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毁灭该怪谁?1

  孙权为掌控权力,丧失了进取之心。曾经的江东猛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被权力欲冲昏头脑,以致人心散尽的“孤家寡人”。当晋朝军队挥师南下时,长江天堑再也无法保卫江东了。随着孙吴的灭亡,三国的时代画上句号。
  自秦汉以来,这段中华帝国第一次陷入分裂的历史,见证了人心的向背离合,给了后人宝贵的经验。但重塑帝国大一统的西晋王朝,并未像秦汉那样给中国带来一段长期的统一时期。
  此后,中华帝国开始面对一个新的主题,这个主题一直伴随帝国的历史长达千年,直到清王朝方才尘埃落定。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

孙策的遗愿

  建安五年(200 年),江东霸主孙策遭仇人暗算,匆匆撒手人寰,临终之时,他将自己的基业,托付给了弟弟孙权,而以上这段话,既是小霸王临终时的遗言,也多少预告了自孙坚创业以来的东吴政权,即将迎来一场政治发展的转向。
  东吴高层当家人的更替,到底预示着什么呢?要想理解东吴内部发生的变化,还得从孙权的父亲说起。
  自黄巾军起义以来,东汉帝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其中,以江东人士孙坚为首的一支武装力量,先依附于袁术,后向东南发展,渡过长江,占领了大片土地,后来参与三分天下的东吴政权雏形,即于此时期形成。
  但是,由于轻敌,孙坚在进攻长江中游的江夏时被刘表手下黄祖(一说为吕公,见前文)所杀,而他的儿子孙策,则在经历了短暂的丧亲之痛后,迅速从痛苦中走出来,接过了父亲手中未竟的霸业。
  孙坚一家,原为江东的寒族,所以回归家乡的朴实情感,自然成为其政治事业的推动力。可是,此时孙策接手的政权当中,大多为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多年的江西旧人(淮泗集团),江东士族虽然控制乡里的财富和人丁,但很少被其接纳。
  所以双方的矛盾不小, 而更重要的是,孙策一家出身卑微,江东士族仍奉东汉王朝为正朔,这也在无形中不断撕裂着新生的东吴政权。
  此时,对于孙坚的儿子们来讲,最为可取的办法就是团结江东 士族,利用其钱粮和威望做支撑,巩固来之不易的基业。
  可是,孙策并没有这么做,他崇尚武力征伐,不肯轻易向被压制的江东士族 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所以对方看他缺乏合作诚意,也处处与其作对, 例如许贡门客刺杀孙策,即是孙策与江东士族关系恶化的后果。
  不过,创业的坎坷和艰辛,毕竟在逐渐改变着孙策的政治理念,可命运之神并没有留给他行动的余地。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当死亡向孙策袭来时,他最先想到的,也是最后想到的, 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一定要改变自己以往过于刚硬的政策,注重团结江西旧人和江东士族,尤其是后者。

团结新旧势力

  孙权何等聪明,他掌权后,十分重视兄长的经验,克制伤悲,卧薪尝胆,除了继续重用来自江西的旧人,如彭城张昭、庐江周瑜、临淮鲁肃,以笼络父兄留下的人才,还特意主动开放政权,积极联合江东地方势力。
  所以在孙权当政以后,东吴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不但结束了孙策死后的短暂动荡局面,还主动出击,击杀了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黄祖,引得荆州刘表叫苦不迭。
  在取得一部分江东士族的支持后,孙权继续对南用兵,进攻南方的少数民族山越。东吴大军层层围困,后逼迫其离开山林,迁到平原丘陵从事农业生产,成为东吴政权治下的编户齐民,这又加强了孙权的实力。
  日后,统一北方的曹操出动超过二十万大军南下赤壁,试图进攻长江以南地区。江东士族为保全財富,主动与孙权亲近,以抗拒曹操,维护一方安宁,免受战乱波及。
  因此,在孙策遗言的影响和现实政治的需要下,东吴内部凝聚力大大加强,此时是东吴国力的上升期,也是孙权与江东士族关系的蜜月期。
  当然,政治讲究刚柔相济,孙权之所以能巩固自己的政权,除了主动向地方势力分享利益,允诺对方保留“复客制”与“世袭领兵制”等特权制度外,其长期依赖的江西旧人也起到了牵制、平衡江东本地势力的作用。
  不过,这种短暂的平衡很快遭遇挑战,先是周瑜、鲁肃等旧臣离世,江西勋贵凋零殆尽,继之的则是来自江东的后起之秀,例如出自吴郡大族陆氏旁支的陆逊,因屡立战功,坐到了丞相的高位。
  收服山越、奇袭荆州袭杀关羽和夷陵之战痛击刘备,这些都是陆逊的政治资本,而这也暗示着江东士族在经历了被压制的低谷后,将迎来政治局面的柳暗花明。

东吴进入难得的安定期

  面对江东士族的壮大,孙权也并非无动于衷。一方面,此时汉献帝禅让帝位予曹丕,割据益州的刘备也在诸葛亮等人的支持下即位称帝。孙权得到这些消息后,也按捺不住效法对手称帝的心情。
  所以,为了服务于自己的这个最高目标,他还需要承认江东士族的既得利益,以换取地方势力对他称帝的认可。
  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本地的江东士族集团不受抑制地膨胀,这必将威胁皇权的稳定,所以在称帝后不久,他又相继设立校事、察战等官职,负责监视群臣动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