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我为学历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项羽:装在套子里的人

古代中国,自隋炀帝杨广开创了科举制度后,开科取士,择优而录,便成了历代王朝选取治国人才的定例。

学而优则仕?No,你得先通过考试,你得先得到朝廷的认可才能证明你真的有学问,有能力治国平天下。不像春秋战国的时候你只要通过了国君的面试就OK就可以进入仕途了。

隋唐的时候,由于深受门阀势力的影响,科举,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大放异彩。

经过五代十国的洗礼,门阀势力的荼毒彻底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宋朝,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统治的时代,科举才真正的向大众向平民敞开了怀抱。

▲宋太宗赵光义  【剧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梦。只要你寒窗苦读,只要你是金子,那么通过科举考试这个舞台你总会发光证明自己的价值。君不见,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就有1317人春风得意马蹄疾。

科举,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创于隋,兴于宋,至明清,大盛。

▲科举考试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大界白杨坪,这里四面环山,人们祖祖辈辈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卑微的低到尘埃里,依然经常是食不果腹。

出路在哪里?很少有人想过,他们已经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不想认命,他们曾家世代为农,他不甘心。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身上。无奈,曾麟书的资质实在太差了,不是学习的料,连续考了十七次秀才都以失败而告终。

曾玉屏不甘心,他又将视线转移到了长孙曾国藩的身上。曾家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作,生计已经不成问题,所以曾国藩才能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

也许受到了老爹的遗传,曾国藩连考七次,次次都是名落孙山。这要搁一般人,准得撂下笔杆子扛起锄头认命。

▲科举制度

曾国藩没有,他不声不响的拿起了书,他不信命。终于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曾国藩中了秀才。紧接着,他又中了举人。在道光十八年的时候他一举高中进士。

曾国藩的祖父老泪纵横,曾家一片欢腾。梦,只要你坚持,终究会实现。

曾国藩后边的故事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都熟悉,他官至直隶总督,实现了自己学而优则仕的梦想。

所以,从古至今,学历都很重要。

有些人可能因为一不留神错过了最好的年华,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再次拿起书本,只要你愿意走进考场,社会都会向你敞开大门。

我们错过了统招,但别灰心,还有自考,成考依然可以供我们选择。

嗯,要是您苦于报名无门路的话,我这里推荐您一个。

首先,学历有什么用呢?

这里会给你提供什么专业呢?

国家承认,网上可查:

联系谁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