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本都成了稀世珍品,谢安的《中郎帖》到底多精彩?

东晋王朝有一个传奇人物,前半生狂歌东山,后半生出将入相,一句“大雪纷纷何所似”探出了侄女的“咏絮之才”;一把借来的蒲葵扇,让朋友惨淡经营的生意风生水起;前秦八十万大军压境,竟在他与客人的从容对弈间灰飞烟灭。这个丰神俊逸的“男神”便是东晋太傅谢安。

▲ 明·郭诩 《谢安像》

其实,谢安不仅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战略家,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其代表作《中郎帖》,是米芾最为珍爱的藏品之一。

虽然后人根据纸、墨判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郎帖》,是南宋绍兴御书院中人所摹古帖,下真迹一等,但亦弥足珍贵。

盛极一时的“王谢家族”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它们是金陵城中的“权贵联盟”,威名赫赫,势力滔天。曹雪芹擅长以谐音寓意,而“贾史王薛”正隐喻了东晋四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家——“旧时王谢”。

▲ 南京乌衣巷

东晋司马王朝,皇族式微,王、谢、桓、庾四大家族轮流掌控国家政权。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便是当时豪门望族的代名词。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堪称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绵延数百年且人才辈出。书圣王羲之、名相谢安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两颗。

千年古帖的传世魅力

谢安早年曾跟随王羲之学习行书,但他的书法不拘泥于前人,自成一家。米芾有《谢帖赞》云:“山林妙寄,岩廓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则称其:“纵任自在,若螭盘虎踞之势,要当人能品也。”

▲ 宋摹本 谢安 《中郎帖》

此篇《中郎帖》又名《八月五日帖》,是谢安写的一封报丧书信,信中告知家人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表达了“哀痛崩恸,五情破裂,不自堪忍,痛当奈何”的心情。

帖前鉴藏印有两半方,印文残缺难辨。帖后鉴藏印有南宋“德寿”(宋高宗赵构玺印),明“吴桢”、“黄琳美之”、“新安吴廷”、“许叔次家藏”、“杨嘉”、“堵氏”等印,以及清乾隆内府、宣统内府诸印。

翰墨间的名士风流

同样是抒发悲痛难耐的情怀,谢安的《中郎帖》、王羲之的《丧乱帖》、蔡襄的《离都帖》却笔风迥异。

▲ 唐摹本 王羲之 《丧乱帖》

《丧乱帖》的悲伤充斥在字里行间,随着行文的推进情绪愈演愈烈,最后几行更呈现出爆发之势。似乎作者握笔之时,正在嚎啕大哭、泪如雨下。

▲ 北宋·蔡襄 《离都帖》

《离都帖》书于蔡襄痛失爱子之际,大体仍维持其遒丽之姿,但因心情悲痛,笔法增加了转折提按力度,异于蔡体惯有的圆润自如,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 《丧乱帖》局部

而《中郎帖》情绪变化悠远绵长,外显平静而内含起伏。喜不露声色,悲不外伸张。肃然穆然,如龙潜大海,如雁过峰峦。《中郎帖》的意境冲淡平和,与历史中记载的谢安高度契合,而江左风流宰相的心性,我们从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便能窥探一二。

当年前秦苻坚率领可“投鞭断流”的八十万大军,准备一举灭亡东晋。前线酣战之际,谢安正与客人下棋。此时,捷报传来,他只简单看了一眼,便漫不经心地扔到了一边。客人憋不住询问是何消息,只见他轻落一子,淡然答道:“小儿辈大破贼归矣”。

可到底还是欢喜的吧?客人刚走,他便兴奋地折回屋内,连木屐上的齿折断了都没发现。胸有惊雷而面似平湖,这便是谢安石的“风流”与傲骨。

俗语云:“字如其人”,豪放者其字心定不拘,超脱者其字不染尘俗,飘逸者其字灵动空净,书生字有书卷气,王者字有帝王气,而谢安之字一笔一划都浸染着清俊脱俗的魏晋风流。观《中郎帖》,高山仰止之情油然而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