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双胞胎被麻省理工全奖录取:聪明的家长这样培养孩子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筱恬

日前,上海的一对双胞胎兄弟董知寰和董知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们身高差不多,都是1米83;

长相差不多,都是温文尔雅的帅小伙;

兴趣爱好差不多,都喜欢下围棋、飙英语口语;

求学经历差不多,从小学开始,就都就读于“复旦系”的学校:

复旦附中、复旦大学物理系……一路走来,他们始终形影不离。

而这一次,兄弟俩更是创造了一个惊喜:同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并拿到全额奖学金,将双双赴美攻读硕博学位,继续物理学领域的深造。

事实上,他们没有参加过任何性质的补课,学习方式看上去也很普通。一路开挂的学霸模式,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谈及双胞胎兄弟的成长时,他们的父亲强调了这么一句话,似乎透露了成功的关键:

“我灌输给他们的理念是'有兴趣的学,没兴趣的不学’。”

据董爸爸介绍,他非常尊重孩子的爱好,从小就鼓励他们学有兴趣的东西。“我是搞化学的,但孩子却热衷物理。孩子的兴趣发展,家长没必要做过多的干涉。”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聪明的家长知道该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这份热爱,让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如虎添翼。

马克·扎克伯格是富豪界的一股清流。这个84年出生的年轻人,在学生时代就一手缔造了网络社交王国Facebook,影响世界几亿人,被誉为“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而在了解他的成长史以后,你会发现他的成功其实不算意外。

小扎的父亲爱德华是一名牙医,但从来不拘泥于职业的限制。他总是喜欢尝试很多新鲜的事物,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小扎出生的那一年,爱德华买了一台电脑。作为世界上第一批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小扎从小就对这些高科技产品耳濡目染,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切,全部被爱德华看在了眼里。

在《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有一次,马克·扎克伯格无意间看到一本关于编程的书籍。只有10岁的他看得津津有味,并且竟然在短时间内学完了书上的知识。当爱德华看到他对电脑有如此的热情和天赋,心里也为之振奋。爱德华希望马克·扎克伯格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钻研下去。

但爱德华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能带给马克·扎克伯格专业性的指导,也害怕耽误了他。于是,在马克·扎克伯格11岁的时候,爱德华专门请来了软件研发专家来指导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

而这一爱好,为小扎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扎克伯格是足够幸运的,因为有一个为他的梦想助力的父亲,呵护着这一份小小但执着的痴迷,并用耐心和爱浇灌这颗兴趣的种子,直到它真的开出了花。

我们都在为他年纪轻轻就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和成就而欢呼,殊不知,童年时兴趣的萌芽,早就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家长倘若能敏锐捕捉到孩子为之着迷的兴趣点,并对此不遗余力地加以重视、给予支持,这将会是助孩子将来取得更大成就的最大推动力。

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说过,“中国式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领略到做学问的兴趣。但对孩子来说,兴趣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

令人遗憾的是,还是有太多的家长,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最近看了一部台湾亲子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有一集叫做《茉莉的最后一天》,反映的就是家长自以为是的爱,是如何扼杀了孩子的梦想,并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在剧中,小女孩茉莉一直都爱好写作,有一个文学梦。但在她的妈妈看来,这无疑是不务正业。

“作文第一名有什么用,你以后要考医科,数学好才比较重要。”

“你在给我看这种书?你对得起我们吗?”

妈妈否定了茉莉为文学付出的所有努力,忽视了茉莉内心对写作的满腔热爱,哪怕到最后茉莉跳楼自杀,依旧认为是文学害得女儿成了这样:

“我要是知道文学是这样子在伤害我的小孩,我才不会让她读。”

虽然这只是影视作品,但其中依稀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影子。

有多少家长,打着“为你好”的名号,给孩子们报了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却从未问过他们是不是真的感兴趣。

又有多少孩子,像茉莉这样,不被理解和尊重,深埋心底的爱好,只为迎合家长心目中所定义的“好”跟“优秀”,压抑而隐忍地成长着。

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正如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也不是我们的复制;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灵魂,对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好奇和渴求。

成功的花朵,终究是应该以兴趣为种子的。我们因为专制和私欲而强行干预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剪掉了孩子们腾飞的翅膀,剥夺了他们的快乐之源,切断了他们成功的可能性。

伊能静最近的一条长微博,让我印象深刻。

这是她对儿子未来与梦想的看法,也是我看到的关于家长如何看待孩子兴趣爱好的最知性的答案。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一味放纵孩子发展爱好,一旦他们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岂不是会因此耽误了成绩,影响了分数?

但我想说的是,这本身就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强行干涉的另一头并不是放任不管,家长如果善于引导和把握的话,这种情况完全不会发生。而这也正是家长的责任跟使命。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少年小A是位电脑游戏高手,各种电竞类游戏所向披靡,在距离高考仅剩三个多月的关键时间点,他却想放弃高考,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电竞从业者。

对此,他的父母表现出了足够的开明。他们并没有像其他沉迷于游戏的年轻人的家长那样,对此深恶痛绝、强制阻止,而是答应小A,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会考虑那些开设了电竞相关专业的高校,并支持他未来将此作为职业。

他们甚至带小A赴北京与那些电竞职业选手见面,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孩子全面了解这一行业的情况。但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好好参加高考。

最终,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小A决定回到学校,专心备考。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有人曾将父母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严厉的老板”型,会强制操控孩子的一切;二是“拉拉队长”型,无论孩子做什么,都放任鼓励;三是“向导”型,他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会在宏观上把握好大方向,并在细节上处处给予关怀和帮助。

我想,在对待孩子兴趣爱好的问题上,我们都应该做第三种家长,成为孩子们的向导,用巧妙有力的态度和充满智慧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发挥这股热爱,而不至于走偏。

美国心理学专家彼得·L·本森提出过一个“火花理论”。他认为,几乎每个孩子都具备包括兴趣、天赋或热情在内的某种潜力。这些潜力是他们的“火花”,一旦被激发,则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和自信,让他们更具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便是“确定并且强化孩子的火花,鼓励它,支持它,点燃它。”

为了更好地发现和挖掘这股火花,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研究了一种“多方面”的测验。在测验表格中,列举了20项孩子的日常行为,比如“唱歌时音阶很准”、“能精彩地讲故事”、“画图画得很好”等等。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推测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天赋所在,并重点加以培养。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很多兴趣的火花都有时效性,可能一旦错过,天赋便就此埋没。作为家长,请让这束火花明亮地燃烧。

要知道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兴趣爱好,更是他们美丽的梦想,是他们成功的潜能,是他们幸福的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