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学历真的对职场有用吗?如何才能让学历给职场和生活加分?
上周的某一天,我心情特别好,正盯着窗外瓦蓝瓦蓝的天,准备运动运动。
然后我亲闺蜜隔壁家的张大爷的二小子就通过了好几道弯弯找到了我。
他说说毛毛姐,你有没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想咨询一下如何找工作?
说实话,我也不是职场上混了好几年的精英,自己找工作都那么费劲,最怕别人问我这个问题。
但是我还是正襟危坐的赶紧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来吧,说一下看看有啥难处啦?
人生什么时候最难熬?
大概就是有满腔热血,又自认为有一些能力,结果就是不知道如何到目的地的时候吧。
搞不好有的时候连啥是目的地都不知道!
他很压抑,很茫然,很无助。
说话语气里我隔着冰冷手机里微信长图,都能感受到一股子小鹿萌哒哒的天真无措的样子。
但是故事听起来很老套,很易懂,反正大家都是一个样。
小朋友本科学的是英语,英语了两年才惊悚的发现如今社会上英语完全都不是一门很好的专业课,它是现代大学里生活里的必修课。
大三大四有一个机会赶紧调了一个专业,辅修了一个信息系统的专业,隶属计算机和管理的交叉学科。
从此以后感觉自己是用两条腿儿走路的人,每一步都踏实了,发愤图强。大四毕业了顺利的考上了软件学院的研究生,一路功课优良又红又专的走到底。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可是硕士毕业了以后,找不到个工作?找不着工作?找不着合适的工作!
他说读完硕士这个文凭完全没有加分,没有在就业上凸显出任何优势。
现在没办法想要读博,可是更担心读完博,依然没有加分,那时间就搭进去了......
要是那样可怎么办啊?
关于学习的悖论
哎,有么有任何一个权威机构颁布过这样的一条定律。
那就是收入和学历成正比?
比如,博士生大于硕士生大于本科生
没有对吧。
不是我撒谎,是真的没有哎。
我们看到的招聘通常是这样的:
人家也是应届的本科比较应届的硕士比较应届的博士有一个普通的梯度。
而且还的是同一单位呢。
所以拿学历去对比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收入,那完全是不理智的行为!
学历vs薪酬收入是否成正比这件事,完全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是否相关的问题
某一期涂磊组织的综艺节目,男女一对couple,因为女方收入太高而产生差异。
其中一项最惊我三观的是男主人翁非常愤愤不平,又心有不甘的提出:
我是本科毕业啊,我每个月只有8000,而她是初中文化都没有毕业。
涂磊就问这个女生啦,那你赚多少钱啊?
这女的吭哧吭哧不吭声,然后嘉宾里有一人就说,你胳膊上这个表就值几十万吧。姑娘说吧,你到底赚多少?
这女孩小小声说一百来万。那表情窘迫的就像刷爆了老公的信用卡被抓了个正着。。。。。。
关键是还有很多人表示赞同!赞同!赞同。
我完全不能赞同,这是一个拿纯学历对比15年工作经验的问题。
这种比较本身就不公平
把十五年的时间用在任何一个行业,只要用心肯吃苦又不笨,都不会太差。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有一种上了好学校,有一个高学历就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错觉呢?
那是事实上也不是错觉。是一个完全符合大趋势的概率。
这样的概率就是本科毕业的百分之80都能拿到8000块,而初中毕业的可能只有百分之3,甚至更少拿到100万。
这种概率问题落在整个社会上,是一个普适性存在的规律。可是若是落在一个真实的人的身上,他就会觉得接受不了。
这样对比鲜明的人如果出现在社会里,大家就会当成热点讨论讨论,各种表态都有。
但是如果出现在身边,并且是女朋友。
那简直是满屏溢出的尴尬和忿怒。
那学历如何给自己的职场规划加分呢?
无论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别人的生活怎么样?
我们还不是许许多多的人都是一样,选了读书这条路,一路读书一路帖标签。
又有多少人从事了自己本科专业后的职业呢?不严谨的数据是大概只有百分之17的人从事了自己的本科专业。那难道剩下的百分之83的人,都碌碌无闻了?
最著名的还不是一个英语老师,从了商,名字如雷贯耳红遍的海峡两岸。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应该怎么样用学历给自己加分呢?
其实或许学历本身不能加分,获得学历的那个过程能够。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读博士熬过的论文,看过的资料,孤独过的抗压,友好过的处理和导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努力过的在网上分享的思维和真情,全部都给我的人生加了分。
这个过程,他让我的人格更加坚韧,看过了更多的可能性,对待事物更加宽容和乐观。尤其大量的科学性的实验,让我的思维更有逻辑性。
这是获得这个学历过程里,我每征服一项困难,就获得的一项技能。
所以幸运,我还过得不错。
用我一个闺蜜的话来说,同一批同学毕业人和人能差多少呢?到最后还不是差的是心气儿和规划?
虽然我也不太同意她说的。
不过我觉得如何让学历在职场中加分,完全是可以规划的事情,首先是你得先有这个学历。
学历如何给职场加分
一定先要找到一个工作,也许有许多工作,都是你不屑于去做的,觉得没有营养的。觉得不能让你体现能力的。觉得领导好low的,觉得离家远拿钱少的。。。
总之:
能干的人千篇一律,体现自我的工作凤毛麟角。
不要慌。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职业规划也是一步一步来的。
你得先从第一个职业里找到自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再把学历往这个经验上去靠拢。
并不是只有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学历。各类证书,有效的工作培训,也是学历的一种。
开头的那个小朋友,他就是学了一个本科,又学了个信息系统的硕士,可是他想要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呢?
这就像找对象一样,你的条件和你想要找的姑娘,互不匹配。
那该怎么做?我不能说他应该怎么做。
我只能说如果我是他,是他的那个年纪,我会怎么做!
朋友里有没有从事金融行业的?社团里有没有金融动向的?他说有。有就出来聊一聊,问问金融行业都做什么。因为往往你认为是这个样子的工作,你真去工作了,不是这样呢。
第二自己学习的是什么专业?英语也好,信息系统也好。对于应届生来说,就是找和自己专业相近的工作啊。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
可是金融行业这样大,英语翻译总是要的,信息系统总是招的。
对,他说是招。可是招进去是一个证券公司的网管。
那就从网管做起,总是能交到朋友吧。交到纯粹做金融的朋友,去了解一下自己本公司里金融的工作都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解了解各种项目和工作原则。
需要考执照的时候去考执照,在这个时候学历就是管用的,因为许多资格证书需要本科及以上文凭才能报考。
尽量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往那个方向上去培养。
三年之后,在自己的公司里调动,如果不满意,就跳到外面想要的公司。
会不会跳不出去呢?不会。
只要功夫下得到,一定跳的出去
学历什么时候更管用?就是你跳槽的时候
招聘广告上写---本科及以上,硕士及以上,拥有各类资格证书...
除了特别纯粹的科研岗,绝大多数的招聘广告上的要求都是—相关的从业经验,同类型公司工作经验。
*相关?对我来说,写论文的时候,我参考的资料里哪怕我只用了一句话,那也是我的相关材料呢。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每天都有无数的粉丝和朋友给我留言,好多人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我要不要出国?我要不要读书?我要不要找工作?我的工作特鸡肋,我要不要辞职…….
这些问题,我其实都复制好存了下来,然后统统给它起一个类型的名字----“人生前途规划类”。
然后我就觉得我有必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能再去讲一个身边人的故事给大家鼓鼓劲了。
为什么?
讲一个身边人的故事,是希望我的读者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很大,有很多陌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的角落,他们过着这样的生活。可能和你相似。
那就是一种让你觉得亲切的能拓宽眼界的故事
原来,这个人他和我一样,他走过的路我能借鉴。
但是,我今天特别想强调一个重点。
他不是你,我也不是你,别人能给你的除了慰藉还有建议。
可建议始终就是建议,任何故事里的主人公不能替你把路都走了。
你自己的生活!
别人说了,不算!
|福利时间
转发本条至朋友圈,截图发送到后台,抽三位朋友送次条“书单 | 再不读书,2019年就来了。”中任意一本书籍,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