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HCC)的假包膜决定了TACE的疗效

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是指利用微创介入的办法将化疗药物及栓塞药物经导管注入肝动脉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肝癌细胞,绝大部分的血供来自于肝动脉,因此选择将药物注入肝癌供血的肝动脉不仅可以使肿瘤中获取高浓度药物,还可以阻断肿瘤供血,双重作用治疗肝癌。

作为不可切除HCC的一种治疗选择,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自1978年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的山田(Yamada)教授提出以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并显示出良好疗效。

肝癌中、晚期未经治疗者其生存期为2-6个月;介入治疗使患者带瘤生存,文献报道,肝癌中、晚期经介入治疗后,1、3、5、7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28%、16.2%、9.4%。早中期病人,经介入治疗后生存期将更长。

经TACE治疗的患者,疗效差别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肝癌是否存在假包膜有关。经多项研究证实,假包膜的存在,与TACE的疗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

肝癌的假包膜其实是由于肿瘤在增大的过程中,由肿瘤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其外层和新生的小胆管或受压的小血管、门静脉分支组成其内层。

MRI影像,在T1WI加权图像上,假包膜显示为低信号在T2WI加权图像上,包膜显示为高信号或/和低信号,主要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

包膜在动脉期未见强化,在门脉期可见包膜强化 。

假包膜在动脉期明显强化,提示新生微血管形成明显,而新生血管管壁薄弱,结构不完整,肿瘤细胞容易突破血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周围组织的浸润及远处的转移,提示肝癌病理分化程度越低,MVI危险度提高。

一项针对17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假包膜与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疗效之间的关系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假包膜完整组、不完整组及无假包膜组的碘油存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包膜完整组,不完整组及无假包膜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6,18.2和10.6个月。假包膜越完整,TACE术后碘油存积越好,术后AFP下降越显著,中位生存期越长,累计生存率也较高。

HCC的假包膜是肿瘤生长过程中在肿瘤周围形成的纤维组织,尤如一堵围墙阻止了肿瘤向周围的浸润生长,同时在TACE术后可阻止化疗药物和碘油的流出 肿瘤组织。完整的包膜有利于碘油的沉积,也预后着TACE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0)

相关推荐