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洪武二十七年《白水桥记》辨析 2019年第22期 (总第377期)

载于清道光《永宁州志》的“白水河图”,绘有白水桥图样

洪武二十七年《白水桥记》

丁武光

安顺的古代文存,最早体现在各式各样的碑文上,这些记事体文字,多由名人撰写,由此构成碑文作者、所撰对象与相应的背景资料为一体的文本资源,成为构建黔中文化最基础的部分。

这一特点在明代前期尤显突出,以洪武间安顺建城为起始,至弘治朝的一百多年间,几乎所有与现存名胜古迹相关的显性文化都来自碑文和题咏。而碑文的纪事功能又非题咏所能替代。

现存的早期碑文,以《普定卫学记》《圆通寺记》和《崇贞观记》最显,为历年来不少研究文章所引用。近读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发现其卷九载有《白水桥记》一文,很是意外。历年的史料整理,未见此文。再读文前辞条,仅“洪武二十五年右军都督后都督王成奉敕建”一句,足以引来人们的好奇心。一座长久被人忽略的古桥,是否承载着某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呢?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

白水桥,今称白虹桥,又称飞虹桥,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介于陡坡塘瀑布与大瀑布之间,过去滇黔公路过境段必经此桥。近三十年来随着景区的规划改造,公路改道,这座桥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果说黄果树瀑布群显示出贵州自然景观的某种高度的话,它很大的缺陷是人文底蕴的单薄,《白水桥记》正是从一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白水桥记》文字不长。全文如下:

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时之,故圣人之御天下,则天之大、苍生之伦,靡不覆育,岂有夷夏之分哉?圣朝既宾服四夷,玄关之北,鄯阐之南,莫不向化。稽之于古,莫感于今。洪武壬申秋七月,予以右军都督钦承制曰:“责之普定,当南藩要冲, 控制诸夷。白水河、关索岭、盘江,险阻特甚,宜建桥梁,以济公私。汝往。钦哉!”受命之后,夙夜惟寅,率是卫指挥陈忠等督工万人,以八月十六日起工,迄十二月一日,凡阅四月而成。夫兴大役于天荒之域,俾蛮民服役而乐于输功,盖由皇上之威风文德,有以绥靖而来之也。抚兹伟绩,予何加于毫末哉,奉命惟谨而已!今石梁底定,宾旅往来,履道坦坦,可不志其岁月于永(原误“求”)久,四(疑衍)勒(原误“勤”)石于桥右(原误“石”),以昭国(贵州省图书馆影写本脱)家威德之大云。是为记。

如果说古桥入志,相应的记载多属概念性辞条的话,《白水桥记》则是一篇文辞简约,寓意深长的记事散文,堪称安顺标志性的历史文存。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三条理由:

1、《白水桥记》是迄今发现的安顺最早的记事散文。如文所记,撰文时间为明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也就是说,当时安顺(时为普定卫)建城仅十余年,而镇宁(时为安庄卫)建城才三年。查阅现存的诸多文献,以碑记为最早,《普定卫学记》《崇贞观记》均撰于正统年间(1436-1449),较之晚50多年。前些年出土的与顾成有关的《顾夫人俞氏圹志铭》,撰于永乐八年(1410),不少人认为是最早文字,也比《白水桥记》晚了八年。至于记有安顺建城过程的《郭张建城碑记》(1382)和出自洪武名儒刘三吾之手的《吴复神道碑铭序》(1386),虽时间比《白水桥记》早,但前者为建郭张城(今黔西县)而撰立,后者刻石立于安徽省肥东县吴复墓,均不属于安顺。

贵州安庄卫地理图

2、从史料价值看,《白水桥记》提供了这样一条讯息,就是白水桥是“奉敕”而建。即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旨令,由右军都督王成统军兴建。文中如实陈述了朱元璋的谕旨:“责之普定,当南藩要冲, 控制诸夷。白水河、关索岭、盘江,险阻特甚,宜建桥梁,以济公私。汝往。钦哉!” 明确地指出普定(今安顺)战略位置的重要,由此向西打通驿道以控制云南全境,白水河、关索岭、盘江即为重要卡口,建白水河桥又是首项工程。这一史料首见于《白水桥记》,其价值已经超出了建桥本身。

标红处为白水桥所在位置

3、《白水桥记》所提供的资料,充实了洪武年间征南平滇,朱元璋迅速组建一支道桥工程部队,修建通往云南驿道的史实。《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五年七月癸巳:都督王成往贵州平险阻,沿沟涧架桥梁,以通道路。”这一记载与《白水桥记》刚好吻合。同卷下条“云南桥”曰:“在顶营司西三十里关索岭下,与白水桥同建。”云南桥即灞陵桥(又名八里桥,见黄培杰《永宁州志》)前身,在关索岭下丙字河上。而在盘江河上建桥,工程浩大,陈忠等势不能成,所以成化十年头目黄广修成的仍是“盘江渡”(见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直到崇祯时才由参政朱家民修成铁索桥。王成是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受命,率卫指挥陈忠等督工万人,于该年八月十六日动工,十二月一日竣工。历时近四个月建成白水桥。

《明实录》

对于该桥所在位置,《图经新志》中记为永宁州募役司属地。与今天的属管关系明显不同。当时明朝延元制,置永宁州,即今关岭县。辖募役、顶云二长官司(即地方土司)。募役即今花江,建桥地在其管辖范围。历史上永宁州州府所在地多次变更,在明一代就五易其地,初沿元代旧址,在今镇宁打罕哨,宣徳年间(1426-1436) 徙关索岭守御千户所,成化年间,迁入普定卫城,嘉靖十一年(1532)六月,再徙州治于关索岭守御所,万历四年(1576),又侨治安南卫城(今晴隆县城),直到天启年间(1621-1627)其治所才徙至楂城(今永宁)。每次迁徙均有其特殊的原因,因不属本文话题,在此不多表。

按文前所记,这篇碑文,出自组织承建白水桥的右军都督王成本人。对于王成,其特殊的经历,恰恰是元末明初社会政治生活的缩影。

王成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祖籍苏州,移居阊门三坝,为仕宦之家。自小饱受儒学熏陶,成人后,时值乱世,于至正十八年(1358)加入义军张士诚部,一度败降元朝,初任总旗、千户,功升平章政事。至正二十六年(1366)归降朱元璋,先后随常遇春、徐达出征,至正二十八年(1368)为赵州卫指挥使。大明立国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升王成等13人为都督府都督佥事,世袭指挥。洪武三年(1371)汤和、傅友德等出师四川,伐夏国明昇割据势力,王成率兵随永嘉侯朱亮祖赴援,会傅友德兵度青川(今四川青川县)果阳白水江,夏军望风归附。9月班师回京,遂任南京兴武卫指挥。之后,王成于洪武五年( 1372)出征广西,七年(1374)屯戍济宁,十二年(1379)调任为浙江都指挥佥事,十一月回京。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发动征南平滇战役,十六年(1383)王成以左军都督佥事随永昌侯蓝玉从征云南。十九年(1386)十二月回京复职,任右军都督佥事。二十一年(1388)告老回乡,命其子王庸袭职。次年即被召回,升任右军都督,驻军忠州(今重庆忠县)。洪武二十五年(1392)七月王成奉朱元璋敕令,调往贵州平险阻,治沟涧,架桥梁,以通道路。白水桥应为其奉敕修建的第一项工程。

就在《白水桥记》刻石立于桥右,以昭皇恩圣德之后不久,洪武二十六年(1393)2月凉国公蓝玉以谋反罪被诛,王成坐党问斩。时年65岁。

王成一生以悲剧告终,白水桥边的纪功碑也很快淹没在荒草丛中,然而桥还在,桥之上,“宾旅往来,履道坦坦”。白水桥也不知阅尽多少风云,送走了多少兴衰往替。二百多年后,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这里,留下了这样的文字:“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橫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

读这样的文字,令人感触至深。如果说《白水桥记》留给后世的是对一座桥的创建过程的话,徐霞客的《黔游日记》则赋予了这座桥恒久的灵气。以一桥而得两文,真白水幸事也。

徐霞客造像

· 作者简介

丁武光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顺市黔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屯堡文化学会副会长、安顺市作家协会顾问、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市蜡染协会顾问、安顺市政府督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