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版釜山行”? 这个吸食后让人变“丧尸”、吸血鬼的毒品叫甲卡西酮!

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

湖南省合成毒品成瘾治疗示范基地

合成毒品操守率达76%

关注

酷暑难耐,恨不得在空调房生根发芽的康达君这两天看到一个倒吸一口凉气的新闻:“重庆真实上演釜山行”,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当年捂着眼睛看完《釜山行》,至今看到这些剧照心有余悸 ...

现在朋友圈疯转“重庆现实版釜山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一些恐慌:

重庆轻轨鱼洞站一女子突然发狂撕咬乘客,被咬男乘客满脸鲜血,车厢内其他乘客被吓得四处奔逃,该女子咬完人后,脱光了衣服,还俯卧追寻舔食乘客血迹。该事件迅速扩散被网友形容成现实版《釜山行》并且刷屏朋友圈、微博。

说好的只是坐个轻轨呢?怎么上演“吸毒鬼”大戏?目前该女子被警方控制,真相正在调查,但康达君(微信公众号:kdjiedu)却觉得应该迫不及待地给大家普及一下:

有些毒品,真的!可以!让一个正常人,变成“吸血鬼”!“丧尸”!

废话不多说,立马进入科普时间

(非正式分割线在此)

新闻中该女性“突然撕咬乘客、舔食鲜血等”不禁让康达君忧心忡忡:难道是沉寂已久的毒品“丧尸、浴盐”最近又开始出来祸害人间了?

“丧尸浴盐”究竟是什么毒品?

这种毒品早在十年前在我国山西长治就很泛滥,被本地人称之为“筋”,俗称“长治筋”。

其实就是一种卡西酮类物质为主要成分的甲卡西酮类新型策划毒品,一般简称为甲卡西酮,成分中的卡西酮是一种N-二甲基伪麻黄碱。

是不是觉得麻黄碱这个词很耳熟?麻黄碱,通俗地讲就是制作冰毒的原材料,可以说是冰毒的“远亲”了。

既然是远亲,所以吸食甲卡西酮类毒品后的表现,与苯丙胺类化学合成毒品类似:

吸食成瘾者长期滥用或是过量使用,就会出现妄想、幻觉、焦虑等精神障碍,从而失去控制具有暴力攻击性。

“远亲”之间的渊源

麻黄碱在1926年就被批准部为新药,其来源于一种植物麻黄的中药药材,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麻黄碱及其衍生物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我们常见的感冒药其中就添加缓解症状的麻黄碱衍生物成分,当然,化学工业的发展让制药不再过于依赖草本植物——生产周期过长,制作成本太高。

192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两位博士生Hyde和Browning,在其博士论文课题中选择了做麻黄碱类似物的研究。当时的他们用了很简陋的方法合成了十二种麻黄碱的类似物,发现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药物,即甲卡西酮分子,另外还有一种同类分子,叫4-甲基甲卡西酮(目前为此类毒品的主要成分)。

1957年,美国底特律一家公司获得了一项关于甲卡西酮分子专利,(目前没有任何资料得知这家公司是如何想到测试这个分子的生物活性的)但是根据专利信息显示,这个分子的中枢神经刺激作用要明显高于著名的中枢神经刺激药物安非他命。起初人们主要将甲卡西酮分子作用在医药方面,在上世纪前苏联就曾将作抗抑郁药物使用。

后来,有科学家又在阿拉伯茶(khat)中发现的一元胺生物碱(monoaine alkaloid),在化学上与麻黄碱、阿拉伯茶碱(cathine)和其他安他非命相似。卡西酮能引起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一种类似吸食冰毒后的强烈欣快感,不可避免的又被作死的人类发展成为娱乐消遣毒品。

(毒品—阿拉伯茶)

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主要为化学合成产物,包括甲卡西酮(MC)、4-甲基甲卡西酮(4-MMC)、4-甲氧基甲卡西酮(4-MeOMC)、3-氟甲基甲卡西酮(3-FMC)、4-氟甲基甲卡西酮(4-FMC)等。

什么是甲卡西酮策划类毒品?

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不是指某种特定的毒品,而是一批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的统称。

所含物质为甲卡西酮、卡西酮,以及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简称MDPV,MDPV是当前在欧美兴起的迷幻药,初时人们以其外形如同海盐,故称之为“浴盐”。

浴盐是一种与冰毒类似的化学合成毒品,外观一般是白色晶体或粉末,另外也有少量是淡黄色、黄色、褐色、灰色甚至是黑色。其碱是微黄色的活体,由于不同成分的合成以及作用,具有香草、鱼腥、漂白粉等特殊气味。

目前流通贩卖的大多是稳定性好、水溶性强的盐酸盐晶体或粉末状,但也有制成各种颜色的片剂和胶囊,以及膏状和块状。

据滥用吸食者的描述,服用后会产生诸如:“能量爆炸”、“头脑冲击、“身体冲击”、“思维加速”、“自信增加”、和“欣快感”。

吸食甲卡西酮类毒品后的症状,如吸食冰毒类似(但弱于冰毒),使用者极度兴奋,不睡觉、不吃东西。兴奋狂躁之后就会长时间入睡,然后又开始食欲大增,有时会有长期持续性的流鼻血,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抑郁。

管制类药品?毒品?

鉴于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的危害性和全球的滥用现状,许多国家将其列为管制药物。以4-甲基甲卡西酮为例,2008年以色列将其列为非法药物;2010年4月英国将其定为B类管制药物;欧洲的德国、芬兰、丹麦、瑞典、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等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洲的加拿大、美国的新泽西及北达科他州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将其列为管制药物。

而在我国,早在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将甲卡西酮规定为Ⅰ类精神药物管理。到了2010年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公告,再将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国食药监办[2010]315号公告)。

吸食方式(危及生命,切勿尝试)

甲卡西酮策划类毒品吸食方式一般为鼻吸,简单来说就是把甲卡西酮粉末置于锡纸上,用火在锡纸下面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烟雾后吸入体内。

当然,因具体赋形状态不同会有口服、静脉注射和烟吸(水烟袋)等不同方式,静脉注射带来的刺激感更为强烈,却也能容易引发意外。

鼻吸甲卡西酮约5到15分钟起效,而静脉注射后1到2分钟即产生强烈效果,后果却是发狂(如啃食他人等出格行为)或猝死。

滥用成瘾主要症状表现

康达君上文说过甲卡西酮策划类毒品与苯丙胺类物质类似:吸食者滥用后表现得亢奋、充满欣快感,而其依赖性也是以心瘾(心理依赖)为主。

甲卡西酮进入人体其药效可持续4到6小时(给药剂量大可达到12小时),初食表现为欣快、感觉轻盈、快活、精力亢奋、心情激动等;

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性欲增强,饥饿感减弱,饭量减少,睡眠减少状况,在短期内体重减轻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毒品极易成瘾,不吸食时颓废消沉、萎靡不振,如行尸走肉,吸食后则“变了个人”。

除了乱咬人、变成“丧尸”,这些危害都致命!

有报告显示,甲卡西酮策划类毒品有与甲基苯丙胺相似的严重的衰退综合症,如抑郁、昏睡、头疼、焦虑、体位性低血压、肌无力,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眼充血。

这些症状会在4至8个小时内减(消)退。当使用周期延长时,会出现腹痛以及肾痛。

注射这种物质的症状和帕金森病人的症状有些类似,主要是由于二氧化锰造成,它是合成高锰酸钾的一个副产物。

其他副作用还包括注意力差,短期记忆不足,心率增加,心跳异常,抑郁,出汗增加,动脉压力增加、瞳孔扩大、眼球震颤,无法正常的打开嘴巴和磨牙等。

英国医学杂志报道,4-甲基甲卡西酮对使用者有较为明显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可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伤害。4-甲基甲卡西酮可引起幻觉、鼻出血、鼻灼伤、恶心、呕吐和血液循环问题,出现皮疹、焦虑、偏执狂、痉挛和妄想。

这些旧闻真的不是在吓唬你。

从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英国共有1821例甲卡西酮滥用中毒的个案;截止到2010年7月底,英国共有52例与滥用甲卡西酮相关的死亡报道,其中由于滥用甲卡西酮直接造成死亡的有2例。

英国国家成瘾研究中心(National Addiction Center) 的一项研究表明,英国国家成瘾中心调查资料显示,在4-甲基甲卡西酮使用者中,51%自述头疼,43%出现心悸,27%出现恶心,15%有寒冷或手指发绀症状。瑞典学者指出,理论上4-甲基甲卡西酮造成的心血管问题与使用可卡因和苯丙胺、“摇头丸”、LSD(致幻剂)所造成的5-羟色胺(5-HT)综合症相关。

真正让人们认识到此类毒品的恐怖,是多起发生在街头的暴力攻击路人事件。2012年5月美国一名男子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攻击一名流浪汉,啃掉后者近80%的脸部皮肉。事后调查称该疯狂男子事发前曾吸食“浴盐”。

同年在香港的一名90后迷幻青年,疑吸食新兴毒品“浴盐”后顿变“丧尸”,如行尸走肉般至荃湾葵盛围一间中学外,甫见学校保安员突发狂袭击,仅隔9分钟再于附近紧咬另一名夜归少女颈部。

这些看上去很正常的吸食者突然做出类似丧尸咬人行为,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滥用甲卡西酮类策划毒品,促使人体脑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让吸食者时刻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精神病症状,如妄想症、幻听和幻视。

吸食新型合成毒品所致精神障碍,其实更迫切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参考吸食冰毒导致的甲基苯丙安精神病,此类瘾君子出现如同丧尸般的攻击行为就可以得到解释。这是由于甲卡西酮策划类毒品吸食者出现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障碍,让其完全丧失理智,妄想让他们变得疯狂,幻觉使得他们把将其他人看成恐怖的“怪兽”,从而引起一些不可想象的攻击和撕咬。

重庆真实版釜山行事件警方仍在追求真相,但康达君还是想跟大家说,生活本不易,若在毒品中寻求刺激只是自取灭亡,无论哪种毒品都只会让人走向无尽深渊。而合成毒品更是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性情大变、在妄想、幻觉等精神障碍中不能自拔,情绪不能自控,变成一个伤害家人、危及社会的“丧尸”、“野兽”、“吸血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