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消失的“馍碟村” 2024-05-14 06:34:59 邮箱:3125136050@qq.com “馍碟村”的永恒记忆 作者 李吉超在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黄河三角区百里范围内,有一个独一无二、闻名于世的“馍碟村”,它就是陕西华县瓜坡镇故城村。在华县历史上,竹林资源丰富,特别是淡竹(俗称:甜竹、青竹)资源,沿秦岭山地北麓淡竹面积达5000多亩以上。民国时期的“绿竹千顷”自然景观,曾为独具特色的“华州八景”之一。据村里一代一代的老艺人口传,这一传统竹编手艺,是明朝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该村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故城村“天窖” 李吉超拍摄南阳传艺老人,传入这个村的竹编手工艺馍碟制作技术,确系真传。是因为这个村的人真诚、良善、真心学艺,且好生款待传艺老人。老艺人便将真传技术传授给了这个村的人,使其人人生财有道。其显著特点是:直径3厘米以上的淡竹均可制作成馍碟。就是在破竹蔑时,细软的竹蔑尽管只有25厘米长,它可以过单节(竹节)或双节。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淡竹资源,充分提高了竹子的利用率。而传给华县高塘镇某村馍碟制作技术,只能用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大竹子,且只能利用青竹的中间长节部分;细细竹蔑,不是手工破开,而是砸竹蔑;不能过节,因而,竹子的利用率极低,浪费严重,且外观质量粗糙。至今为止,那个村仍旧保持着这一传统做法。而故城村的馍碟制作工艺,不仅工艺先进,而且外观质量美观、大方。 华州塬上的竹园 自塬上人家馍碟,作何用途?餐桌上,是盛放热蒸馍的一种餐具,俗称:“馍碟”。生活在广阔的北方小麦产区,喜欢面食的人们,都有喜食蒸馍的饮食习惯。当刚蒸出的热气腾腾的热蒸馍或冷馍再用水蒸气加热的热蒸馍,上餐桌食用时,盛放在馍碟上,遇冷的水蒸气,不会把热蒸馍底部因水蒸气冷凝而浸弄,从而保持了热蒸馍的良好口感。正是这不起眼的竹编馍碟,保持了热蒸馍固有的热、软、香、透的特有口感。在广阔的小麦产区、以蒸馍为主食的农村、农户,用馍碟盛装热蒸馍,极为广泛。特别是经营炸油条、买热包子的经营户,用馍碟盛装热食品,更是钟爱有加。而其它任何器皿都不能与馍碟之长相媲美。至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村有60多户人家,会编织馍碟的户几乎为100%。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是编织竹馍碟的行家里手,有极强的传统优势,且代代相传。编织馍碟,成为集体劳动之余的夜晚、雨天主要的家庭副业。许多家庭养老抚幼,娶媳妇、盖房子等家务开销,主要靠编织竹馍碟为收入来源。那时,一个馍碟卖给供销社,每个只卖0. 12元,每串50个,一串就能有6元钱的收入(含成本在内)。在那个割资尾年代里,村里的人们只能在深夜里偷着、摸着干,始终没有停止过。这个村村民手中比相邻的村民手中有钱花,只要肯下苦,家庭生活也宽裕一些。可无论怎样,这个手艺始终传不到相邻的外村去。既使本村女子外嫁它村,有时也在加工馍碟,就是把这手艺带不走,推不开,只此一人而做。编织馍碟手艺,仍是这个村独有的文化现象。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一步步深入,南、北市场商品交流的日益广泛,人们观念的迅速改变,编织馍碟已不再是村民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编织户迅速递减,但市场仍有需求,王长弟、崔自友、刘德弟、刘立功等10余户,仍然坚持了十余年。现在,仅剩王长弟1户还在坚持編织馍碟营生。因而,独有的“馍碟村”称谓,几乎已消失在历史的沧桑岁月中了;但竹馍碟的特殊效能,是其它任何华美的器皿所不能取而代之的。編织竹馍碟,只所以是这个村独有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有工艺上的久远性,还在于它编织技术上的先进性、特殊性及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艺性。 华州农家用的竹编馍碟 宋朝峰拍摄 馍碟,呈带波浪形花饰圆形、圆盘立体形状。高低起伏,波浪形的外盘,尤如唐代仕女头上的发髻一样优美。透水、透气通透性能极佳。它的加工制作径数组成有:6根径、8根径(最常见的一种)、9根径、12根径、16根径的(其余为特制的馍碟,应用很少)。馍碟的编织与竹笼编织相比,其最大优点在于节省空间,不论何时、何地,大工之余,巷头阳下,都可编织。谝闲传和编织可同时进行,两不误。既愉悦了心情,又手工不闲着。有时十几个平米的空间,长长的冬夜里,四、五个人就可围绕一个火炉,进行编织,既暖和又有收入。而编织竹笼,使用的空间,一个人就很大了,更不能围着火炉进行编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的变化和人观念上的更新,以及竹林资源的匮乏,编织竹馍碟的手工艺技术在这个村,几乎绝迹了,但这一久传的成熟的竹编技术手工艺和文化蕴含不会因此而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的记忆中将长久存在。 原文来源:《华州年鉴》 赞 (0) 相关推荐 神农传人 以神农之名,展手工绝技安仁神农传人挑战赛精彩上演,记者专访三名手工艺人. 一捧晚稻大米,一节青翠竹子,一根不起眼的树根,一抔随处可见的泥土,一张普通的红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经过手工艺人的巧手 ... 篾匠·竹器·生活|原乡 靖江编织竹器的篾匠师傅,但女师傅在过去非常罕见 9月19日,随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组的朋友在靖江寻访靖江一宝的靖江竹编,我才知道靖江竟也号称"淡竹之乡". 在靖江仅存的一家竹编骨干 ... 华州崔马村:传承百年的传统手艺 吉建军,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 初冬的日头,把懒懒的阳光洒在大明镇崔马村的土路上,村民王大爷正坐在庭院里,和村里几个村民一起忙碌着.转眼之下,胳膊粗细的竹竿在王大爷的竹刀下变成了挂面一般粗细的竹篾, ... 竹子编出的“花”,在今天的国内却没有市场 今天你还用竹编吗? 风物君语 这趟风物之旅我们走访了江苏靖江的竹编生产间 淡淡的竹子,香气逼人 几个手艺人正熟练编制着竹编 但今天,在靖江最年轻的竹编手艺人 也年至中年 "年轻人不爱学这个了 ... 当陶瓷遇上竹编·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 当陶瓷遇上竹编·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 华州杏林镇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作者李友良 (上世纪的梓里大队部遗址 宋朝峰摄) 梓里故县小涧头,石窝紧跟它后头, 只有沙圪塔住得远,全村人都住在沙上头. (一)梓里村的历史典故 (梓里村远景 王海 ... 华州莲花寺水峪村:杏林人家的悲欢离合 家在杏林深处 作者 郝庆年 我的家乡在华县莲花寺水峪村,正南面是一大片竹林,其余三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杏林和柿林,若不是鸡鸣狗叫,百十米外你还真难看到一点村影,不会知道这里藏有许多人家. 水峪村牌楼 刘焕 ... 华州过年蒸馍! 蒸馍 作者丨刘文涛 麦里,麦利:年哈,年瞎么.为啥?宁穷一年,不穷一节,贼来不怕,客来怕. 自从过了二十三,进入了年哈的初级备战状态,扫房擦洗.烟薰火燎,上会采买.一直到那,忙得连三十(除夕)一样,天 ... 华州消失的专碨匠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消失的专碨匠 作者 时三文 碨子,就是石磨,是加工粮食的工具.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村电力的兴起才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对石磨进行加工锻 ... 张友山与华州柳枝镇丰良村的艺术巷道 邮箱:3125136050@qq.com 点石成金的农民艺术家--张友山 图文作者 李吉超 东出华州城10多km,就是东入华州区境内的古镇--柳枝镇.在临近古镇之南的丰良村一组,有一位名不见 ... 以唐室皇家行宫命名的华州杏林镇启圣宫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启 圣 宫 作者 邵拉雄 华州城西南八里的杏林镇启圣宫村,原为唐室皇家行宫.后演绎为升平公主上五龙山为亡夫郭暧吊孝,由此登山建行宫而得名. 启圣官村(上宫)巷 ... 华州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邮箱:3125136050@qq.com 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文字作者 宋朝峰 张 文 图片拍摄 张 文 华州区瓜坡镇张岩村位于瓜坡街西北一隅,北为西潼公路,南上塬坡直抵瓜坡塬,东与范家村 ... 华州消失的乡镇——(六)侯坊乡(附:侯坊中学简史) 邮箱:3125136050@qq.com 侯 坊 乡 侯坊乡,位于华县西北方向,渭河南岸的平原地区,乡政府驻地距华县城八点五公里处,东与华州镇.下庙镇接壤,西与原辛庄乡.赤水镇连接,南邻原东赵乡, ... 华州消失的乡镇——(四)毕家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毕 家 乡 毕家乡位于华县城东北十五公里处,东与华阴农场接壤,西与下庙镇相连,南与柳枝镇.莲花寺镇相邻,北和大荔县苏村交界.东西长七点三公里,南北宽六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