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光春:陕西省道教协会30年见证和期望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樊光春     时间:2016-12-26      繁體中文版     

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三十年了。我是一个见证者,但不是旁观者,因为我也是一个亲历者。我的亲历和见证,是一个善恶转化的过程。

道教在四十年前经历了一场磨难。我作为愚昧年代的一名红卫兵,参与了对道教的迫害,我们曾经把西城洞天凤凰山擂鼓台道观的神像砸得稀巴烂。阴差阳错,我工作的头一个单位,居然是一座名叫三官庙的道观,就在擂鼓台山下。当然,这时候三官庙已经不是道观,而是学校。再后来,我又被调派到农村工作队去参加“割资本主义尾巴”,就在擂鼓台所在的公社,因此有了与道教再度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文革破四旧风潮中坚守深山小庙的杨道长成为我尊敬的前辈。现在想起来,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报应丝毫不差。别人破坏神庙,常有相对应恶报的事例,而我的报应就是为道教做事。再后来就是担任县志主编时,为擂鼓台编写山志;在县委统战部工作,为道观维权;如此等等,一路走来。

八十年代虽然已是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但当时百废待兴,道观大多一片狼藉。我曾经在县里接待过省道协筹备组的张明贵道长、员信升道长和刘兴地道长,陪同他们前往紫阳真人张伯端修炼地仙人洞遗址。现在真人宫焕然一新、悟真观雕梁画栋,可惜张刘两位道长已驾鹤仙去。

九十年代初的陕西道教,处于刚刚站稳脚跟的阶段。那些落实政策后恢复宗教活动的道观,诸如楼观、八仙宫、华山,收入微薄,维修艰难,往往依靠政府的少许救助,维持日常香火。至于陕北三市,只有白云山和太和山两处有香火的道观,而且一处被政府部门管理,一处迟迟拿不到场所登记。同现在陕西道教的兴旺局面相比,恍如隔世。

道教的生命力,在于清静无为,潜移默化。其所以能出现今天的局面,首先是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清苦也罢,清闲也好,总是要把庙修好,把殿堂香火经管好,上对得起祖师爷,下对得起身上的道袍。

在道教处在困难的时候,道教协会的领导没有忽视道众的学习和提高,没有忘记道教学术的发展。于是,有了任法融、张明贵两位大师率先在楼观台、白云山、华山举办道教培训班;有了闵智亭大师组织中国道协和国内知名学术机构举行首届国际道教学术研讨会。

正是由于有好的道风,有走在前沿的学术研究,陕西道教受到海外道教界和企业家的关注,也逐步刺激了内陆企业家的兴趣,一大批资金注入了各地道观的恢复或兴建。加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长期关注和亲自落实,九十年代以后又有几处重要教产回归道教,使陕西道教的资产大幅上升。华山、白云山、金台观、西安城隍庙全面移交道教自行管理,楼观台文管所迁出道观,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省上的重大举措。二十多年来,相继还重建或新建了一批道观,其中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有骊山明圣宫、长安金仙观、紫阳悟真观、汉中青龙观、榆阳区卧云山和黑龙潭道观等。这些景象,百年来罕见。

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陕西道教界关注较多的是道观的文明程度提升和道众素质的提高,兴起于太白山的生态道观活动,推动了两方面工作的开展,玄门讲经活动则是一种检验。毋庸讳言,受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道教内部也滋生有一些不良现象,这也是与时俱进使然。所以,通过这次庆祝道协成立三十周年的活动,也是一次回顾和总结的机会,借此机会重新认识自我,扫除修道过程中的积弊,再塑陕西道教的形象。

提高道众素质和端正道风,需要进行最基础的理论建树,也就是改变单纯依赖教外、国外人士为道教做出的解读,建立道教自己的话语体系,重新阐释教义,讲述历史,树立自信心,从而在与世界宗教的交流竞争中提升品位。

相关链接: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专题报道

(本文依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樊光春在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整理,有删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