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名著《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为何不合理安排主要故事情节?

【经典重温】《青年近卫军》:青春芳华的深切挽歌

也许是在与书中青年男女们同样的年纪,我第一次阅读到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二卷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时间久远,只是对奥列格、刘巴等苏联共青团员(有的还是非团员)在抗击德国法西斯战斗中的英勇献身,怀着深深的敬意。

近日再次阅读《青年近卫军》。读后,居然对这部名著产生了一些疑惑。是的,法捷耶夫是在热情讴歌苏联人民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英勇作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讴歌在徳占区里一群未及撤退的青(少)年男女们组成“青年近卫军”、配合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直至献身的壮烈事迹。但是掩卷思索,作家为什么要这样不合情理地安排主要故事情节呢——

第一,该书共两卷,第一卷比第二卷多出近四分之一篇幅,但第一卷却不厌其烦地叙述青年们四处寻路撤离克拉斯诺顿这座矿区小城、德军快速进占、未及撤离者以共青团员为核心组建青年近卫军这个过程。到第一卷结束,青年近卫军尚未正式组建,更没有展开斗争活动。也就是说,该书第一卷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这大部分篇幅恰恰没有青年近卫军的斗争活动。按说,这部小说就是反映“青年近卫军”的斗争事迹的呀,怎么不将主要篇幅用于表现青年近卫军惊险勇敢的战斗生活呢?

第二,“青年近卫军”正式成立后,开展了张贴传单、处决叛徒、营救战俘、火烧德军职业介绍所、悬挂节日红旗、驱散德军抢劫的耕牛以及其它许多爆炸、伏击等战斗行动,青年近卫军威名远扬。而德军占领克拉斯诺顿前后五个月时间,法西斯宪兵站却没有找到破获青年近卫军的任何线索。就在反攻的苏联红军即将收复克拉斯诺顿前夜,却由于两个青年偶然“盗窃”德军物资,再加上并未参加青年近卫军的两个落后姑娘偶然被捕,就引发了整个青年近卫军和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的大毁灭,有名有姓的54位青年近卫军成员英勇就义。按说,这也不合情理啊。如此愚蠢的敌人,即将胜利的前夕,极为偶然的机缘,就导致了一场大灾难。作家为什么要安排成这样随意性的毁灭?为什么不安排为敌人太狡猾、青年们无法躲避无法绕开的必然牺牲?为什么不把青年们的牺牲安排得更有价值?

法捷耶夫是苏联著名作家啊,是苏联作家协会的总书记、主席啊,《青年近卫军》还获得斯大林奖金一等奖啊。而且《青年近卫军》从1943——1945——1951,经过七八年时间的反复修改啊,怎么上面这样明显的两个硬伤,他会看不到呢?

再次阅读完《青年近卫军》差不多十来天中,我都在猜想法捷耶夫的创作意图。某天,我才猛然醒悟到,《青年近卫军》,其实是法捷耶夫献给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殉难的无数无辜苏联青年人的、以英雄赞歌的形式表现的一曲挽歌!

——以奥列格、谢辽萨、邬丽雅、刘巴、万尼亚等共青团员为代表的克拉斯诺顿小城的小伙子们、姑娘们,他们只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大多数还是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们的青春年华有的刚刚开始,有的还没有开始;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有恋爱,没有来得及爱上一个人或被一个人爱上。他们有的想当画家、舞蹈家,有的相当工程师、先进生产工作者,有的想当军医,他们原先根本没有想过要打仗,要去杀人放火。如果不是德国法西斯强加给他们战争灾难,如果不是侵略者野蛮残暴地剥夺他们在自己家园中自由生活的权利,他们将会有多么美好的生活,他们也不会到处寻找地下组织进行殊死反抗。

然而战争打破了他们的梦想和安宁,他们迫不得已才奋起反抗侵略者。眼看胜利即将到来,他们完全可以活下来,继续他们战争之前的梦望,开始他们美好的爱情,却由于偶然的原因,就被捕了、就义了。这样的牺牲,比起让他们在与敌人面对面的作战拼杀中牺牲,更令人惋惜、哀伤、怅惘,更令人伤感不已。

苏联(俄罗斯)文学,一贯性地满蓄人道主义传统理念。法捷耶夫这样著名的、功力深厚的大作家,他必然更是深谙人道、人性的奥秘。他特意这样安排《青年近卫军》的故事情节,不去更多描写他们的战斗生活,不赋予他们的牺牲以更英雄化的价值,就是意在强化在对英雄们赞美与崇敬过后的凄凉与伤感;他这是在借《青年近卫军》这部描写青年人的著作,抒发他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哀怨;他在深切哀悼那些不该夭折的无辜、无助的青春芳华!

我觉得我终于读懂了:《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献给青春芳华的最深情、最悲切的挽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