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到底算哪根葱(下)
争盟被俘
仁义当然是好事,春秋时期不管哪个霸主都是要扛起仁义的大旗的。仁是什么?仁是克己复礼,是格物致知,其本质是天理,就是后世朱熹与王阳明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那个天理。而对于这个天理的把握运用就需要有相当的智慧与高超的技巧了。
比如说楚国,这就是个跟当今俄罗斯与朝鲜一样的流氓国家,跟它是没有任何道理好讲的。如果跟这样的国家讲仁义,那就不但没用,反而显得很愚蠢了。
话说齐桓公临死时将其中一个儿子托付给了宋襄公。后来宋襄公不负所托,将这个儿子送到齐国当了国君,就是齐孝公。靠着这点成绩,宋襄公就有点飘飘然,他频繁出访结好各国,并约定时间地点举行结盟仪式。很明显,宋襄公是想当盟主了,而盟主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霸主。
襄公的哥哥目夷就很务实,他对襄公说:虽然宋国面积大,但从实力上来说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小国要去争盟主,祸就不远了!但是襄公哪听得进去。
公元前639年秋天,楚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响应宋国号召,在盂地结盟。宋襄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在盟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立他的盟主地位了。
不料,盟会仪式上,楚成王大喇喇地坐在了盟主位置,根本就不把宋襄公放在眼里。宋襄公眼看精心准备的结盟仪式将被楚国摘了桃子,就跟楚王争辩了几句,楚王可不来跟你讲道理,一个字:抓!可怜一国之君就这样在盟会上被楚国“逮捕”了。
不但如此,楚国还以宋襄公为筹码攻打宋国,妄图迫使宋国就范。幸好目夷早就作好了准备,假称宋国已立新君,楚国意识到襄公在他们手里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也就放弃了攻打,并释放了宋襄公。
仁义之战
这口气始终在宋襄公心中咽不下去,他非常郁闷。
第二年,襄公联合联合其它国家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国采用围魏救赵之计,集中兵力攻打宋国。
宋国马上撤兵回去,在泓水边摆好阵势等待楚军到来。绣着“仁义”两个大字的大旗迎风招展,端的是仁义之师气象。
不久楚国军队到了。哥哥目夷劝襄公,趁他们渡河到一半时攻击可得全胜,也就是“半渡而击”,它可是一种很高明的兵法,被后世兵家写入了兵法之中。
但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可采用这种手段?不行。”
楚国军队顺利渡过了河,正在摆阵势时,目夷又向襄公建议:“趁他们还未摆好阵势,我们冲杀过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襄公说:“不行,我们是仁义之师,要按礼的规定来打仗,一定要等他们摆好阵势!”
等到楚国摆好阵势,一切就都晚了。仁义宋军哪是虎狼楚军对手,很快宋军大败,不得不狼狈逃回。襄公的一条大腿还在战斗中受了重伤。
这场战争宋国死了很多军人,军人家属纷纷埋怨宋襄公,要他给个说法。可宋襄公直到此时还在讲他的仁义经,他说:
“古时打仗,不杀那些已经受伤的军人,也不抓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我没有做错什么。”
可怜仁义宋襄公的霸主之梦至此完全破碎。第二年夏,他在无限遗憾中去世。
后世对宋襄公褒贬不一,见仁见智。褒者认为宋襄公是仁义之君,只不过是楚国太残暴,所以霸业失败。贬者直接认为宋襄公是假仁假义收买人心。
老树有话说。
一、宋襄公并非假仁假义。从《春秋》《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来看,丝毫看不出宋襄公有假仁假义的成份。假仁假义之辈往往是奸诈机变之徒,奸诈之徒又怎的会对楚国的残暴毫无所知而不作任何准备?
二、宋襄公是机械理解了“仁义”。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个书呆子,是个不知变通的人。既然是杀敌,就不可以用仁义去要求战士,这不是束缚了战士们的手脚吗?杀敌是战士天职,在战场上一刀一枪,跟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在祭祀中的庄严肃穆一样,都是“礼”的具体体现。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说过,见性之人,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将这意思活用一下就是:所谓“仁义”,在战场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奋勇杀敌,而绝非“不重伤,不禽二毛”。
三、宋襄公用错了心思。宋襄公乃治国之君,而非霸主之材。他跟齐桓晋文是没法比的。做霸主是要有霸气的,何谓霸气?拿着武器跟你讲道理就叫霸气。他的目标或许是想将“仁义”理念推行天下,但所谓欲速则不达。而且他以为那些国家来参加盟会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其实他们是看在楚国面子上,因为楚国也参加了。所以,利益的迷雾一蔓延,就把真相遮住了。
或许是基因使然,宋襄公之后的宋国照样还有人不安份,试图说服北方大国晋国与南方大国楚国讲和,虽则取得了一时和平,但却无形中加重了小国的负担,而且根本就是勾心斗角的和平。这种表面和平维持了十几年后就宣告破裂了。
事实证明,作为已经灭亡了的商朝后代,宋国真的天生就不具备领袖气质。宋国除了有仁义,有文化,真的什么都不是。
套用一句话:宋国,你就安安静静地做你的美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