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说阴阳家,什么是阴阳家?
阴阳家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派之一)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战国时期,有一支专门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被称为“阴阳家
”,属于道家支派,史学家一般以齐国人邹衍(驺衍)、驺奭为创始人。
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家“阴阳说”和“五行说”。“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和道家创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同。
“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后与“五行家”相结合。在蒙昧的科学洪荒时代,为了避免灾厄,人们总是希望能预先得知天地变迁的异动,“阴阳五行说”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传至今的《老子》、《文子》、《黄帝四经》、《列子》、《庄子》、《易传》、《鹖冠子》、《管子》、《黄帝内经》、《三十时》、《阴阳家佚书辑本二种》等道家著作。
为什么说李傕和司马懿属于兵阴阳家?
为什么说李傕和司马懿属于兵阴阳家?准确的说法那里不公正的说法,在战略上策略于诡计是画等号的,只要战胜对手就是高明,难道把战略意图告诉敌方,在三国里面的一类谋士,像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稍有不慎早脑袋搬家,而在曹真做大将军时,深得信任,孔明花重金离间司马,在家装病,暗练兵马,轻拿曹爽,这种韬光养悔,及城腑三国时代仅有,诸葛也是望其项背,知难而退,司马真正的一流谋士,政治家,军事家。
战国时期邹衍是阴阳家还是文学家?
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绛云楼书目》子部道家类《邹子》不著卷数。 燕惠王时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因而六月降霜。这两者并不矛盾,阴阳家是其所代表的思想学说。是邹衍的治学身份,不过每一个思想学说的代表都可以是文学家。他们都将自己的学说进行论述,都著有传世名篇,因此都可以是文学家。
如果汉武帝没有独尊儒家,而是独尊阴阳家,之后的历史会?
"阴阳"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百家学派之一。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起源于道家,属于道家支派,却别具一格,由齐国人邹衍所创,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派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至今深深影响着我们。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学术大爆发的一个盛世,学术派别数以百计,统称为诸子百家,经过发展形成十二家学派: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最后成为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后,秦国以法家治国,立国十几年后,秦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经过楚汉争霸而胜再度统一天下以后,汉朝前期以道家治国,推崇黄老之术,讲究无为而治,对恢复当时社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造就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开始以儒家治国,其后历朝历代王朝皆以儒家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风云变幻。
封建社会,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一人独尊,万物皆是统治工具,包括学派思想,经过一番实验,儒家成为最适合统治的工具,并随着统治者的需要而一再被更改,阉割改变后的儒家成为最利于帝王统治的工具,如儒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不利于统治的思想被阉割而出,最终至明清时儒家思想已是面目全非,这也是后世之人多有诟病儒家之因。
法家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贵族利益得不到保证,碰上励精图治的强势秦孝公,碰上急需改革上升的一方政权时尚可,长时间下阻力甚大,反而会适得其反,随着秦亡而最先出局。道家与儒家的最大不同在于,道家以出世之态而治世,儒家以入世之态而治世,远有道家始祖老子出函谷关后神秘消失,近有西汉开国第一谋士张良神秘登场,屡出奇计助太祖刘邦定天下,后又急流勇退而退场,道家的无为而治讲究以静制动,适合汉初百废待兴,急剧恢复的局面,却不适合汉武帝时开疆辟土万里击匈奴那种热血沸腾时代,道家的出世神秘感太强,不利于统治,亦不好阉割删改,最后也是出局。儒家讲究忠孝仁义,着重君君臣臣的礼制秩序,与统治者的想法不谋而合,与老子的神秘不同,孔子毕生都在颠沛流离的路上宣扬自己的思想,儒家思想入世很深,深得统治者喜爱,最终笑到最后。纵横家也在战国时流行一时,辉煌无比,纵横即合纵连横,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纵横家苏秦合纵六国而抗秦,逼秦废弃帝位;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蔺相如言语间意气风发而完璧归赵;可惜受其局限性最后没有成为治国思想。道家的治世思想,无为而治,治世之良策尚没有成为最终的治国思想,身为道家支派的阴阳家,出世感更强,更侧重于阴阳五行的自然学说,治世之道更是不现实,汉武帝之雄才大略亦不会用。
就算假设汉武帝独尊阴阳家,也只是阴阳五行学之风兴起,不利于治世后,也会如之前的法家道家出局,最多延缓儒家独尊之局,之后历史不会有更大改变,至多阴阳家盛极一时影响更深一些罢了。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