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一)

题解
① 郑玄《注》:“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② 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③ 宋·卫湜《礼记集说》:霅川倪氏曰:“尧咨舜曰:‘允执其中。’舜授禹曰:‘允执厥中。’仲虺谓汤:‘建中于民。’《孟子》曰:‘汤执中。’文王演《易》,以‘二五’为中。武王访箕子,箕子陈《洪范》,以皇极为中。《周礼》以五礼坊民伪,而教之中,而未有言庸者。孔子始以‘中’对‘庸’言之,其在《易》之《文言》曰:‘龙德而正中者也。’继之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然犹分言之也。至《论语》始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于是‘中’之与‘庸’,始合为一。子思之名‘中庸’,盖本诸孔子也。”
新定顾氏曰:“理有自然之则,非过非不及,圣人所以名之曰‘中’。理无所变,更历万世如一日,圣人所以名之曰‘庸’。《易》言‘太极’,《书》言‘皇极’,中之谓也。《易》言‘正者事之干’,又言‘常久而不已’,庸之谓也。中也,庸也,圣人所以名此理之本体也。《中庸》一书,始之以此道之本体,中之以此道之运行,末复归之此道之本体。所谓无先后,无彼此,一以贯之。”
④宋·胡瑗《周易口义》(卷一):“‘九二’之爻,是十二月中气之后,正月中气之前,阳气发见地上之时也。田者,稼穑所生,而有资益之地也。以人事言之,则是圣贤君子有中庸之德,发见于世之时也。夫君子之道积于内,则为中庸之德;施于外,则为皇极之化。”
⑤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一)“五者,皇极之中道也,乾道也。乾以中运元亨利贞,终始不息,生化之功,于是乎出元以始之,亨以通之,利以裁之,贞以固之,天人之理无余蕴矣。”宋·司马光《易说·系辞上》(卷五):“‘易有太极’,极者,中也,至也,一也。凡物之未分,混而为一者,皆为太极。”“阴阳相违,非太极则不成。刚柔相戾,非中正则不行。故天下之德诚众矣,而萃于刚柔。天下之道诚多矣,而会于中正。刚柔者,德之府。中正者,道之津。是故有刚而无中正,则暴以亡;有柔而无中正,则邪以消。呜呼!中正之于人也,其厚矣哉!刚者抑之,柔者掖之,不虑而成,不思而得,不卜而中,不筮而吉。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非中正而何?《书》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以中正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易》之卦,六十有四,其爻三百八十有四,得之则吉,失之则凶者,其惟中正乎?刚,夏也。柔,冬也。中,春也。正,秋也。何谓才?曰聪明强勇。何谓行?曰孝友忠信。何谓德?曰中和正直。何谓道?曰远大高深。行以济才,德以济行,道以济德。是故才而不以行则凶,行而不以德则偏,德而不以道则隘。四者兼足,谓之圣人。阴阳不相让,五行不相容,正也。阴阳醇而五行不杂,中也。阳盛则阴微,阴盛则阳微。火进则木退,土兴则水衰。阴阳之治,无少无多。五行之守,无偏无颇。尸之者,其太极乎!故太极之德,一而已。”
⑥ 宋·吴沆《易璇玑·贵中篇》(卷上):“上下之理,贵乎中通。圣贤之道,贵乎中庸。是故一卦之内,有二中焉。五位正阳,天之中也。二位正阴,地之中也。天地之中,君臣之正位也。”“《易》之为道,贵中而已也。《法言》云:‘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是以过中则惕,不及中则跃,是乾道以中为贵也。《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是坤道以中为贵也。为人君者,将体乾效坤,以治天下之民,而以中道行之,不亦宜乎?不亦善乎?”
【按】中庸,即《尚书》“允执厥中”。兼山氏谓“极天下至正谓之中,通天下至变谓之庸”,这个解释比郑氏、朱熹的意思更好理解一些。简言之,就是执中而通变。《易·文言》“龙德而正中,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为大中至正之道。于《乾》之“二”、“五”,可见圣人之微旨。《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二”、“五”皆正中之德。大人者,大才大德之人也。胡瑗云:“是犹圣人执中道,其功施布,而无所不至,使贤者智者皆可以俯而就之,愚者不肖者皆可企而及之,以至一民一物,欲使无不得其宜,而皆合于中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之《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之《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圣人法天地,成天下之事业,而行天下之大道,故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0)

相关推荐

  • 《系辞传》–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 ...

  • 四书五经-中庸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中庸简 介<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 子子思(前483 -前402 )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 孔鲤,字伯鱼:伯 ...

  • 《中庸》注释(二)【原文】天命之谓性,率...

    <中庸>注释(二)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性本自然,与生俱生.万化流行,随顺天性,道在其中.道有品节,修而全之,以至天人合一,是之谓教. [注释] ①< ...

  • 《中庸》注释(四)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浑然在中,心无一物,称之为中.随其所发,皆合乎 ...

  • 《中庸》注释(五)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执中通变,小人反之.君子之执中而通变,有君子之之 ...

  • 《中庸》注释(六)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

  • 《中庸》注释(七)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道 ...

  • 《中庸》注释(八)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q ...

  • 《中庸》注释(九)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 ...

  • 《中庸》注释(十)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只是隐遁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