是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腾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