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读书与写作
写作的人大多喜欢读书。读书似乎是写作的前奏,知识储备,发展的基石。
写作的人都知道,要想熟练运用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不断写作,不断修改,不断揣摩,同时还要打开自己的认知系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通过读书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读书本身是无功利的,很难说读了一本书会立刻产生什么用处,但从长远来看,读书又是有用的,也是功利化行为。书中的知识、观点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前提是读好书,即便读了低级趣味的书,也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读书对于写作者来说更是影响非小,不容小觑。
写作者读书就好比厨师到菜园子里选择蔬菜,看看什么样的蔬菜可以做出美味佳肴。作家贾平凹就经常在读书中获得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作家张玮写了一系列有关外国作家作品的随笔,读书更是数不胜数。就连古代一些作家也是要读书的,博览群书,胸藏万卷,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往往会辞气通达,畅快淋漓。不读书只是自己摸索,当然也会提高,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理屈词穷的地步,有灵感,有想法,但就是文笔滞涩,不能做到恰当表达。因为人的认知系统是封闭的,应该呈开放状态,尤其是作家们更是要开放自己的认知系统,从读书获取营养,从读书获取经验,从读书获取新的认知。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人们可以通过获取间接经验,进而掌握直接经验,对做事形成一定的指导。写作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避免教训,并在写作实践中把读书的经验运用进去,哪怕是不能立刻运用,但长久坚持下去就会运用纯熟并试着创新了。
不读书的写作者大多数不能有所建树,或者沉迷在自己的语言圈子里自说自话,毕竟他们的认知系统不是很开放,也不能做到博览群书,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写就会流于自怨自艾的圈子,不能进步了。
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苦, 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对写作的正面影响。当然读书多了,眼界开扩了,难免引经据典,形成“掉书袋”的坏毛病,不能接地气了。或者受了书本的影响,反而丢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就一毫不足取了。
白居易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范仲淹读书“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更别提那些“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读书人了。他们读书除了考取功名之外,就是为写作提供素材和借鉴。即便科举落第的考生也能成了大作家的,柳永、吴承恩、蒲松龄等都曾经科举落第,都成了举世闻名的作家,可见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力。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过:“书痴者文必工”,意思是沉迷阅读的人,他的文章必定会写得好。《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也写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由此来看,读书对于写作的关系古人早就有认知,而且在文脉绵延的中华大地,绝大多数的作家都沉迷于阅读,也算是对读书对写作作用的一种认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